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流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流板結構,其中,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所述錐底板的直徑大于中固定圈的直徑,所述中固定圈的直徑大于上固定圈的直徑;所述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的中心線重合;所述錐底板和中固定圈之間均勻連接有斜板,所述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之間均勻連接有斜板。本實用新型將旋流板由平板改成錐形板,將原有裝置上的所有在同一平面的斜板設置成錐形結構,使得所有斜板在一個立體空間上排列,氣流在進入裝置后先接觸到尖端部分,再慢慢接觸到下端較大的部分,有效地減少了該裝置的阻力,優化了其氣體均流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旋流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流板,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旋流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旋流板是用于除塵脫硫塔里的一個分流氣流和加強氣水混合的裝置。傳統旋流板的結構是平式的,平式旋流板因為所有的斜板安裝在同一平面上,進而在氣流通過旋流板時,會在同一時間受到比較大面積的阻擋,因而阻力較大,氣體均流效果不佳。
[0003]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流板結構,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傳統平式旋流板阻力較大,氣體均流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旋流板結構,其中,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所述錐底板的直徑大于中固定圈的直徑,所述中固定圈的直徑大于上固定圈的直徑;所述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的中心線重合;所述錐底板和中固定圈之間均勾連接有斜板,所述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之間均勻連接有斜板。
[0007]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中,所述錐底板的直徑是中固定圈的直徑的兩倍。
[0008]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中,所述上固定圈的直徑為250-500mm。
[0009]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中,所述錐底板邊緣均勻設置有至少三個連接孔。
[0010]本實用新型將旋流板由平板改成錐形板,將原有裝置上的所有在同一平面的斜板設置成錐形結構,使得所有斜板在一個立體空間上排列,氣流在進入裝置后先接觸到尖端部分,再慢慢接觸到下端較大的部分,有效地減少了該裝置的阻力,優化了其氣體均流效果O
【附圖說明】
[0011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旋流板結構的主視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旋流板結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4]如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中旋流板結構的主視圖和俯視圖所示,其包括錐底板1、中固定圈2和上固定圈3,三者的中心線重合且從下至上平行排列成錐狀。錐底板I的內圈直徑大于中固定圈2的直徑,中固定圈2的直徑大于上固定圈3的直徑。錐底板I與中固定圈2之間,以及中固定圈2和上固定圈3之間都焊接有斜板4,斜板4均勻排列。錐底板I上還設置有連接孔5,用于將旋流板結構固定于除塵脫硫塔中。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中,錐底板I直徑和中固定圈2的直徑需根據不同的需要而設置成不同的參數。錐底板I的直徑通常設置為中固定圈2直徑兩倍左右。上固定圈3的直徑設置為250-500mm。錐底板I和中固定圈2的高度為250mm左右,上固定圈3的高度為500-600mm。錐底板1、中固定圈2和上固定圈3在中心線方向部分重疊,旋流板結構的整體高度設置為400-600mm左右。連接孔5的數量為三個或者三個以上,均勻分布在錐底板I的邊緣。
[0016]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將旋流板由平板改成錐形板,將原有裝置上的所有在同一平面的斜板設置成錐形結構,使得所有斜板在一個立體空間上排列,氣流在進入裝置后先接觸到尖端部分,再慢慢接觸到下端較大的部分,有效地減少了該裝置的阻力,優化了其氣體均流效果。
[0017]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例如,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各自的直徑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不同的參數,只需排列成錐形即可;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相鄰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可根據需要設置成不同參數。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旋流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所述錐底板的直徑大于中固定圈的直徑,所述中固定圈的直徑大于上固定圈的直徑;所述錐底板、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的中心線重合;所述錐底板和中固定圈之間均勻連接有斜板,所述中固定圈和上固定圈之間均勻連接有斜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底板的直徑是中固定圈的直徑的兩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的直徑為250-50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底板邊緣均勻設置有至少三個連接孔。
【文檔編號】B01D53/18GK205435362SQ20152095561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6日
【發明人】萬杏波, 曾芳
【申請人】佛山華清智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