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原糧初清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涉及糧食機械的原糧初清篩,廣泛用于糧食倉儲、加工企業(yè)。
現(xiàn)有的原糧初清篩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為有軸傳動篩,另一種為無軸傳動篩。有軸傳動篩的軸易纏繞糧食中的細長大雜物,經(jīng)常需要人工清理,費工費時;無軸傳動篩采用皮帶輪傳動、輪緣與外支承采用滑動限位,由于摩擦力大,皮帶輪的輪緣易磨損,篩子轉動不平穩(wěn),故障率高,使用壽命低,整機體積大,重量大,不便于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動平穩(wěn),體積小,重量輕,便于移動,使用壽命長的原糧初清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原糧初清篩,它包括內、外篩筒(8)、(9),內篩筒(8)上套置外篩筒(9),電機(7)與減速器(6)連接,減速器(6)的輸出軸裝有鏈輪(14),鏈輪(14)與鏈輪(5)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鏈輪(5)同軸的鏈輪(13),鏈輪(13)與套置于轉動套(11)的鏈條(3)相嚙合,置于箱體(1)內的轉動套(11)兩端面(20)與鋼珠(2)接觸,鋼珠(2)與箱體(1)的兩側壁接觸,轉動套(11)的外圓與裝于箱體(1)上的托滾(12)的接觸,轉動套(11)與內篩筒(8)的一端連接,內篩筒(8)的另一端與支承托滾(10)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原糧初清篩的優(yōu)點體現(xiàn)在1、由于采用在轉動套的周邊套置鏈條結構,因此,結構簡單,便于制作;2、由于采用在箱體內安置端面鋼珠與轉動套軸向定位,采用托滾使轉動套徑向定位,且軸向、徑向均為滾動摩擦的結構,使篩子轉動阻力小、轉動平穩(wěn),使用壽命長;3、由于采用轉動套上置傳動鏈、滾動摩擦軸向、徑向定位的結構,整機體積小、重量輕,便于移動。
下面利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原糧初清篩結構示意圖。
參照
圖1,原糧初清篩的傳動裝置包括電機(7),電機(7)與減速器(6)連接,減速器(6)的輸出軸上固定有鏈輪(14),鏈輪(14)與鏈輪(5)通過鏈條(15)連接,鏈輪(5)與鏈輪(13)同軸裝于軸承座(4)上,鏈輪(13)與鏈條(3)相嚙合,鏈條(3)置于轉動套(11)的圓周。在箱體(1)內安置轉動套(11),轉動套(11)兩端面(20)設有圓周球凹,在圓周球凹內安置鋼珠(2),本實施例的單面圓周球凹內置有12個鋼珠,雙面共置24個鋼珠,成為雙面推力軸承,使轉動套(11)軸向定位、滾動摩擦。在箱體(1)上置有軸(21),在軸(21)上裝有托滾(12),托滾(12)為雙列滾珠軸承,本實施例中設置三個支承點,在支承點位置雙列滾珠軸承與轉動套(11)的外圓相接觸,轉動套(11)為滾動支承,徑向定位。外篩筒(9)套在內篩筒(8)上,內篩筒(8)的一端與轉動套(11)固定。內篩筒(8)的另一端圓周與支承托滾(10)接觸,支承托滾(10)為軸承,在內篩筒(8)的圓周上可設有兩個或三個支承點,在支承點位置軸承與內篩筒(8)為滾動支承、徑向定位。
使用時電機(7)帶動傳動裝置轉動,將糧食從轉動套(11)的入口(16)進入內篩筒(8),糧食和小雜物從內篩筒(8)的篩孔(22)中落入外篩筒(9),內篩筒(8)上的大雜物從出口(17)排出,小雜物再從外篩筒(9)的篩孔(19)中落下,外篩筒(9)內篩后的糧食從出口(18)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原糧初清篩,它包括內、外篩筒(8)、(9),內篩筒(8)上套置外篩筒(9),電機(7)與減速器(6)連接,減速器(6)的輸出軸裝有鏈輪(14),鏈輪(14)與鏈輪(5)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鏈輪(5)同軸的鏈輪(13),鏈輪(13)與套置于轉動套(11)的鏈條(3)相嚙合,置于箱體(1)內的轉動套(11)兩端面(20)與鋼珠(2)接觸,鋼珠(2)與箱體(1)的兩側壁接觸,轉動套(11)的外圓與裝于箱體(1)上的托滾(12)的接觸,轉動套(11)與內篩筒(8)的一端連接,內篩筒(8)的另一端與支承托滾(10)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原糧初清篩,它包括內、外篩筒,電機通過減速的驅動鏈輪帶動轉動套的周向鏈條轉動,轉動套帶動與其連接的內、外篩筒轉動,轉動套置于箱體中,在箱體內置有軸向鋼珠使轉動套軸向定位、滾動摩擦,在箱體內定軸安裝轉動套的徑向托滾,使轉動套徑向定位、滾動支承,在內篩筒的另一端還設有徑向支承托滾,起輔助定位作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便于移動,轉動平穩(wěn),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07B1/18GK2389014SQ9924331
公開日2000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99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李慶余 申請人:李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