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實現高密度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分選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實現高密度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
背景技術:
當前,在國內外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煤炭行業的分選上,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利用離心力使原料煤不僅得到有效分選,產出質量合格的精煤,而且對低密度懸浮液進行濃縮,進一步提高懸浮液密度以實現二次再選,最終分選出中煤和矸石兩種產品。現有的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所用的重介質懸浮液密度多在1. 8kg/L以下,因此這種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不能對分選密度較高的非磁性礦物進行有效分選,影響分選效率和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分選密度高的非磁性礦物能進行有效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現高密度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包括用管道連通的圓臺形一級旋流器和圓筒圓錐形二級旋流器,所述一級旋流器的錐角為5° 20°,所述二級旋流器圓錐部分的錐角為30° 180°,一級旋流器和二級旋流器均為無壓給料型旋流器。所述一級旋流器的一端設有低密度的重介質懸浮液入口、精礦出口,另一端設有原礦入口 ;二級旋流器的一端設有尾礦出口,二級旋流器的下面設有中礦出口。其中,所述一級旋流器的安裝傾角在30° 60°,二級旋流器水平安裝。所述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在進行高密度非磁性礦物分選時,密度為1. 8kg/L 2. 4kg/L的重介質懸浮液由重介質懸浮液入口以一定的速度給入,高密度非磁性礦石由原礦入口靠重力給入,經過一級旋流器和二級旋流器的分選后,可實現2. 4kg/L 3. 2kg/L的高密度分選,得到的精礦產品由精礦出口排出,中礦產品由中礦出口排出,尾礦產品由尾礦出口排出。排出的精礦、中礦和尾礦通過脫水和介質回收的方法進行回收和再利用。所述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在進行高密度非磁性礦物分選時,采用的重介質懸浮液的密度在1. 8kg/L 2. 4kg/L,可實現2. 4kg/L 3. 2kg/L的分選密度。一級旋流器和二級旋流器的直徑大小根據處理能力的不同來確定。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具有一定錐角圓臺形結構的一級旋流器,并采用大錐角結構,增大了二級旋流器的分選密度,可以有效地對高密度礦物進行分選,特別適用于分選密度大于2. 4kg/L的礦物,由于物料是在無壓狀態下直接給入重介旋流器,入選原料煤粒度上限不受泵的流道尺寸限制,原料煤不經泵強烈攪拌,因此入選粒度上限大,減少了泵對物料的過粉碎,次生煤泥量較少。該重介質旋流器生產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環境污染小,得到精礦產品品位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高密度分選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通過管道連接無壓給料一級旋流器1和無壓給料二級旋流器2。一級旋流器1的錐角為5° 20°,二級旋流器2圓錐部分采用大錐角設計,錐角為30° 180°,一級旋流器1的一端設有低密度的重介質懸浮液入口 3、精礦出口 4,另一端設有原礦入口 5 ;二級旋流器2的一端設有尾礦出口 6,二級旋流器2的下面設有中礦出口 7。一級旋流器1的安裝傾角在 30° 60°,二級旋流器2水平安裝。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實現高密度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包括用管道連通的圓臺形一級旋流器(1)和圓筒圓錐形二級旋流器O),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旋流器(1)的錐角為 5° 20°,所述二級旋流器O)圓錐部分的錐角為30° 180°,一級旋流器(1)和二級旋流器( 為無壓給料型旋流器,一級旋流器(1)的一端設有重介質懸浮液入口(3)、精礦出口 G),另一端設有原礦入口( ;二級旋流器O)的一端設有尾礦出口(6),二級旋流器 (2)的下面設有中礦出口(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質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旋流器(1)的安裝傾角在30° 60°,二級旋流器( 水平安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現高密度分選的無壓給料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屬于分選設備技術領域,該重介質旋流器包括用管道連通的圓臺形一級旋流器和圓筒圓錐形二級旋流器,一級旋流器的錐角為5°~20°,二級旋流器圓錐部分的錐角為30°~180°,一級旋流器的一端設有低密度的重介質懸浮液入口、精礦出口,另一端設有原礦入口;二級旋流器的一端設有尾礦出口,二級旋流器的下面設有中礦出口。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對高密度礦物進行分選,特別適用于分選密度大于2.4kg/L的礦物,該重介質旋流器生產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環境污染小,得到精礦產品品位高。
文檔編號B04C9/00GK202146829SQ20112014196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明者韋善兵 申請人:韋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