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包括設置在碳化硅冶煉爐外部的尾氣回收罩,所述尾氣回收罩包括塑料膜布以及用于支撐塑料膜布的支撐組件,所述塑料膜布與碳化硅冶煉爐密封連接,形成用于對碳化硅冶煉爐冶煉時排出的尾氣進行收集的收集空間,所述收集空間內的尾氣通過尾氣風機抽出,經過一個密閉的循環系統,將尾氣冷卻并除塵后,送入尾氣氣柜儲存,再經加壓后供下游作為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碳化硅冶煉爐外部設置有尾氣回收罩,通過尾氣回收罩對碳化硅冶煉爐產生的尾氣進行收集和處理再利用,不僅有效減輕了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而且通過對收集尾氣的再利用,使其能夠用于其他化工、發電等,產生了較大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
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化工和碳化硅冶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現在碳化硅年產量達220萬噸,約占全世界80%。由于碳化硅具很大硬度,莫氏硬度為9.5級,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剛石(10級),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能,是一種半導體,高溫時能抗氧化,具有高溫熱穩定性、高熱傳導性、耐酸堿腐蝕性、低膨脹系數、抗熱震好等一系列的優良性能,被廣泛用于工業磨削工具、耐火材料、鋼鐵冶煉、軍工航天等眾多領域,并且大量用于鋼廠脫氧劑。
[0003]從硅石(石英砂)和石油焦或無煙煤生產碳化硅的反應式如下:
[0004]Si02 + 3C = SiC+2C0
[0005]從上面反應式可見,每生成一分子的碳化硅就副產兩分子的一氧化碳,即每生產I噸碳化硅就副產1.4噸一氧化碳,即每生產I噸碳化硅就有1400?1500Nm3尾氣排出,尾氣的一氧化碳含量在85?95%。
[0006]我國碳化硅生產全部采用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艾奇遜Acheson電阻爐),露天冶煉,尾氣燃燒排放大氣,目前幾乎全部沒有回收,每年排放冶煉產尾氣達30億方,可產甲醇330萬噸,不僅浪費能源,而且對大氣造成很大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對碳化硅尾氣進行回收并利用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碳化硅冶煉爐外部的尾氣回收罩,所述尾氣回收罩包括塑料膜布以及用于支撐塑料膜布的支撐組件,所述塑料膜布與碳化硅冶煉爐密封連接,形成用于對碳化硅冶煉爐冶煉時排出的尾氣進行收集的收集空間,所述收集空間內的尾氣通過后續工藝設備回收利用。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若干支撐拱架以及活動椽條,所述若干支撐拱架由碳化硅冶煉爐的爐頭至爐尾均勻布置,所述活動椽條沿尾氣回收罩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塑料膜布通過壓條與對應支撐拱架連接,所述塑料膜布兩側邊緣部分別通過底座壓條與設置在混凝土基礎上的底座密封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在所述支撐拱架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滑輪可沿底座左右移動,在收集尾氣時,所述若干支撐拱架將塑料膜布完全撐開,并通過活動椽條對支撐拱架支撐限位,在未收集尾氣時,取下活動椽條,所述塑料膜布隨支撐拱架的移動而收縮。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在所述尾氣回收罩上設置有易燃易爆報警和聯鎖系統以及氮氣保護系統。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所述尾氣回收罩與壓力調節閥連接,所述壓力調節閥通過尾氣泄放閥與火炬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所述尾氣回收罩通過尾氣風機與冷卻洗滌塔連接,所述冷卻洗滌塔的上端出氣口與尾氣氣柜連接,所述尾氣氣柜通過尾氣升壓機與下游裝置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所述冷卻洗滌塔的底部出液口通過設置有循環水栗和冷卻水冷卻器的循環管路與冷卻洗滌塔的上部進液口形成閉路冷卻、除塵循環系統。
[0015]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碳化硅冶煉爐外部設置有尾氣回收罩,通過尾氣回收罩對碳化硅冶煉爐產生的尾氣進行收集,有效減輕了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而且通過對收集尾氣的再利用,使其能夠用于其他化工、發電等,產生了較大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尾氣回收罩的主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尾氣回收罩的剖視圖。
[0019]圖中標記:I為碳化硅冶煉爐,2為尾氣回收罩,2a為塑料膜布,3a為支撐拱架,3b為活動椽條,4為壓條,5為底座壓條,6為混凝土基礎,7為底座,8為滑輪,9為壓力調節閥,10為尾氣泄放閥,11為尾氣風機,12為冷卻洗滌塔,13為尾氣氣柜,14為尾氣升壓機,15為循環水栗,16為冷卻水冷卻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1、2和3所示,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包括設置在碳化硅冶煉爐I外部的尾氣回收罩2,所述尾氣回收罩2包括塑料膜布2a以及用于支撐塑料膜布2a的支撐組件,所述塑料膜布2a與碳化硅冶煉爐I密封連接,形成用于對碳化硅冶煉爐冶煉時排出的尾氣進行收集的收集空間,所述收集空間內的尾氣通過后續工藝設備回收利用,供下游作為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所述尾氣回收罩2通過尾氣風機11與冷卻洗滌塔12連接,所述冷卻洗滌塔12的上端出氣口與尾氣氣柜13連接,所述冷卻洗滌塔12的底部出液口通過設置有循環水栗15和冷卻水冷卻器16的循環管路與冷卻洗滌塔12的上部進液口形成閉路冷卻、除塵循環系統,所述尾氣氣柜13通過尾氣升壓機14與下游裝置連接,所述尾氣回收罩2與壓力調節閥9連接,所述壓力調節閥9通過尾氣泄放閥10與火炬連接,通過壓力調節閥可自動調節罩內壓力,避免空氣進入收集空間,確保尾氣回收裝置安全。
[0023]其中,所述支撐組件包括若干支撐拱架3a以及活動椽條3b,所述若干支撐拱架3a由碳化硅冶煉爐I的爐頭至爐尾均勻布置,所述活動椽條3b沿尾氣回收罩2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塑料膜布2a通過壓條4與對應支撐拱架3a連接,所述塑料膜布2a兩側邊緣部分別通過底座壓條5與設置在混凝土基礎6上的底座7密封連接;在所述支撐拱架3a底部設置有滑輪8,所述滑輪8可沿底座7左右移動,在收集尾氣時,所述若干支撐拱架3a將塑料膜布2a完全撐開,并通過活動椽條3b對支撐拱架3a支撐限位,在未收集尾氣時,取下活動椽條3b,所述塑料膜布2a隨支撐拱架3a的移動而收縮。
[0024]本實用新型可使用在8x6x80m的大型碳化硅冶煉爐上,每年減少排放冶煉產生的尾氣達30億方,可生產甲醇330萬噸,可增加銷售收入達72億元,每年可減少⑶2排放460萬噸,硫上百噸,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較大的經濟效益。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碳化硅冶煉爐(I)夕卜部的尾氣回收罩(2),所述尾氣回收罩(2)包括塑料膜布(2a)以及用于支撐塑料膜布(2a)的支撐組件,所述塑料膜布(2a)與碳化硅冶煉爐(I)密封連接,形成用于對碳化硅冶煉爐冶煉時排出的尾氣進行收集的收集空間,所述收集空間內的尾氣通過后續工藝設備回收利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若干支撐拱架(3a)以及活動椽條(3b),所述若干支撐拱架(3a)由碳化硅冶煉爐(I)的爐頭至爐尾均勻布置,所述活動椽條(3b)沿尾氣回收罩(2)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塑料膜布(2a)通過壓條(4)與對應支撐拱架(3a)連接,所述塑料膜布(2a)兩側邊緣部分別通過底座壓條(5 )與設置在混凝土基礎(6 )上的底座(7 )密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拱架(3a)底部設置有滑輪(8),所述滑輪(8)可沿底座(7)左右移動,在收集尾氣時,所述若干支撐拱架(3a)將塑料膜布(2a)完全撐開,并通過活動椽條(3b)對支撐拱架(3a)支撐限位,在未收集尾氣時,取下活動椽條(3b),所述塑料膜布(2a)隨支撐拱架(3a)的移動而收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氣回收罩(2)上設置有易燃易爆報警和聯鎖系統以及氮氣保護系統。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回收罩(2)與壓力調節閥(9)連接,所述壓力調節閥(9)通過尾氣泄放閥(10)與火炬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回收罩(2)通過尾氣風機(11)與冷卻洗滌塔(12)連接,所述冷卻洗滌塔(12)的上端出氣口與尾氣氣柜(13)連接,所述尾氣氣柜(13)通過尾氣升壓機(14)與下游裝置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長方直型碳化硅冶煉爐尾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洗滌塔(12)的底部出液口通過設置有循環水栗(15)和冷卻水冷卻器(16)的循環管路與冷卻洗滌塔(12)的上部進液口形成閉路冷卻、除塵循環系統。
【文檔編號】B01D53/18GK205435286SQ201620214536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曾紀龍, 何發明, 蔡秋云, 周齊領, 王彬
【申請人】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