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包括: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以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第一清灰刷通過第一壓板與第一支撐座固定連接;第二清灰刷通過第二壓板與第二支撐座固定連接;第一支撐座的底部、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第一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所述第二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無需人工調整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與網狀移動電極的接觸角度,僅通過清灰刷自身重力作用緊貼在網狀移動電極內、外側壁以實現清灰作業目的。
【專利說明】-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電除塵器具有耐高溫、耐高壓、高效、節能、環保和運行維護方便等優點,被廣泛應 用于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工業領域。傳統靜電除塵器的主要特征是:①陽極板是固定不 動的;②清灰方式為振打清灰。固定的陽極板設計、制造較為方便,使用中故障較少,但振打 清灰效果較差,當粉塵比電阻大于1〇ηΩ·cm時易產生反電暈,影響陽極集塵效果;長期振 打也會使振打系統機械故障增多,使極板連接孔撕裂,形成惡性循環;此外,末電場振打清 灰時產生的二次揚塵隨氣流逃逸,造成電除塵效率下降。
[0003] 網狀移動收塵極電除塵器的設計思路:在傳統電除塵器末電場靠近出氣箱附近或 出氣箱內橫向設置一組或多組帶網狀移動收塵電極。通過將網狀收塵極安裝在移動機構 上,清灰裝置設在電除塵器非氣流區內,實現網狀收塵極的自動連續清灰,始終保持收塵網 "干凈",徹底避免粉塵二次飛揚和反電暈問題,確保對微細粉塵的高捕集率。但是該技術采 用旋轉刷清灰存在以下問題:
[0004] 1、旋轉刷安裝時需人工調整刷毛與極板接觸的松緊度,使刷毛均能緊貼網狀移動 電極表面,如果旋轉刷的刷毛與網狀移動電極接觸松緊程度不一致,容易造成部分刷毛磨 損較快、部分刷毛清灰不足;
[0005] 2、每個旋轉刷軸都穿過除塵設備的殼體由驅動裝置驅動轉動,運轉故障幾率增 大;設備漏風嚴重,且依賴外界驅動裝置成本較高;
[0006] 3、旋轉刷為單一橫向刷體結構,如果發生損壞需更換時,只能將整條旋轉刷卸下 更換,不利于降低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7]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該裝置無 需人工調整清灰刷與網狀移動電極的松緊度,僅通過清灰刷或者與清灰刷相連的壓板、支 撐座自身重力作用即可實現清灰刷的刷毛緊貼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外側壁清灰作業。
[0008]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包括:若 干個用于清灰的第一清灰刷、若干個用于清灰的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清灰刷數量相適 配的第一支撐座、與所述第二清灰刷數量相適配的第二支撐座、用于支撐所述第一支撐座 和所述第二支撐座的第一支撐臺及第二支撐臺;以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所述第一清灰 刷的底部通過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一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 過所述第二壓板與所述第二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 撐座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底部、所述 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 二壓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二壓板分別與所述 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 所述第二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其中,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臺 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所對應連 接的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壓板及所述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 能夠實現緊貼在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壁執行清灰操作;安裝在所述第 二支撐臺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或在各自 所對應連接的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壓板及所述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 力作用下,能夠實現緊貼在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壁執行清灰操作。
[0009] 進一步地,每一個所述第一清灰刷與對應相鄰的每一個所述第二清灰刷交錯分布 在所述第一支撐臺和/或所述第二支撐臺上;若干個所述第一清灰刷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若干個所述第二清灰刷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堅直距 離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堅直距離;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二支撐臺 的堅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堅直距離。
[001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座包括:第一V型連接架及活動部件;所述第一清灰刷的 底部通過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的底 部通過所述活動部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和 /或,所述第二支撐座包括:第二V型連接架及活動部件;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過所述 第二壓板與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底部通過所述活 動部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
[0011]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部件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轉軸;所述第一側板、所述 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 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二側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 側板及所述第二側板上分別開設有用于所述轉軸實現旋轉的旋轉孔;所述轉軸通過所述旋 轉孔與所述第一側板及所述第二側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 連接架的底部與所述轉軸的側壁固定連接。
[0012]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第一壓板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 接或鉚接中的一種;或者,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二壓板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 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
[0013]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之間的固定連接 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二 支撐臺之間的固定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且所述第一側板、所述 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 所述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相垂直。
[0014]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臺可以是工字鋼、槽鋼或Η型鋼中的一種;或者,所述第 二支撐臺可以是工字鋼、槽鋼或Η型鋼中的一種。
[0015]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底部與所述轉軸側 壁之間的固定連接是焊接。
[0016]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安裝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的內部; 所述第一支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內側的垂直距離與所述第二支 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外側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第一支撐臺相對 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二支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 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
[0017]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清灰刷的數量是Μ個;所述第二清灰刷的數量是N個;其中, 所述Μ=Ν+1;Ν> 1。
[0018]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該裝置中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 過第一壓板與第一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過第二壓板與第二支撐座 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一支撐座的底部、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的 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同時,第一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第二支 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實現了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安裝在第一支 撐臺上的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 一壓板、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緊貼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網 狀移動電極的內側壁執行清灰操作;安裝在第二支撐臺上的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在各 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一壓板、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第二支 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緊貼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壁執行清灰操作;最 終實現無需人工調整第一清灰刷、第二清灰刷與網狀移動電極的松緊度,僅通過各自自身 重力作用緊貼在網狀移動電極內、外側壁的實現清灰作業,具有無需人工參與及成本低廉 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 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 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與網狀移動電極的結 構關系主視圖;以及
[0021]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與網狀移動電極的結 構關系局部側視圖;以及
[0022]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中,第一清灰刷、第一 壓板及第一支撐座的結構關系主視圖;以及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中,第一清灰刷、第一 壓板及第一支撐座的結構關系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 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用于除塵
【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若干個用于除塵設備在除塵過程中進行清灰的第一清灰刷101、若 干個用于除塵設備在除塵過程中進行清灰的第二清灰刷102、與第一清灰刷101數量相適 配且用于支撐第一清灰刷101的第一支撐座、與第二清灰刷102數量相適配且用于支撐第 二清灰刷102的第二支撐座、用于支撐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的第一支撐臺201及第二 支撐臺202;以及,用于連接第一清灰刷101與第一支撐座的第一壓板301、用于連接第二清 灰刷102與第二支撐座的第二壓板。
[0026] 具體而言,請參閱圖2-3,該裝置中第一清灰刷101的底部通過第一壓板301與第 一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清灰刷102的底部通過第二壓板與第二支撐座的頂部固定 連接;第一支撐座的底部、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的上 表面可拆卸式連接(即第一支撐座的底部、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的上 表面可拆卸式連接,第一支撐座的底部、第二支撐座的底部還分別與第二支撐臺201的上 表面可拆卸式連接);第一壓板301、第二壓板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及第二支撐臺202的 上表面相平行(即第一壓板301、第二壓板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的上表面相平行,第一壓 板301、第二壓板還分別與第二支撐臺202的上表面相平行);第一支撐臺201置于外界除 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內側(內部空間),第二支撐臺202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 移動電極的外側;實際作業過程中,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內側的第一 支撐臺201,以及分別設置在第一支撐臺201上的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壓板301、 第二壓板、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構成除塵設備中的第一清掃機構,該第一清掃 機構中安裝在第一支撐座上的第一清灰刷101、安裝在第二支撐座上的第二清灰刷102在 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一壓板301、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 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實現緊貼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內側 壁執行清灰操作;此過程中,網狀移動電極1〇〇始終處于順時針旋轉的工作狀態(可參閱 圖2);相應的,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外側的第二支撐臺202,以及分別 設置在第二支撐臺202上的第一支撐座、第二支撐座、第一壓板301、第二壓板、第一清灰刷 101、第二清灰刷102構成除塵設備中的第二清掃機構,該第二清掃機構中安裝在第一支撐 座上的第一清灰刷101、安裝在第二支撐座上的第二清灰刷102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一壓板301、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 用下,能夠實現緊貼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外側壁執行清灰操作;此過程 中,網狀移動電極100始終處于順時針旋轉的工作狀態(可參閱圖2);最終,網狀移動電極 100在順時針旋轉過程中通過第一清掃機構、第二清掃機構的匹配作業實現網狀移動電極 100內側壁、外側壁的灰塵清理操作。
[0027] 本實施例中,為進一步提高第一清灰刷101或者第二清灰刷102在清灰過程中的 清灰效率,避免網狀移動電極100中部分區域無法清理,同時,也為了第一清灰刷101/第二 清灰刷102在使用過程中刷毛磨損后更替方便,本實施例中采用若干個第一清灰刷101及 若干個第二清灰刷102進行分段、交錯設置,即每一個第一清灰刷101與對應相鄰的每一個 第二清灰刷102分別交錯分布在網狀移動電極100內側的第一支撐臺201上、以及網狀移 動電極100外側的第二支撐臺202上;且若干個第一清灰刷101處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個 第二清灰刷102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時,設置在第一支撐臺201上的第一清灰刷101和第 二清灰刷102中,第二清灰刷102與第一支撐臺201的堅直距離大于第一清灰刷101與第 一支撐臺201的堅直距離;設置在第二支撐臺202上的第一清灰刷101和第二清灰刷102 中,第二清灰刷102與第一支撐臺201的堅直距離也大于第一清灰刷101與第一支撐臺201 的堅直距離;優選的,第一清灰刷101的數量是Μ(大于等于3)個;第二清灰刷102的數量 是Ν(大于等于2)個;且Μ=Ν+1 (但并不局限,實際作業過程中也可根據實際作業要求設 置Μ、Ν的個數,如Μ=Ν等);且通過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上下交錯分布(二者 上下部分存在重疊區域)進而達到避免網狀移動電極100中部分區域無法清理的目的。
[0028] 本實施例中,具體來說,第一支撐座包括:第一V型連接架401及活動部件500 ;其 中,第一清灰刷101的底部通過第一壓板301與第一V型連接架401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一 V型連接架401的底部通過活動部件500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的上表面可拆 卸式連接;第二支撐座包括:第二V型連接架402及活動部件500 ;第二清灰刷102的底部 通過第二壓板與第二V型連接架402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V型連接架402的底部通過活 動部件500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實際作業過程中, 第一V型連接架401通過活動部件500能夠實現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相對 旋轉;第二V型連接架402通過活動部件500能夠實現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 相對旋轉;進而達到僅通過第一清灰刷101、第一壓板301及第一V型連接架401在各自自 身重力作用下,以及第二清灰刷102、第二壓板及第二V型連接架402在各自自身重力作用 下,分別自動調節第一清灰刷101相對于網狀移動電極100內側壁的位置夾角、第二清灰刷 102相對于網狀移動電極100外側壁的位置夾角的目的;使得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 102在網狀移動電極100順時針旋轉過程中始終緊貼在金屬網的側壁上,無需人工調節,減 少了對清灰刷的維護工作。
[0029] 本實施例中,具體來說,活動部件500包括:第一側板501、第二側板502及轉軸 503 ;其中,第一側板501、第二側板502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的上表面 固定連接,且二者相互平行;第一側板501及第二側板502上分別開設有用于轉軸503實現 旋轉的旋轉孔;實際作業過程中,轉軸503通過旋轉孔與第一側板501及第二側板502活動 連接;第一V型連接架401、第二V型連接架402的底部與轉軸503的側壁固定連接。優選 的,為緊固各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第一清灰刷101與第一壓板301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 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第二清灰刷102與第二壓板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 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第一側板501、第二側板502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 202之間的固定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且第一側板501、第二側 板502分別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的上表面相垂直;第一V型連接架401、第 二V型連接架402的底部與轉軸503側壁之間的固定連接是焊接。
[0030] 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安裝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 的內部,一方面可通過除塵設備中的灰斗及時收集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所清理 的灰塵,另一方面與現有技術中每個旋轉刷軸都需穿過除塵設備的殼體由外界驅動裝置驅 動轉動,進而通過旋轉的刷軸帶動旋轉刷清灰作業相比,本實施例無需依賴外界驅動裝置, 同時也無需旋轉刷軸穿過除塵設備的殼體,達到了成本低廉且漏風率低的技術效果。
[0031] 更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與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 移動電極100內、外側壁的相對距離可根據實際作業需求及空間大小合理分布設置,優選 的,第一支撐臺201相對于網狀移動電極100內側壁的垂直距離與第二支撐臺202相對于 網狀移動電極100外側壁的垂直距離相等;同時為增大清灰面積,實現第一清灰刷101、第 二清灰刷102針對網狀移動電極100不同區域進行清灰作業,以提高清灰效率,本實施例中 第一支撐臺201相對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大于第二支撐臺202相對于外 界除塵設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且為提高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的使用性命 及清灰效果,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可采用金屬絲或高分子復合材料制成。
[003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33] 1、將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分別對應通過第一壓板301、第二壓板、第一 支撐座及第二支撐座對應安裝在第一支撐臺201及第二支撐臺202上;實現了在實際作業 過程中,安裝在第一支撐臺201上的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 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一壓板301、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第二支撐座的自身 重力作用下,緊貼在網狀移動電極100的內側壁執行清灰操作;安裝在第二支撐臺202上 的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第 一壓板301、第一支撐座、第二壓板及第二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緊貼在網狀移動電極 100的外側壁執行清灰操作;最終實現無需人工調整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與網 狀移動電極的松緊度,僅通過各自自身重力作用緊貼在網狀移動電極內、外側壁的實現清 灰作業,具有無需人工參即可自動調整相對角度位置的特點;
[0034] 2、選用若干個第一清灰刷101、若干個第二清灰刷102以對應交錯分布的方式設 置在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上;實現了當某一個第一清灰刷101/第二清灰刷102 出現故障或需更替時,可僅對該出現故障或需更替的清灰刷做相應處理,剩余清灰刷可正 常工作;具有維修方便、成本低廉的特點;
[0035] 3、將第一支撐臺201、第二支撐臺202安裝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的內部,與現有 技術中每個旋轉刷軸都需穿過除塵設備的殼體由外界驅動裝置驅動轉動,進而通過旋轉的 刷軸帶動旋轉刷清灰作業相比,本實用新型無需依賴外界驅動裝置,同時也無需旋轉刷軸 穿過除塵設備的殼體,達到了漏風率低的技術效果。
[0036]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 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 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除塵設備的清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個用于清灰的第一清灰刷、若干個用于清灰的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清灰刷數 量相適配的第一支撐座、與所述第二清灰刷數量相適配的第二支撐座、用于支撐所述第一 支撐座和所述第二支撐座的第一支撐臺及第二支撐臺;以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 所述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過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一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 二清灰刷的底部通過所述第二壓板與所述第二支撐座的頂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 卸式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撐座的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 面可拆卸式連接; 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二壓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壓板、 所述第二壓板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 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所述第二支撐臺置于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其中, 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臺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 下,和/或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壓板及所述第二 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實現緊貼在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內側壁執 行清灰操作; 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臺上的所述第一清灰刷、所述第二清灰刷在各自自身重力的作用 下,和/或在各自所對應連接的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壓板及所述第二 支撐座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實現緊貼在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的外側壁執 行清灰操作。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所述第一清灰刷與對應相鄰的每一個所述第二清灰刷交錯分布在所述第一支 撐臺和/或所述第二支撐臺上; 若干個所述第一清灰刷處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個所述第二清灰刷處于同一水平面 上;且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堅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第一支撐 臺的堅直距離;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堅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 第二支撐臺的堅直距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撐座包括:第一V型連接架及活動部件;所述第一清灰刷的底部通過所述 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的底部通過所述活 動部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 和/或, 所述第二支撐座包括:第二V型連接架及活動部件;所述第二清灰刷的底部通過所述 第二壓板與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底部通過所述活 動部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可拆卸式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動部件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轉軸; 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側 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第二 側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側板及所述第二側板上分別開設有用于所述轉軸實現旋轉的旋轉 孔;所述轉軸通過所述旋轉孔與所述第一側板及所述第二側板活動連接;所述第一V型連 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底部與所述轉軸的側壁固定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灰刷與所述第一壓板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 種; 或者, 所述第二清灰刷與所述第二壓板之間的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 種。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臺之間的固定連接可以是螺釘連 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臺之間的 固定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螺栓連接或鉚接中的一種;且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 與所述第一支撐臺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撐 臺的上表面相垂直。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撐臺可以是工字鋼、槽鋼或Η型鋼中的一種; 或者, 所述第二支撐臺可以是工字鋼、槽鋼或Η型鋼中的一種。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V型連接架和/或所述第二V型連接架的底部與所述轉軸側壁之間的固定連 接是焊接。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二支撐臺安裝在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的內部; 所述第一支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內側的垂直距離與所述第 二支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網狀移動電極外側的垂直距離相等; 所述第一支撐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大于所述第二支撐 臺相對于所述外界除塵設備中灰斗底部的堅直距離。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灰刷的數量是Μ個;所述第二清灰刷的數量是Ν個;其中,所述Μ=Ν+1 ;Ν> 1。
【文檔編號】B03C3/74GK203862399SQ20142028862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黃三明, 祝愛娟, 胡靜 申請人:武漢景弘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