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網木屑分離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木肩分離裝置,尤其有關于一種高爐噴煤設備技術領域中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高爐噴煤設備中,自磨煤機研磨的煤粉會收集至布袋收粉器內,之后送入煤粉倉儲存。目前,噴煤車間對篩除煤粉中的木肩和纖維等雜物所采用的設備為傳統木肩分離器或者煤粉振動篩,且安裝位置都在布袋收粉器和煤粉倉的連接管道上。
[0003]該煤粉振動篩運行噪音較大、密閉較差;而傳統木肩分離器常依靠煤粉重力落入篩網,落入篩網的煤粉瞬時量有時量大、有時量少,當量大時,木肩和纖維等雜物與煤粉不易直接分離,木肩分離器的篩網上積存大量煤粉,增加傳統木肩分離器的運行負荷,最終導致設備超載、停止運行,驅動裝置燒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安裝在磨煤機的出口管道上,通過篩網分離出煤粉中的木肩及纖維雜質,這樣解決了傳統木肩分離裝置安裝空間限制且傳統木肩篩網分離效果不佳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所述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之間夾設有可沿豎直軸線轉動設置的翻板,所述翻板上設有一個以上篩網。
[0007]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之間通過多個夾緊器相連,多個所述夾緊器與一夾緊驅動機構相連。
[0008]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殼體上設有上通孔,所述下殼體上設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與所述下通孔上下相對設置。
[0009]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殼體上連接有上接口法蘭。
[0010]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上接口法蘭之間連接有波紋管。
[0011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下殼體上連接有下接口法蘭,所述下接口法蘭連接在所述磨煤機的出口管的上方。
[0012]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翻板上設有一個以上通孔,所述通孔上連接有篩框,所述篩網連接在所述篩框上。
[0013]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篩網為兩個。
[0014]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篩網由多個子篩網上下層疊組成。
[0015]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翻板與一翻板驅動機構相連。
[0016]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特點及優點是:該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可安裝在水平或者垂直管道上,由于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因此,該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安裝高度低,且自磨煤機噴出的煤粉夾帶有一定的氣體,其不會出現由于大量煤粉的噴出,而導致篩網堵塞的情況發生;另外,因篩網木肩分離裝置通過夾緊驅動機構及多個夾緊器可自動夾緊和松開上殼體與下殼體,并通過翻板驅動機構配合好翻板的旋轉動作,從而使得整個裝置的密封性能好,且結構緊湊、自鎖性好、密封可靠,本實用新型清理和更換篩網方便,且篩分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主視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翻板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所述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包括上殼體I和下殼體2,所述上殼體I與所述下殼體2之間夾設有可沿豎直軸線轉動設置的翻板3,所述翻板3上設有一個以上篩網4。
[0023]具體是,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上殼體I大體三角形,其上開設有上通孔11;下殼體2大體呈三角形,其上開設有下通孔(圖中未示出),上殼體I與下殼體2上下相對設置,從而上殼體I的上通孔11與下殼體2的下通孔上下相對設置。在本實用新型中,上殼體I與下殼體2之間通過多個夾緊器51相連,多個夾緊器51與一夾緊驅動機構5相連,通過該夾緊驅動機構5驅動多個夾緊器51,可實現將上殼體I與下殼體2相互夾緊設置的目的。在本實用新型中,該夾緊驅動裝置5可為電動或氣動裝置。
[0024]進一步的,上殼體I上連接有上接口法蘭12,下殼體2連接有下接口法蘭21,該下接口法蘭21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的上方,在本實施例中,上殼體I與上接口法蘭12之間連接有波紋管13,該波紋管13可沿豎直方向延伸或縮短,以補償上殼體I與下殼體2之間相對夾緊時的位移差,使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與磨煤機的出口管連接更加穩固。
[0025]如圖2和圖3所示,翻板3大體呈扇形形狀,其位于上殼體I與下殼體2之間,翻板3上開設有多個通孔31,在本實施例中,通孔31為兩個,每個通孔31內固定安裝有一個篩框41,篩框41內安裝有篩網4,也即翻板3設有兩個篩網4。在本實用新型中,篩網4由鋼絲編織而成,其可為單層或多層子篩網上下層疊組成,篩網4的網孔可為方形、條形、扇形或圓形等各種形狀,篩網4通過卡扣或螺栓直接固定在篩框41上,可輕易更換篩網。
[0026]進一步的,該翻板3與一翻板驅動機構32相連。在本實用新型中,該翻板驅動機構32可為電動或氣動裝置。該翻板驅動機構32啟動后,翻板3可繞驅動軸33向左或者向右旋轉,使其上的兩片篩網4在一工作位置與一非工作位置之間相互切換,實現篩網4的一用一備制。
[0027]該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將篩網木肩分離裝置通過其下連接法蘭21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此時磨煤機的出口管與下殼體2的下通孔、上殼體I的上通孔11豎直相對,此時,啟動翻板驅動機構32,使翻板3上的其中一個篩網4處于工作位置,該工作位置也即,翻板3上的其中一個篩網4處于上殼體I與下殼體2之間,且與上殼體I的上通孔11和下殼體2的下通孔上下相對;之后,啟動夾緊驅動機構5,以驅動夾緊器51使上殼體I與下殼體2相對運動以夾緊翻板3,從而保證翻板3的篩網4不松動;啟動磨煤機,經磨煤機的出口管噴出的夾帶有木肩的煤粉經下殼體2的下通孔噴向篩網4,實現對煤粉的篩分過濾。
[0028]當需要清理篩網4上的木肩時,啟動夾緊驅動機構5,完成松開夾緊器51的動作,使上殼體I與下殼體2分離,之后啟動翻板驅動機構32,經驅動軸33帶動翻板3旋轉,將裝有另一篩網4的篩框41旋轉至工作位置,此時原工作位置狀態下的篩網4自上殼體I與下殼體2之間旋轉出,之后通過啟動夾緊驅動機構5,使夾緊器51再次對上殼體I和下殼體2進行夾緊。此時,移出的篩網4通過清理篩網上的木肩或者更換新的篩網后變成可投入使用的備用篩網,等待重新啟用。
[0029]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可安裝在水平或者垂直管道上,由于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因此,該篩網木肩分離裝置的安裝高度低,且自磨煤機噴出的煤粉夾帶有一定的氣體,其不會出現由于大量煤粉的噴出,而導致篩網4堵塞的情況發生;另外,因篩網木肩分離裝置通過夾緊驅動機構5可自動夾緊和松開上殼體I與下殼體2,并通過翻板驅動機構32配合好翻板3的旋轉動作,從而使得整個裝置的密封性能好,且結構緊湊、自鎖性好、密封可靠,本實用新型清理和更換篩網4方便,且篩分效果明顯。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所述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之間夾設有可沿豎直軸線轉動設置的翻板,所述翻板上設有一個以上篩網。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之間通過多個夾緊器相連,多個所述夾緊器與一夾緊驅動機構相連。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上設有上通孔,所述下殼體上設有下通孔,所述上通孔與所述下通孔上下相對設置。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上連接有上接口法.~~.0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上接口法蘭之間連接有波紋管。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上連接有下接口法蘭,所述下接口法蘭連接在所述磨煤機的出口管的上方。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上設有一個以上通孔,所述通孔上連接有篩框,所述篩網連接在所述篩框上。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為兩個。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由多個子篩網上下層疊組成。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網木肩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與一翻板驅動機構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篩網木屑分離裝置,其連接在磨煤機的出口管上,所述篩網木屑分離裝置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之間夾設有可沿豎直軸線轉動設置的翻板,所述翻板上設有一個以上篩網。本實用新型的篩網木屑分離裝置,安裝在磨煤機的出口管道上,通過篩網分離出煤粉中的木屑及纖維雜質,這樣解決了傳統木屑分離裝置安裝空間限制且傳統木屑篩網分離效果不佳的問題。
【IPC分類】B07B1/46, B02C23/08
【公開號】CN205165181
【申請號】CN201521002060
【發明人】葉果, 劉穎, 石建龍, 王艷民, 全強, 邵騰飛
【申請人】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