專利名稱: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屬于環境保護和洗滌處理技術領 域。尤指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焦化粗苯終冷塔,采用間接冷卻,可以消除二次污染。但由于煤氣冷卻 后其中的萘析出附在終冷塔內水管上,極易造成煤氣系統堵塞,在粗苯終冷水的處理方面、 在洗滌劑使用方面、在噴灑技術使用方面,都是比較單一的,解決不了終冷部分經常出現堵 塞現象,在清理堵塞時,即廢水又污染,這對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影響,同時也給企業帶來 一定的經濟損失。針對焦化企業共同存在的問題,很多企業通過技術攻關對焦化終冷系統 進行了改進,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該工藝存在的問題。該發明經過 技術人員多次技術攻關,解決了焦化企業中一項長期未能經濟合理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解決了目前焦化企業 中一項長期未能經濟合理解決的終冷部分經常出現堵塞的問題。本發明是一種焦化間接終 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粗苯分離水和中質焦油作為洗滌劑,清除煤氣中萘 在間接終冷塔的堵塞問題,并在冷凝液循環槽中設置內水封進行液位調節。廢除初冷冷凝 循環液,而采用粗苯分離水增加中質焦油對終冷塔進行噴灑;在冷凝液循環槽內設置洗苯 塔和終冷塔的內置水封;采用上、下兩段噴灑技術。將間接終冷技術、粗苯分離水和焦油混 合洗滌技術、終冷塔設上下兩段噴灑技術、洗苯塔和終冷塔水封技術集為一體進行了組合 連接。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流程裝置由終冷塔2、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冷 凝液循環泵16、閥門、管道組成。來自硫銨工段的焦爐煤氣依次通過硫銨來煤氣管道1進入橫管式終冷塔2上段的 循環水和下段的制冷水間接換熱,將煤氣由55°C降至22-25°C,使煤氣中的萘及焦油等物 質凝結在終冷塔2的橫管管壁上,經橫管式終冷塔2與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相連接,經橫 管式終冷塔2換熱后的煤氣通過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輸送到洗苯塔進一步凈化,煤氣通過 煤氣水封管3、11、14進入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內設置洗苯塔水封冷凝液,通過苯分離水 管道6來的粗苯分離水、地下收集槽來分離水管道8輸送來的地下收集槽的分離水、初冷來 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道7進入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中設置內水封進行液位 調節混合液體,廢除初冷冷凝循環液,而采用粗苯分離水增加中質焦油對終冷塔進行噴灑; 在冷凝液循環槽內設置洗苯塔和終冷塔的內置水封,混合的洗滌劑通過冷凝液管道13進 入冷凝液循環泵16通過冷凝液噴灑管道4分兩段打入橫管式終冷塔2進行上下兩段噴灑, 溶解附著于管壁上的萘及焦油等雜質,噴灑后的液體洗滌劑通過冷凝液出口管道10流入 帶水封冷凝循環槽15內循環使用,循環液中5%左右定期通過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輸送,送往初冷工段機械化澄清槽統一處理,并不斷更新循環。如圖所示,硫銨來煤氣管道1與終冷塔2相連接,硫銨來煤氣管道1的管路上安裝 閥門17,讓來自硫銨工段的焦爐煤氣通過煤氣管道1進入橫管式終冷塔2上段的循環水和 下段的制冷水間接換熱,將煤氣由55°C降至22-25°C,使煤氣中的萘及焦油等物質凝結在 終冷塔2的橫管管壁上,經橫管式終冷塔2與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相連接,經橫管式終冷 塔2換熱后的煤氣通過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輸送到洗苯塔進一步凈化,煤氣去洗苯塔管 道12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2,煤氣水封管14與硫銨來煤氣管道1、煤氣水封管3相連接,煤 氣水封管3、11、14與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相連接,煤氣水封管3、11、14的管路上安裝 閥門18、23、19,苯分離水管道6、初冷來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道7、地下收集槽 來分離水管道8與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連接,初冷來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 道7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6、27,進行混合液體,冷凝液管道13 —頭聯接在帶水封冷凝液循 環槽15的底端,冷凝液管道13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5,冷凝液管道13另一端與冷凝液循環 泵16相連接,混合的洗滌劑通過冷凝液管道13進入冷凝液循環泵16經過冷凝液噴灑管道 4分兩段打入橫管式終冷塔2進行上下兩段噴灑,溶解附著于管壁上的萘及焦油等雜質,冷 凝液噴灑管道4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0、21、28,冷凝液出口管道10的一頭與橫管式終冷塔 2相連,并聯通閥門24,冷凝液出口管道10的另一頭與帶水封冷凝循環槽15相連接,噴灑 后的液體洗滌劑通過冷凝液出口管道10流入帶水封冷凝循環槽15內循環使用,循環液中 5%左右定期通過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輸送,送往初冷工段機械化澄清槽統一處理,并不斷 更新循環,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9。該發明的有益效果該發明前后使用效果及經濟效益對比,堵塞之前,每隔4-5天 終冷塔阻力即增加4_5KPa,造成后部煤氣輸送困難。這時就要停塔、放水,用蒸汽清掃,造 成粗苯停產,洗油大量消耗,并且影響環境帶來大氣污染。每次清掃在4小時以上,消耗了 大量蒸汽,并造成粗苯停產6小時以上;同時由于煤氣清掃造成凈化工藝不完全,直接影響 焦爐煤氣加熱,影響后部煤氣用戶的使用;后部甲醇工程項目要求煤氣含苯保證< 2g/Nm3, 由于煤氣不能保證正常運行,直接影響后部使用效果。堵塞時,每次清掃損失工業水100t, 用蒸汽12t,損失洗油2. 5t,少產粗苯10t。按年平均價格計算,每次用水20元,洗油8750 元,粗苯4. 5萬元,蒸汽1200元,合計54970元,每年清掃25次,則年損失137. 4萬元。該發明經過技術人員多次技術攻關,解決了終冷系統的堵塞問題后,已經運行近 16個月,該系統運行正常,再也沒有清掃過。年經濟效益可達137. 4萬元。另外該工藝革新 后,使生產順行,此方案可在全國同類企業進行推廣,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圖1為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硫銨來煤氣管道1與終冷塔2相連接,硫銨來煤氣管道1的管路上安裝 閥門17,讓來自硫銨工段的焦爐煤氣通過煤氣管道1進入橫管式終冷塔2上段的循環水和 下段的制冷水間接換熱,將煤氣由55°C降至22-25°C,使煤氣中的萘及焦油等物質凝結在 終冷塔2的橫管管壁上,經橫管式終冷塔2與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相連接,經橫管式終冷 塔2換熱后的煤氣通過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輸送到洗苯塔進一步凈化,煤氣去洗苯塔管 道12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2,煤氣水封管14與硫銨來煤氣管道1、煤氣水封管3相連接,煤氣水封管3、11、14與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相連接,煤氣水封管3、11、14的管路上安裝 閥門18、23、19,苯分離水管道6、初冷來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道7、地下收集槽 來分離水管道8與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連接,初冷來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 道7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6、27,進行混合液體,冷凝液管道13 —頭聯接在帶水封冷凝液循 環槽15的底端,冷凝液管道13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5,冷凝液管道13另一端與冷凝液循環 泵16相連接,混合的洗滌劑通過冷凝液管道13進入冷凝液循環泵16經過冷凝液噴灑管道 4分兩段打入橫管式終冷塔2進行上下兩段噴灑,溶解附著于管壁上的萘及焦油等雜質,冷 凝液噴灑管道4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0、21、28,冷凝液出口管道10的一頭與橫管式終冷塔 2相連,并聯通閥門24,冷凝液出口管道10的另一頭與帶水封冷凝循環槽15相連接,噴灑 后的液體洗滌劑通過冷凝液出口管道10流入帶水封冷凝循環槽15內循環使用,循環液中 5%左右定期通過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輸送,送往初冷工段機械化澄清槽統一處理,并不斷 更新循環,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的管路上安裝閥門29。
權利要求
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粗苯分離水和中質焦油作為洗滌劑,清除煤氣中萘在間接終冷塔的堵塞問題,來自硫銨工段的焦爐煤氣依次通過硫銨來煤氣管道1進入橫管式終冷塔(2)上段的循環水和下段的制冷水間接換熱,將煤氣由55℃降至22 25℃,使煤氣中的萘及焦油等物質凝結在終冷塔(2)的橫管管壁上,經橫管式終冷塔(2)與煤氣去脫苯塔管道(12)相連接,經橫管式終冷塔(2)換熱后的煤氣通過煤氣去洗苯塔管道(12)輸送到洗苯塔進一步凈化,煤氣通過煤氣水封管(3)、(11)、(14)進入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內設置洗苯塔水封冷凝液,通過苯分離水管道(6)來的粗苯分離水、地下收集槽來分離水管道(8)輸送來的地下收集槽的分離水、初冷來焦油管道(5)、污水處理站來焦油管道(7)進入帶水封冷凝液循環槽(15)中設置內水封進行液位調節混合液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其特征在于廢除初冷 冷凝循環液,而采用粗苯分離水增加中質焦油對終冷塔進行噴灑,在冷凝液循環槽內設置 洗苯塔和終冷塔的內置水封,混合的洗滌劑通過冷凝液管道(13)進入冷凝液循環泵(16) 通過冷凝液噴灑管道(4)分兩段打入橫管式終冷塔(2)進行上下兩段噴灑,溶解附著于管 壁上的萘及焦油等雜質,噴灑后的液體洗滌劑通過冷凝液出口管道(10)流入帶水封冷凝 循環槽(15)內循環使用,循環液中5%左右定期通過冷凝液去初冷管道(9)輸送,送往初冷 工段機械化澄清槽統一處理,并不斷更新循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焦化間接終冷塔循環洗滌工藝,屬于環境保護和洗滌處理技術領域,其主要解決了目前焦化企業中一項長期未能經濟合理解決的終冷部分經常出現堵塞的問題,將間接終冷技術、粗苯分離水和焦油混合洗滌技術、終冷塔設上下兩段噴灑技術、洗苯塔和終冷塔水封技術集為一體進行了組合連接,實現了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的效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
文檔編號C10K1/10GK101993699SQ20091006745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31日
發明者安樹君, 張立臣, 王茂國, 趙永寬 申請人:吉林東圣焦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