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所述裝置由煤泥堆場、刮板皮帶、溜槽、煤泥打散機、工藝水管、閥門、臥式混漿機、振動篩、緩沖攪拌槽、正壓給料機、高壓泵組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高效。通過煤泥打散機對煤泥進行機械打散,避免了煤泥粒度的改變,在臥式混漿機中對分散后的煤泥和工藝水進行混合,能有效的控制煤泥漿的濃度。
【專利說明】
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可廣泛應用于長距離管道輸送系統中,屬于漿體管道輸送工藝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煤泥漿的管道輸送是指將含水量較少的煤泥制備成一定濃度的煤泥漿,用壓力管道將煤泥漿栗送運輸到用戶的過程。將煤泥制備成煤泥漿的過程即為對管道輸送煤泥漿進行預處理。現階段,管道輸送煤泥漿的預處理工藝有以下幾種:一是用采研磨設備如磨煤機等對煤泥進行研磨成漿;二是將煤泥送入軟化池進行浸水軟化,自然分散成漿。煤泥粒度較細,利用研磨設備進行研磨易使煤泥粒度更細,導致煤泥漿粘度增大,不利于后續管道輸送;軟化池進行浸水軟化耗時較長,效率低,煤泥漿的濃度也不易控制。因此,簡單、高效的對管道輸送煤泥漿進行預處理,且不影響煤泥漿的粒度成為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由煤泥堆場、刮板皮帶、溜槽、煤泥打散機、工藝水管、閥門、臥式混漿機、振動篩、緩沖攪拌槽、正壓給料機、高壓栗組成,其中所述刮板皮帶和所述溜槽用于將煤泥堆場中煤泥輸送到所述煤泥打散機,所述煤泥打散機與所述臥式混漿機連通,所述工藝水管用于對所述臥式混漿機提供工藝水,所述閥門設置在所述工藝水管上,所述臥式混漿機、所述振動篩、所述緩沖攪拌槽、所述正壓給料機和所述高壓栗依次連接。
[0005]與已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儲存在所述煤泥堆場的煤泥,經由所述刮板皮帶,順所述溜槽落至所述煤泥打散機中進行機械打散,打散后的煤泥與所述工藝水管的工藝水一起進入所述臥式混漿機,進行混漿,制成濃度符合管道輸送要求的煤泥漿。煤泥漿經所述振動篩進行篩分除雜,所述振動篩篩下煤泥漿進入所述緩沖攪拌槽進行攪拌、混勻,經所述正壓給料機給入所述高壓栗進行管道輸送;該工藝裝置結構簡單,可靠高效。通過煤泥打散機對煤泥進行機械打散,避免了煤泥粒度的改變,在臥式混漿機中對分散后的煤泥和工藝水進行混合,能有效的控制煤泥漿的濃度。
【附圖說明】
[0006]附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上述圖中標號說明如下。
[0008]1、煤泥堆場;2、刮板皮帶;3、溜槽;4、煤泥打散機;
[0009]5、工藝水管;6、閥門;7、臥式混漿機;8、振動篩;
[0010]9、緩沖攪拌槽;1、正壓給料機;11、高壓栗。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見附圖1。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由煤泥堆場(1)、刮板皮帶(2)、溜槽(3)、煤泥打散機(4)、工藝水管(5)、閥門(6)、臥式混漿機(7)、振動篩(8)、緩沖攪拌槽
(9)、正壓給料機(10)、高壓栗(11)組成。其中刮板皮帶(2)和溜槽(3)用于將煤泥堆場(I)中煤泥輸送到煤泥打散機(4),煤泥打散機(4)與臥式混漿機(7)連通,工藝水管(5)用于對臥式混漿機(7)提供工藝水,閥門(6)設置在工藝水管(5)上,臥式混漿機(7)、振動篩(8)、緩沖攪拌槽(9)、正壓給料機(10)和高壓栗(11)依次連接。
【主權項】
1.一種管道輸送煤泥漿預處理工藝裝置,其特征在于:由煤泥堆場(1)、刮板皮帶(2)、溜槽(3)、煤泥打散機(4)、工藝水管(5)、閥門(6)、臥式混漿機(7)、振動篩(8)、緩沖攪拌槽(9)、正壓給料機(10)、高壓栗(11)組成,其中所述刮板皮帶(2)和所述溜槽(3)用于將煤泥堆場(I)中煤泥輸送到所述煤泥打散機(4),所述煤泥打散機(4)與所述臥式混漿機(7)連通,所述工藝水管(5)用于對所述臥式混漿機(7)提供工藝水,所述閥門(6)設置在所述工藝水管(5)上,所述臥式混漿機(7)、所述振動篩(8)、所述緩沖攪拌槽(9)、所述正壓給料機(10)和所述高壓栗(11)依次連接。
【文檔編號】B01F13/10GK205495489SQ201620164932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王倩, 胡成名, 王亮, 王鐵力, 鄭光軍, 田達理, 陳雁星
【申請人】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