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粉體攪拌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粉體攪拌機,包括罐體,設于罐體上的電機以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攪拌螺桿,攪拌螺桿上安裝有葉片,所述罐體一側設有液體輸入口,輸入口處連接有帶流量控制閥門的輸入管道,置于罐體內的輸入管道上均勻設置有溢出孔;所述葉片上設置有均勻設有若干小孔,小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50?80倍。本實用新型采用液體從粉體內部逐漸滲入的方式,使液體與粉體能夠充分接觸,避免了快速加入導致的結塊現象,并且在開孔葉片攪拌的作用下,強化了剪切運動,提高了液體的湍流程度,更加有效地避免了結塊現象,使液體滲入攪拌均勻,同時也提高了葉片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新型粉體攪拌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粉體攪拌機,屬于化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粉體攪拌工藝中,其往往需要在攪拌過程中添加液態添加劑。現有的粉體攪拌機,液體從攪拌機上部一次性加入到粉體中,在粉體與液體的攪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設備問題而出現的攪拌分散不均勻,液體與粉體不相互吸附,懸浮分塊等現象,并且由于粉體結塊會導致攪拌過程中的葉片轉動過程中摩擦阻力增大,縮短了攪拌機葉片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粉體攪拌機,目的在于:使液體滲入攪拌均勻,減少粉體結塊現象,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攪拌機葉片使用壽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0005]新型粉體攪拌機,包括罐體,設于罐體上的電機以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攪拌螺桿,攪拌螺桿上安裝有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一側設有液體輸入口,輸入口處連接有帶流量控制閥門的輸入管道,置于罐體內的輸入管道上均勻設置有溢出孔;所述葉片上設置有均勻設有若干小孔,小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50-80倍。
[0006]優選地,所述控制閥門為電動閥門。
[0007 ]優選地,所述液體輸入口設在罐體中間位置一側。
[0008]優選地,所述葉片上設有5-10個小孔。
[0009]優選地,所述溢出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10-20倍。
[0010]優選地,所述溢出孔個數為10-20個。
[0011 ]優選地,所述罐體上設有觀察口,便于觀察攪拌過程中液體與粉體攪拌情況,及時調整液體的流量。
[0012]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采用液體從粉體內部逐漸滲入的方式,使液體與粉體能夠充分接觸,避免了快速加入導致的結塊現象,并且在開孔葉片攪拌的作用下,強化了剪切運動,提高了液體的湍流程度,更加有效地避免了結塊現象,使液體滲入攪拌均勻,同時也提高了葉片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罐體,2、電機,3、攪拌螺桿,4、葉片,5、流量控制閥門,6、輸入管道,7、溢出孔,8、小孔,9、觀察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粉體攪拌機,包括罐體I,設于罐體上的電機2以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攪拌螺桿3,攪拌螺桿上安裝有葉片4,罐體I上設有觀察口9。
[0019]罐體I中部設有液體輸入口,輸入口處連接有帶流量控制閥門5的輸入管道6,置于罐體內的輸入管道上均勻設置有溢出孔7,溢出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10-20倍。所述葉片4上設置有均勻設有5-20個小孔8,小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50-80倍。
[0020]當工作時,首先根據產品不同調節流量控制閥門;當需要向粉體攪拌機中加入液體添加劑時,打開流量控制閥門5,液體從輸入管道上的溢出孔7均勻滲入到粉體中,使液體攪拌均勻;同時在葉片4的攪拌作用下,液體和粉體在剪切力作用下穿過葉片上小孔,有效阻止粉體結塊現象。
[0021]綜上,本實用新型達到預期效果。
【主權項】
1.新型粉體攪拌機,包括罐體,設于罐體上的電機以及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攪拌螺桿,攪拌螺桿上安裝有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一側設有液體輸入口,輸入口處連接有帶流量控制閥門的輸入管道,置于罐體內的輸入管道上均勻設置有溢出孔;所述葉片上設置有均勻設有若干小孔,小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50-80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門為電動閥門。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輸入口設在罐體中間位置一側。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上設有5-10個小孔。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孔直徑為粉體粒度的10-20倍。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孔個數為10-20個。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上設有觀察口,便于觀察攪拌過程中液體與粉體攪拌情況,及時調整液體的流量。
【文檔編號】B01F15/02GK205461876SQ20162014097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5日
【發明人】朱容均, 李光宇
【申請人】宿遷市現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