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由除塵器本體和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的支腿組成,在所述除塵器本體的上部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所述除塵器本體下部設有卸料口,所述除塵器本體包括機殼和除塵腔,所述除塵器本體的機殼為由內壁和外壁構成的空腔夾套,在所述夾套的下部設有進水口,在所述進水口前端設有循環泵,在所述夾套的上部設有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前端設有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與所述循環泵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容易結垢、操作簡單、成本較低、能耗低、熱量最大化利用、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適于在工業生產中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
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風除塵器,具體地說是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
【背景技術】
[0002]工業爐窯燃燒后產生的熱煙氣通常有300_400°C,高溫煙氣進入旋風除塵器后大顆粒灰塵通過沉降留在除塵器內,除塵后的高溫煙氣還需再進入冷卻器,對煙氣進行冷卻,這不僅使煙氣中攜帶的熱量白白浪費,而且還需要制冷系統再耗能對其進行冷卻處理。為克服耗能及余熱浪費的弊端,行業內的研究人員研發了對余熱回收利用的新型設備,如CN201333427Y公開了一種帶水夾套的旋風除塵器,該設備將旋風除塵器的外壁設計為水夾套,以使煙氣中攜帶的熱量為水夾套中水進行加熱,將熱量回收利用起來,以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能源合理利用的環保目標。但是,該設備在加熱過程中由于煙氣溫度較高,其水夾套中的水介質在60°以上非常容易結垢,這就需要工作人員經常除垢,工序繁瑣,使該設備的推廣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以解決現有旋風除塵器在對高溫煙氣余熱回收時夾套容易結垢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由除塵器本體和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的支腿組成,在所述除塵器本體的上部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所述除塵器本體下部設有卸料口,所述除塵器本體包括機殼和除塵腔,所述機殼為由內壁和外壁構成的空腔夾套,在所述夾套的下部設有進水口,在所述進水口處設有循環栗,在所述夾套的上部設有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處設有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與所述循環栗電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夾套的外壁外側設有石棉保溫層。
[0006]本實用新型將旋風除塵器的機殼制成了有內壁和外壁結構的空腔夾套,這可把除塵時高溫氣體所攜帶的熱量吸收于夾套的水中,換熱之后的水可作為供暖使用,降低工業爐窯總體的能耗;在夾套進水口處設置的循環栗電連接于出水口處的溫控器,這可實時監測夾套中介質水的溫度,當水溫超過限定值60°C,則溫控器控制循環栗進行進水循環,使夾套中的水始終溫保持在60°C下,這就解決了夾套中介質水容易結垢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夾套的外壁外側設有石棉保溫層,避免了熱量擴散,既降低整體設備的能耗,又減少了溫室效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容易結垢、操作簡單、成本較低、能耗低、熱量最大化利用、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適于在工業生產中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8]圖中:1、煙氣進口,2、煙氣出口,3、卸料口,4、機殼,5、除塵腔,6、內壁,7、外壁,8、石棉保溫層,9、進水口,10、循環栗,11、出水口,12、溫控器,13、支腿。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身實用新型提供的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由除塵器本體和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的支腿13組成。在除塵器本體的上部側端設有煙氣進口 1、在頂部設有煙氣出口 2,在除塵器本體底部設有卸料口 3。其除塵器本體包括機殼4和除塵腔5,該機殼4由內壁6和外壁7構成的上部呈圓柱狀、下部呈圓錐狀的空腔夾套,其在夾套的下部設有進水口 9,在進水口 9前端設有循環栗1,在夾套的上部設有出水口 11,在出水口 11前端設有溫控器12,溫控器12與循環栗10電連接,這可實時監測夾套中介質水的溫度,當水溫超過限定值60°C,則溫控器12自動控制循環栗10啟動進水循環,使夾套中的水始終溫保持在60°C以下不易結垢的狀態。此外,在外壁7的外側設有石棉保溫層8,從而避免了熱量擴散,既降低整體設備的能耗,又減少了溫室效應。
【主權項】
1.一種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由除塵器本體和用于支撐除塵器本體的支腿組成,在所述除塵器本體的上部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所述除塵器本體下部設有卸料口,所述除塵器本體包括機殼和除塵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為由內壁和外壁構成的空腔夾套,在所述夾套的下部設有進水口,在所述進水口處設有循環栗,在所述夾套的上部設有出水口,在所述出水口處設有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與所述循環栗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余熱回收式旋風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夾套的外壁外側設有石棉保溫層。
【文檔編號】B04C5/20GK205495849SQ201620253306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0日
【發明人】宋軍保, 孟立寧, 周豐, 劉中勝
【申請人】博廣熱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