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
目前,一般的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包括鼓風口、放灰管、氣化段、懸浮段、分離器、給煤器等組成,高速氣流經鼓風口進入氣化段,流化床的氣化段底部有流化床篩板和放灰管,煤自給煤器直接進入氣化段內與空氣中的氧進行氧化反應,生成CO2和CO,此后,CO2與煤繼續進行還原反應生成CO,還原反應主要在懸浮段中進行,最后生成煤氣,懸浮段頂部連接有分離器進行循環灰和煤氣的分離,煤氣供出,循環灰再進入氣化段進行反應,由于煤自給煤器直接進入氣化段,煤中的揮發份參與了氧化反應,所以,煤氣中的可燃成分主要為CO,所以,這種煤氣的熱值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給出一種煤氣熱值較高的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包括鼓風口、放灰管、氣化段、懸浮段、分離器、給煤器,其特征在于分離器和給煤器的出料口均與干餾器連接,干餾器出料口與懸浮段連通;其干餾器可以帶有間斷葉片式螺旋送料機構;給煤器可以是螺旋送料機構,并與干餾器的螺旋送料機構、動力裝置輸出軸同軸聯結。由于在干餾器內,循環灰與新加入的煤混合并對其進行加熱,實現對煤的干餾,干餾氣體進入懸浮段不參與氧化反應,所以,煤氣中的可燃成分除了CO外,還含有熱值較高的干餾氣體,所以,煤氣的熱值得到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典型設計結構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
圖1所示的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包括鼓風口 1、放灰管 2、氣化段 3、懸浮段 4、分離器 5、煤氣出口 6、煤斗 7、動力裝置 8、給煤器 9、干餾器10等部分,分離器5和給煤器9的出料口均與干餾器10連接,干餾器10的出料口與懸浮段4連通,高速氣流經鼓風口1進入氣化段3,氣化段3底部有流化床篩板和放灰管2,在此,與煤進行氧化反應,生成CO2和CO放出熱量,使氣體和未反應的煤被加熱,CO2與煤(半焦)繼續發生還原反應生成CO,還原反應主要在懸浮段4中進行并生成煤氣,懸浮段4頂部連接有分離器5進行循環灰和煤氣的分離,煤氣經煤氣出口6供出,循環灰進入干餾器10,煤斗7中的煤自給煤器9進入干餾器10,在干餾器10內,循環灰與新加入的煤混合并對其進行加熱,實現對煤的干餾,干餾氣體進入懸浮段4不參與氧化反應,所以,煤氣中的可燃成分除了CO外,還含有熱值較高的干餾氣體,所以,可以得到熱值較高的煤氣;干餾后的煤與循環灰形成的混合物進入懸浮段4,由于重力作用進入氣化段3,參與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反應后的灰經放灰管2放出,這樣,煤的氣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在干餾器10內進行的煤的干餾熱解,生成干餾氣和焦炭的干餾階段;和在懸浮段4、氣化段3中與空氣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CO的氣化階段,所以我們稱之為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
干餾器10的作用是使新加入的煤與高溫的循環灰混合,實現煤的干餾過程,并將干餾后的煤和循環灰送入循環流化床的懸浮段4,干餾器10有多種樣式,可以是帶有間斷葉片式螺旋送料機構的筒體,也可以是滾筒式送料機構;其中,間斷葉片式螺旋送料機構為優選方案,因為間斷葉片在輸送煤和循環灰的同時,能起到較好的攪拌作用,給煤器9可以是螺旋送料機構,為簡化結構,可以與干餾器10的螺旋送料機構、動力裝置輸出軸同軸聯結,使干餾器10和給煤器9共用一套動力裝置。
由于整個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是在高溫下運行的,所以,氣化段3、懸浮段4須用耐火磚筑砌,分離器5和干餾器10須用耐高溫耐磨的材料,如耐熱鋼,氣體流量及氣化段3、懸浮段4的直徑可以根據給煤量和煤的粒徑確定。
權利要求1.一種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包括鼓風口(1)、放灰管(2)、氣化段(3)、懸浮段(4)、分離器(5)、給煤器(9),其特征在于分離器(5)和給煤器(9)的出料口均與干餾器(10)連接,干餾器(10)的出料口與懸浮段(4)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其特征在于干餾器(10)帶有間斷葉片式螺旋送料機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其特征在于給煤器(9)為螺旋送料機構,并與干餾器(10)的螺旋送料機構、動力裝置(8)輸出軸同軸聯結。
專利摘要一種兩段式循環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包括鼓風口、放灰管、氣化段、懸浮段、分離器和給煤器,分離器和給煤器的出料口均與干餾器連接,干餾器出料口與懸浮段連通;干餾器可以是帶有間斷葉片式螺旋送料機構,由于在干餾器內,循環灰與新加入的煤混合并加熱,實現對煤的干餾,干餾氣體進入懸浮段不參與氧化反應,所以,煤氣中的可燃成分除了CO外,還含有熱值較高的干餾氣體,得到熱值較高的煤氣,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于對煤氣熱值要求較高的場合,如:工業窯爐改燒煤氣。
文檔編號C10J3/02GK2416360SQ0021385
公開日2001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13日
發明者馬春元, 劉存芳, 李京, 呂明新, 賴艷華, 董勇, 徐夕仁 申請人:山東工業大學熱能與環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