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創造提供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包括:分別設有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以及第一隔離壁的連接頭;設有能夠與所述連接頭的第一隔離壁密封配合的第二隔離壁的內端蓋,分別套裝于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內的兩個閥芯,以及分別與兩個所述閥芯的尾部內端蓋的外端面連接的兩個驅動彈簧。其中,所述閥芯分別與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滑動配合;所述閥芯上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的進水通道或出水通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閥芯上還分別設有能夠覆蓋或密封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的平臺;所述內端蓋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離壁內還設有使內端蓋兩側貫通的過孔。本實用新型創造能夠避免滴水漏水現象。
【專利說明】
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屬于水處理裝置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防止滴水漏水現象的可自動封閉的插接式水處理容器。
【背景技術】
[0002]插接式水處理容器在現有技術中已有報道,它改善了多螺旋導向鎖緊方式因旋轉安裝磨損造成的滲漏現象,成為獲得廣泛應用的水處理容器結構設計之一。插接式水處理容器的一般結構如美國專利US 7,610,932B2,包括設置于過濾器本體的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以及分別設置于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端部的具有斜面結構的進水驅動筋和出水驅動筋,該過濾器設有配套使用的裝配頭,所述裝配頭內部分別設有分別由彈簧驅動的進水驅動閥門和出水驅動閥門,所述過濾器本體的進水驅動筋和出水驅動筋能夠分別通過其斜面結構控制所述裝配頭的進水驅動閥門和出水驅動閥門開啟,從而使水進入過濾器內部進行循環過濾。該種結構的過濾器內部與外部直接相通,用于過濾用的水處理介質或濾芯容易被污染或受潮。
[0003]在一些技術中,往往采用安裝獨立的密封蓋來對過濾器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隔離,但是頻繁的拆卸容易造成密封蓋的密封配合不良、甚至密封蓋破損或缺失,此時將無法防止水處理介質或濾芯被污染或受潮,加速縮短過濾器使用壽命。
[0004]另外,上述這些技術在將過濾器和裝配頭進行插接或拆卸過程中,由于過濾器內部和外部環境無法進行隔離,過濾器內部殘存的水會直接經由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流出,造成滴水漏水現象,污染周邊環境且不便于保存。
[0005]基于上述原因,現有技術中插接式水處理容器的結構亟需改良,以解決其內部和外部環境因隔離問題導致的污染、受潮、滴漏水等不良現象。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創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能夠實現其在使用和非使用狀態變換過程中,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間連通通道的開啟和閉合的自動切換。
[0007]本發明創造提供的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包括:
[0008]連接頭,自所述連接頭頂面外壁向外設置有分別與容器內部連通的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分別通過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與容器內部連通,自所述連接頭內壁向內設有僅與所述出水柱體的出水通道直接連通第一隔離壁;
[0009]內端蓋,所述內端蓋的外端面上設有能夠與所述連接頭的第一隔離壁密封配合的第二隔離壁,所述內端蓋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離壁內還設有使內端蓋兩側貫通的過孔;
[0010]兩個閥芯,其中一個閥芯活動套裝于所述出水柱體和第一隔離壁共同構成的相互連通的通道內,另一個閥芯活動套裝于所述進水柱體的進水通道內;所述閥芯分別與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滑動配合;所述閥芯上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的進水通道或出水通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閥芯上還分別設有能夠覆蓋或密封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的平臺;
[0011]兩個驅動彈簧,兩個所述驅動彈簧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閥芯的尾部連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內端蓋的外端面上。
[0012]進一步,在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位于容器內端口的端面、或兩個所述閥芯的平臺上設有第二密封圈。
[0013]進一步,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面積應不大于其所在的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在同一方向截面面積的80%,優選為65%。
[0014]進一步,任一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150°圓心角、優選為120°圓心角所對應的外接圓弧上至少存在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或者說,在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相鄰的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之間的外接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不大于150°、優選地不大于120°。
[0015]進一步,閥芯的桿部截面同軸且相等,可以各自獨立地選自:類似為“十”字形、三角形、U形或“工”字形的截面形狀。
[0016]進一步,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外側面各自獨立地設有一個或多個環槽,環槽內設有第一密封圈。
[0017]進一步,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的頂端還各自獨立地向外設有支撐墻。
[0018]進一步,所述內端蓋的周邊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外環,所述內端蓋的中央進一步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內環。
[0019]進一步,所述第一隔離壁和第二隔離壁采用錐度密封配合或膠圈密封配合。
[0020]進一步,所述閥芯具有頭部、桿部和尾部,所述頭部自閥芯的頂端向尾部方向依次延伸有一驅動斜面和壓平面,所述桿部與其所在的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滑動配合,且所述桿部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的進水通道或出水通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尾部設有能夠覆蓋或密封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的平臺。
[0021 ]進一步,所述閥芯尾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所述平臺以及支撐部和限位部。
[0022]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實現其在使用和非使用狀態變換過程中,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間連通通道的開啟和閉合的自動切換,一方面避免水處理介質或濾芯被污染或受潮,另一方面滴水漏水現象及其造成的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的裝配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第一隔離壁與第二隔離壁膠圈密封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是閥芯尾部一種不同實施方式的結構不意圖;
[0028]圖6是圖3中桿部“十”字形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7-8是桿部“十”字形截面的幾種替代結構示意圖;
[0030]圖9-10是圖3中閥芯的一種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31]圖11是圖9-10中桿部“十”字形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2-13是圖3中閥芯的第二種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33]圖14是圖9-10中桿部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5是圖14的桿部截面的替代結構示意圖;
[0035]圖16-17是圖3中閥芯的第三種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36]圖18是圖16-17中桿部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19是圖3中閥芯的第四種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38]圖20是圖19的桿部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21-22是圖20的桿部截面的幾種替代結構示意圖;
[0040]圖23是圖3中閥芯的一種簡化的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41 ]圖24-25是圖23中桿部截面的幾種結構示意圖;
[0042]圖26是圖23中閥芯的一種變換后的替代實施方式結構不意圖;
[0043]圖27是圖26的俯視圖;
[0044]圖28是圖26中桿部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29-30是圖3中閥芯的又一種替代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0046]圖31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與裝配頭插接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32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與裝配頭插接之后閥芯的位置結構示意圖;
[0048]圖33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與裝配頭插接之后水路在容器中循環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9]下面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進行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創造中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50]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創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創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51]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設置”、“設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創造中的具體含義。
[0052]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指出的是,關于“水處理容器”、“進水柱體”、“出水柱體”、“進水通道”、“出水通道” “水流”等關于“7K”的術語,僅為描述方便的目的,簡單地將能夠在本發明創造裝置中應用的流體描述為常用的“水”,此處可做廣義理解,例如可理解為“液相流體”,而不能理解為本發明創造中適用的流體僅限制為水。
[0053]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案如圖1-3所示,包括連接頭01、兩個閥芯02、兩個驅動彈簧03和內端蓋04。其中:
[0054]連接頭01,自所述連接頭01頂面外壁向外設置有分別與容器內部連通的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所述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分別通過進水通道0111和出水通道0121與容器內部連通。自所述連接頭01內壁向內設有有第一隔離壁013,由所述第一隔離壁013構成的通道上,在與所述連接頭01內壁相連的一端僅與所述出水柱體012的出水通道0121直接連通,而未與所述進水柱體011的進水通道0111連通。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以延伸的方式與所述連接頭01頂面外壁一體連接;所述第一隔離壁013以延伸的方式與所述連接頭01內壁一體連接。由于所述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可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本文中對其結構的描述中,則以進出水柱體010指代,相應的,所述進水通道0111和出水通道0121以進出水通道0101指代;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可各自獨立地選擇下文中所描述的可相互替換的任一種結構,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采用相同的結構是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一種常規和方便的選擇;第二,所述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以及所述進水通道0111和出水通道0121中對“進水”和“出水”上功能的區分,僅是為描述方便的目的在名稱上加以區別,并不能理解為對其功能上的限定,事實上,所述進水柱體011和出水柱體012、以及所述進水通道0111和出水通道0121在“進水”和“出水”的功能上是可以自由轉換的。
[0055]內端蓋04,所述內端蓋04的外端面043向上設有能夠與所述連接頭01的第一隔離壁013密封配合的第二隔離壁041,所述內端蓋04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離壁041內還設有使內端蓋04兩側貫通的過孔042;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隔離壁013與第二隔離壁041為可拆卸的密封配合;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隔離壁013與第二隔離壁041可采用錐度密封配合(圖2、32)或膠圈密封配合(圖4),其中,在膠圈密封配合的方式中,所述第二隔離壁041通過設置于其內壁頂端的第三密封圈09與所述第一隔離壁013實現密封配入口 ο
[0056]兩個閥芯02,其中一個閥芯02活動套裝于所述出水柱體012和第一隔離壁013共同構成的相互連通的通道內,另一個閥芯02活動套裝于所述進水柱體011的進水通道0111內;所述閥芯02分別與所述進水柱體011或出水柱體012滑動配合,且所述閥芯02上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011或出水柱體012的進水通道0111或出水通道0121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兩個閥芯02由于在容器中的安裝位置不同,在本文中涉及對其位置關系的描述中可分別以第一閥芯0201(位于進水柱體011內)和第二閥芯0202(位于出水柱體012內),而由于所述兩個閥芯02可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在本文中對其結構的描述中,則以閥芯02指代;需要強調的是,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兩個閥芯02可各自獨立地選擇下文中所描述的可相互替換的任一種結構,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兩個閥芯02采用相同的結構是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一種方便的選擇。
[0057]兩個驅動彈簧03,兩個所述驅動彈簧03—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閥芯02的尾部023連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內端蓋04的外端面043上。類似地,當描述時為了區別所述兩個驅動彈簧03的特定位置時,分別用第一驅動彈簧031和第二驅動彈簧032來分別指代與所述第一閥芯0201和第二閥芯0202連接的驅動彈簧03;當僅對其結構進行描述時,則以驅動彈簧03指代;同樣地,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兩個驅動彈簧03可各自獨立地選擇下文中所描述的可相互替換的任一種結構,在同一水處理容器中的兩個驅動彈簧03采用相同的結構是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一種方便的選擇。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驅動彈簧03的外形呈圓臺形,更有利于支撐的穩固。
[0058]其中,所述連接頭01與容器器體08優選為一體連接,也可采用其他的連接方式,如粘接、螺紋密封配合、卡接密封配合、過盈配合等。
[0059]其中,所述閥芯02具有頭部021、桿部022和尾部023。頭部021自閥芯02的頂端向尾部023方向依次延伸有一驅動斜面0211和壓平面0212,該驅動斜面0211和壓平面0212分別用于驅動和維持與該容器配套使用的裝配頭06內的驅動閥門061的開啟(圖31)。桿部022分別與頭部021和尾部023連接,桿部0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進出水柱體010的進出水通道0101內,并能夠沿進出水通道0101上下運動。尾部023包括一垂直于進出水通道0101延伸方向的平臺0231,且在垂直于進出水通道010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平臺0231能夠完全覆蓋、或進一步密封(例如使平臺0231與進出水通道0101錐度密封配合等)所述進出水通道0101在容器內的端口。尾部023獨立地或作為包括桿部022延伸出的結構不變的一部分而存在,例如,尾部023可以為獨立存在的與桿部022固定連接的具有特定結構的零件,或可以為與桿部022—體連接的具有特定結構的一個獨立部分(圖3、9、10、12、13、16、17、19等),或可以為包括桿部022位于尾端的一部分以及一些如平臺0231的附加結構共同構成的一個部分(圖5)。尾部023可用于固定驅動彈簧03、直接開閉進出水通道0101,同時還可具有對閥芯02被壓下時的限位作用。
[0060]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閥芯02尾部023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平臺0231、支撐部0232和限位部0233,所述支撐部0232上端的外徑與驅動彈簧03構成的通道的上端的內徑匹配,即驅動彈簧03能夠剛好嵌套在所述支撐部0232之外,驅動彈簧03頂部抵于平臺0231的底面,起到對驅動彈簧03良好的限位和固定作用。限位部0233能夠限定閥芯02向下運動時的行程,防止行程過大、裝配頭06內驅動閥門061無法正常開啟、以及驅動彈簧03過度壓縮。
[0061]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進出水通道0101位于容器內端口的端面、或優選的在所述閥芯02尾部023的平臺0231上設有第二密封圈05(圖2、3、32),能夠使閥芯02尾部023的平臺0231在關閉所述進出水通道0101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62]為了使閥芯02與進出水通道0101達到更好的滑動配合效果,以及確保插接過程中與裝配頭06的穩定配合,一方面需要使桿部022在進出水通道0101內留有足夠的供水流過的間隙,另一方面需要閥芯02的桿部022在進出水通道0101具有更好的支承效果,避免桿部022的搖晃和旋轉。一般情況下,閥芯02桿部022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或運動方向)的截面(以下簡稱桿部截面)的外接圓基本為圓形且同軸,在進一步優選地方案中所述桿部截面形狀相同(即桿部截面相等或具有等截面),在設計中一般該桿部截面的外接圓的直徑比進出水通道0101內徑小0.05-0.1mm,可達到桿部022與進出水通道0101剛好滑動配合的效果。為了保證水流順暢,桿部截面的面積應不大于所述進出水通道0101在同一方向截面面積的80%,優選為65%,示例情況下,進出水通道0101橫截面積為25.7mm2,桿部截面在進出水通道0101內同一截面方向上留出的供水通過部分的面積不小于9mm2。為了達到更好的支承效果,即桿部022在進出水通道0101內具有良好的支承強度,需要使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150°圓心角(優選為120°圓心角)所對應的外接圓弧上至少存在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或者說,在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相鄰的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之間的外接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不大于150° (優選地,不大于120°);在一些情況下,桿部截面與其外接圓可相交為圓弧,上述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可視為該相交的圓弧上的任意一點。
[0063]圖3中已給出了閥芯02—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如前所述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平臺0231、支撐部0232和限位部0233。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由一位于中部的梯形墻024、位于梯形墻024兩翼對稱設置的加強肋025、以及位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支撐肋026構成,其桿部022為等截面部分,呈“十”字形且具有同軸的外接圓。進一步,桿部022的“十”字形截面與其外接圓相交為點或弧,即所述梯形墻024、加強肋025和支撐肋026的沿其延伸方向朝向外側的面可各自獨立地為平面、弧面、或帶有弧面圓角的平面等,該桿部022的“十”字形截面與其外接圓的幾種可選結構如圖6-8所示。再進一步,所述梯形墻024的頂部斜邊橫向延伸部分構成驅動斜面0211,支撐肋026的高度小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高度,該高度差的橫向延伸部分構成壓平面0212,支撐肋026頂部末端向梯形墻024方向延伸成一支撐肋斜面0261,加強肋025的高度小于其所在位置的梯形墻024高度。較優情況下加強肋025的頂部較接近梯形墻024的斜邊,且高于支撐肋026的頂部高度,加強肋025頂部末端向梯形墻024方向延伸成加強肋斜面0251,支撐肋斜面0261和加強肋斜面0251的設置有利于導流和提高支撐效果的穩定。更進一步地,所述梯形墻024的頂部斜邊橫向延伸部分構成的驅動斜面0211與兩豎直方向平行邊橫向延伸構成的平行面(如壓平面0212所在的面)相交為倒角或圓角。
[0064]圖9-10給出了圖3中閥芯02—種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設有平臺0231,原支撐部0232和限位部0233—體合成為支撐限位部0234。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仍由位于中部的梯形墻024、位于梯形墻024兩翼對稱設置的加強肋025、以及位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支撐肋026構成,其桿部022為等截面部分,呈“十”字形且具有同軸的外接圓。桿部022的“十”字形截面上,至少所述梯形墻024的沿其延伸方向朝向外側的面與其外接圓相交為弧,如圖7或圖11。所述梯形墻024的頂部斜邊橫向延伸部分構成驅動斜面0211,支撐肋026的高度小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高度,該高度差的橫向延伸部分構成壓平面0212,支撐肋026頂部末端向梯形墻024方向延伸成一支撐肋斜面0261,加強肋025向上延伸至與驅動斜面0211延伸相交,梯形墻024的與所述支撐肋026所在位置相對的朝向外側的面的頂端部分分別沿等截面外接圓的弧度方向向兩側延伸成一圓弧面0241,并分別與位于兩側的加強肋025延伸相交。其中,圓弧面0241最低位置的高度位置高于閥芯02運動至最低位置時進出水柱體010的外端面的高度位置。
[0065]圖12-13給出了圖3中閥芯02第二種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結構不變。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桿部022由頂點為圓角(圖14)或倒角(圖15)的三角形等截面拉伸而成,三角形等截面上圓角的弧線或倒角的頂點均位于該截面所在的外接圓的圓弧之上。自任一由三角形等截面的三角形邊拉伸而成的桿部022側平面的頂端開始,依次向上方階梯型延伸出過渡斜面0213、壓平面0212和驅動斜面0211,所述過渡斜面0213、壓平面0212和驅動斜面0211分別與桿部022其他向上繼續拉伸的側面延伸相交,構成非等截面的頭部021。優選的,所述頭部021的頂面為一與桿部022的延伸方向垂直并與驅動斜面0211相交的頂部平面0214。
[0066]圖16-17給出了圖3中閥芯02第三種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結構不變。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桿部022由類似于U形的等截面拉伸而成,所述類似于U形的等截面的外周圓弧與該截面的外接圓重合(圖18)。自桿部022的對稱面所在的外側面的頂端開始,依次向上方階梯型延伸出過渡斜面0213、壓平面0212和驅動斜面0211,所述過渡斜面0213、壓平面0212和驅動斜面0211分別與桿部022向上繼續拉伸的外側面延伸相交,驅動斜面0211與垂直于桿部022延伸方向的頂部平面0214相交,所述類似于U形的等截面外周圓弧的兩個端點向上繼續拉伸的延伸線與頂部平面0214相交,并自該延伸線與頂部平面0214相交位置延伸出一上平面0215,自上平面0215末端向下還延伸出一與U形等截面延伸形成的內側面相交的導流斜面0216。
[0067]圖19給出了圖3中閥芯02第四種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結構不變。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由第一支撐墻027、中間支撐肋028和第二支撐墻029構成,其桿部022為等截面部分,類似于“工”字形且具有同軸的外接圓。進一步,桿部022的類似于“工”字形截面與其外接圓相交為點或弧,即所述第一支撐墻027和第二支撐墻029的沿其延伸方向朝向外側的面可各自獨立地為平面、弧面、或帶有弧面圓角的平面等,該桿部022的類似于“工”字形截面與其外接圓的幾種可選結構如圖20-22所示。所述第一支撐墻027的頂部為垂直于桿部022延伸方向的頂部平面0214,中間支撐肋028頂部與頂部平面0214相交并向下延伸形成驅動斜面0211,壓平面0212由中間支撐肋028高出第二支撐墻029的部分未重合平面構成。第二支撐墻029頂部末端向中間支撐肋028方向延伸成支撐墻斜面0291,有利于導流和提高支撐效果的穩定。
[0068]圖23給出了圖3中閥芯02—種簡化的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設有平臺0231,原支撐部0232和限位部0233—體合成為支撐限位部0234。頭部021和桿部022—體成型,去掉了位于梯形墻024兩翼對稱設置的加強肋025,由位于中部的梯形墻024、以及位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支撐肋026構成,其桿部022為等截面部分,呈“一”字形且具有同軸的外接圓。桿部022的“一”字形截面與其外接圓可相交為點或弧,非限定性的桿部截面形狀可如圖24或圖25所示,為了保證支撐強度,該桿部截面與其外接圓的兩個相鄰交點之間的外接圓弧所對應的最大圓心角Θ不大于150°,進一步優選地不大于120°。所述梯形墻024的頂部斜邊橫向延伸部分構成驅動斜面0211,支撐肋026的高度小于梯形墻024較矮一端的高度,該高度差的橫向延伸部分構成壓平面0212,支撐肋026頂部末端向梯形墻024方向延伸成一支撐肋斜面0261。
[0069]圖26給出了圖3中閥芯02另一種簡化的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具有與圖23中閥芯02基本相同的結構,僅將其頭部021和桿部022的縱向延伸的平面變換為曲面,其示例性的俯視圖和S形桿部截面圖分別如圖27和圖28所示。同樣,為了保證支撐強度,該S形桿部截面與其外接圓的兩個相鄰交點之間的外接圓弧所對應的最大圓心角Θ不大于150°,進一步優選地不大于120°。
[0070]圖29給出了圖3中閥芯02又一種替代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尾部023設有平臺0231,原支撐部0232和限位部0233—體合成為支撐限位部0234。桿部022由一帶有螺旋通道0222的圓柱體0221經沿其軸向延伸方向切割下一部分柱體構成,被切割后的桿部022形成一連續或不連續的桿平面0223,在任一圓柱體0221的垂直于軸向的截面上,所述桿平面0223與該截面的兩個交點間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不大于150°,進一步優選地不大于120°。所述桿平面0223自桿部022—直向上延伸至頭部021的頂端,在頭部021與該桿平面0223相對的一側,自頭部021的頂端依次向下方階梯性延伸出驅動斜面0211、壓平面0212和過渡斜面0213,所述過渡斜面0213和繼續向上延伸至頭部021的桿部022的外側面延伸相交。
[0071]在一些方案中,所述進出水柱體010的外側面設有一個或多個環槽0102(圖2、3、32),所述環槽0102內設有第一密封圈0103(圖33),用于其配套使用的裝配頭06之間的插接密封。
[0072]在一些優選方案中,自所述進出水柱體010的頂端還向外設有支撐墻014(圖2、3、32),所述支撐墻014優選地呈弧狀,所述支撐墻014的頂點高度不超過與其對應安裝的所述閥芯02運動到容器內最低位置時其頂端的最大高度位置,所述支撐墻014能夠為所述閥芯02提供垂直于所述壓平面0212的朝向外側的支撐力。在一些更優選的方案中,所述支撐墻014在平行于進出水柱體010延伸方向的對稱面與所述壓平面0212在平行于閥芯02延伸方向的對稱面重合。
[0073]在一些方案中,內端蓋04的周邊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外環044,內端蓋04的中央進一步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內環045,所述端蓋內環045形成的通道與所述過孔042連通,所述端蓋外環044和端蓋內環045用于容器內環狀濾芯07的限位安裝,如圖3或33所示。
[0074]圖31為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與裝配頭06插接之后,將水路開通進行水處理時的結構示意圖。進出水柱體010與裝配頭06通過第一密封圈0103密封,閥芯02通過驅動斜面0211在插入過程中將驅動閥門061壓下,并通過壓平面0212維持驅動閥門061的壓下狀態,此時驅動閥門061處于開啟狀態,水流能夠通過并經由閥芯02桿部022在進出水通道0101內的間隙完成容器內外水的交換。此時閥芯02在容器內的位置狀態如圖32所示,閥芯02壓縮驅動彈簧03運動至最低位置,限位部0233與內端蓋04的外端面043接觸并產生相互作用力,平臺0231帶動固定于其上的第二密封圈05離開進出水通道0101在容器內的端口,供水流經過。其中,水路在容器中的循環過程如圖33所示(參見圖中虛線箭頭),水流自進水通道0111與閥芯02桿部022的間隙進入容器內部,通過內端蓋04的周邊到達濾芯07外周,水經過濾芯07過濾后進入濾芯07中央,然后依次經過端蓋內環044、過孔042、第二隔離壁041,最后經由出水通道0121與閥芯02桿部022的間隙流出容器。當將本發明創造的容器自裝配頭06取出時,閥芯02在驅動彈簧03回復力的作用下向上運動,限位部0233離開內端蓋04的外端面043,平臺0231與進出水通道0101在容器內的端口通過第二密封圈05密封閉合,使水流通道關閉,防止容器內殘存水的滴漏,回復至如圖2所示的狀態。
[007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包括: 連接頭,自所述連接頭頂面外壁向外設置有分別與容器內部連通的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分別通過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與容器內部連通,自所述連接頭內壁向內設有僅與所述出水柱體的出水通道直接連通第一隔離壁; 內端蓋,所述內端蓋的外端面上設有能夠與所述連接頭的第一隔離壁密封配合的第二隔離壁,所述內端蓋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離壁內還設有使內端蓋兩側貫通的過孔; 兩個閥芯,其中一個閥芯活動套裝于所述出水柱體和第一隔離壁共同構成的相互連通的通道內,另一個閥芯活動套裝于所述進水柱體的進水通道內;所述閥芯分別與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滑動配合;所述閥芯上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的進水通道或出水通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閥芯上還分別設有能夠覆蓋或密封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的平臺; 兩個驅動彈簧,兩個所述驅動彈簧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閥芯的尾部連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內端蓋的外端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位于容器內端口的端面、或兩個所述閥芯的平臺上設有第二密封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面積應不大于其所在的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在同一方向截面面積的8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面積應不大于其所在的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在同一方向截面面積的6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150°圓心角所對應的外接圓弧上至少存在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外接圓上,任意120°圓心角所對應的外接圓弧上至少存在兩個該截面與其外接圓的交點。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的外接圓同軸。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相等。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桿部截面可以各自獨立地選自:“十”字形、三角形、U形、“工”字形、“一”字形、S形的截面形狀。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外側面各自獨立地設有一個或多個環槽,環槽內設有第一密封圈。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柱體和出水柱體的頂端還各自獨立地向外設有支撐墻。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端蓋的周邊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外環,所述內端蓋的中央進一步還向下延伸有端蓋內環。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離壁和第二隔離壁采用錐度密封配合或膠圈密封配合。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封閉防滴漏水處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具有頭部、桿部和尾部,所述頭部自閥芯的頂端向尾部方向依次延伸有一驅動斜面和壓平面,所述桿部與其所在的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滑動配合,且所述桿部分別位于所述進水柱體或出水柱體的進水通道或出水通內的部分分別設有供水流過的通道,所述尾部設有能夠覆蓋或密封所述進水通道或出水通道的平臺。
【文檔編號】F16K1/50GK205549813SQ20162009415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發明人】李志毅, 金成德
【申請人】天津億泰基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