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潤滑脂,尤其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鋼鐵廠連鑄機等軸承中使用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鋼鐵等工業中機械設備的革新,在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生產能力和確保設備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強烈。由于這些機械設備所用的潤滑脂處于粗礦的環境中,即高溫、與水接觸、很可能有一些雜質如鐵鱗的侵入,且會晝夜連續不斷地在苛刻條件下工作,故潤滑條件苛刻。這就要求潤滑脂具有極好的耐封閉性,且能減少摩擦和磨損,以延長機器部件的壽命,盡可能避免突發故障。由于脲基潤滑脂比用各種金屬皂和無機材料作為增稠劑的潤滑脂具有更優良的極壓抗磨性、抗水性、潤滑性和長壽命的特點。因此廣泛應用于鋼鐵廠連鑄機軸承等設備、汽車輪轂軸承、等速萬向節等的潤滑。為滿足中、重負荷設備的潤滑工況,在脲基潤滑脂中需添加一定的極壓抗磨添加劑。在本領域,一般認為在與水接觸的環境使用環境,不適于用抗水性差的硼酸類極壓抗磨添加劑做為脲基潤滑脂的添加劑。如,US6403538采用有機氧鉬與硫化烯烴等多種極壓抗磨劑復合,CN1235631A中采用硫代二氨基甲酸鉬,CN1660980A中采用硫代磷酸鉬鹽,達到提高脲基潤滑脂極壓抗磨性。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低成本、高性能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及制備方法,該潤滑劑添加少量硼酸鹽添加劑就能達到較高的極壓抗磨性能,且這種潤滑脂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水淋流失量小于1)。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由基礎油、稠化劑以及添加劑組成,所述的基礎油為各類礦物基礎油、合成油或它們的混合物,且基礎油占潤滑脂總量的85-95%;所述的稠化劑由二脲化合物構成,其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4-15%;所述的添加劑選用T361A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抗氧防腐添加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的添加量占潤滑脂總量的1_3%,抗氧防腐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5-2%,抗氧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3-1%。所述的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5-12%,且二脲化合物由二異腈酸酯與Ce—C2。有機胺類反應合成;其中二異腈酸酯是二苯基甲垸-4,4'-二異氰酸酯MDI或是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C6"C2。有機胺類包括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類;其中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的摩爾比為1.5:1至0.2:1。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1、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的50%-70%基礎油中加入二異腈酸酯,在70-80'C溶解;2、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20-40%的基礎油中加入長鏈脂肪胺70-8(TC溶解后,加入環垸胺,攪拌均勻;3、上述兩組溶液混合反應,升溫至110-12(TC,加入余量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40-18CTC進行高溫煉制,保溫20-60分鐘;4、冷卻至11(TC,加入上述添加劑組合,攪拌混合一定時間,繼續冷卻至80-90°C,均質,成品。所述的具體制備方法是1、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的60%基礎油中加入二異腈酸酯,在75'C溶解;2、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30%的基礎油中加入長鏈脂肪胺75'C溶解后,加入環烷胺,攪拌均勻;3、上述兩組溶液混合反應,升溫至115'C,加入余量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60'C進行高溫煉制,保溫40分鐘;4、冷卻至ll(TC,加入上述添加劑組合,攪拌混合一定時間,繼續冷卻至85°C,均質,成品。本發明制備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結合了硼酸鹽和傳統的硫磷添加劑的優點,加有硼酸鹽抗磨極壓添加劑的脲基潤滑脂仍具有極佳的抗水性,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綜合性能,降低了成本,其性能特點如下1)具有優良的抗磨極壓性能,對軸承表面提供有效的潤滑防護;2)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保護金屬不致磨損和腐蝕;3)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使用壽命長;4)具有優異的抗水性能;5)在高溫下不易結焦、流失,仍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的介紹本發明所述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是由基礎油、稠化劑以及添加劑組成,所述的基礎油為各類礦物基礎油、合成油或它們的混合物,且基礎油占潤滑脂總量的85-95%;所述的稠化劑由二脲化合物構成,其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4-15%;所述的添加劑選用T361A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抗氧防腐添加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的添加量占潤滑脂總量的1_3%,抗氧防腐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5-2%,抗氧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3_1%。所述的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5-12%,且二脲化合物由二異腈酸酯與C6—C2。有機胺類反應合成;其中二異腈酸酯是二苯基甲垸-4,4'-二異氰酸酯MDI或是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C6—C2。有機胺類包括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類;其中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的摩爾比為1.5:l至0.2:1。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1、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的50%-70%基礎油中加入二異腈酸酯,在70-8(TC溶解;2、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20-40%的基礎油中加入長鏈脂肪胺70-8(TC溶解后,加入環烷胺,攪拌均勻;3、上述兩組溶液混合反應,升溫至110-120'C,加入余量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40-180°C進行高溫煉制,保溫20-60分鐘;4、冷卻至11CTC,加入上述添加劑組合,攪拌混合一定時間,繼續冷卻至80-9(TC,均質,成品。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再上述方法中所表示的范圍內進行任意組合。實施例1向潤滑脂反應釜內加入300Kg的500SN基礎油,加入19.76kgMDI(二苯基甲烷-4,4'-二異腈酸酯),加熱至75。C,溶解后,在快速攪拌下以較快的速度加入已溶解在200Kg基礎油的7.06Kg十二胺和11.9kg環己胺,升溫至120°C,加入100Kgl50BS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5(TC,保溫20分鐘,冷卻降溫至110°C,加入2.8%的T361A硼酸鹽抗磨極壓添加劑,1.2。/。的T202,0.5°/。二苯胺,攪拌30min,降溫至80-9(TC,出釜,均質,成品。表一實例l的檢測數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實施例2向潤滑脂反應釜內加入180Kg600SN的基礎油,加入8.37kgTDI(2,4-甲苯二異氰酸酯),加熱至75'C,溶解后,在快速攪拌下以較快的速度加入已溶解在120Kg750SN基礎油的7.34kg十六胺和6.52kg環己胺,升溫至115°C,加入160Kg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50°C,保溫20分鐘,冷卻降溫至ll(TC,加入3%的T361A硼酸鹽抗磨極壓添加劑,1%的T202,0.5。/。的N-苯基-a-萘胺,攪拌30min,降溫至80-90。C,出釜,均質,成品。表一實例2的檢測數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一種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它由基礎油、稠化劑以及添加劑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礎油為各類礦物基礎油、合成油或它們的混合物,且基礎油占潤滑脂總量的85-95%;所述的稠化劑由二脲化合物構成,其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4-15%;所述的添加劑選用T361A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抗氧防腐添加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的添加量占潤滑脂總量的1-3%,抗氧防腐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5-2%,抗氧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5-12%,且二脲化合物由二異腈酸酯與C6—C2。有機胺類反應合成;其中二異腈酸酯是二苯基甲烷-4,4'-二異氰酸酯MDI或是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I,(:6—(]2。有機胺類包括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類;其中直鏈脂肪胺類和環烷基胺的摩爾比為1.5:l至0.2:1。3、一種脲基潤滑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l)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的50%-70%基礎油中加入二異腈酸酯,在70-80。C溶解;2)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20-40。/。的基礎油中加入長鏈脂肪胺70-8(TC溶解后,加入環垸胺,攪拌均勻;3)上述兩組溶液混合反應,升溫至110-120°C,加入余量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40-18(TC進行高溫煉制,保溫20-60分鐘;4)冷卻至11(TC,加入上述添加劑組合,攪拌混合一定時間,繼續冷卻至80-90。C,均質,成品。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方法是1)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的60%基礎油中加入二異腈酸酯,在75'C溶解;2)在占潤滑脂基礎油重量百分數30%的基礎油中加入長鏈脂肪胺75'C溶解后,加入環烷胺,攪拌均勻;3)上述兩組溶液混合反應,升溫至115'C,加入余量基礎油,繼續升溫至16CTC進行高溫煉制,保溫40分鐘;4)冷卻至11(TC,加入上述添加劑組合,攪拌混合一定時間,繼續冷卻至85'C,均質,成品。全文摘要一種脲基潤滑脂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所述的脲基潤滑脂組合物由基礎油、稠化劑以及添加劑組成,所述的基礎油為各類礦物基礎油、合成油或它們的混合物,且基礎油占潤滑脂總量的85-95%;所述的稠化劑由二脲化合物構成,其稠化劑量占潤滑脂總量的4-15%;所述的添加劑選用T361A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抗氧防腐添加劑和抗氧劑組成;其中硼酸鹽極壓抗磨添加劑的添加量占潤滑脂總量的1-3%,抗氧防腐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5-2%,抗氧劑的添加量為占潤滑脂總量的0.3-1%;本發明結合了硼酸鹽和傳統的硫磷添加劑的優點,加有硼酸鹽抗磨極壓添加劑的脲基潤滑脂仍具有極佳的抗水性,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綜合性能,降低了成本。文檔編號C10M125/26GK101368129SQ20081006334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申請日期2008年8月6日優先權日2008年8月6日發明者張連惠,李元正申請人:杭州得潤寶油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