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脫除氣泡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脫除氣泡裝置,屬于油田化學技術領域。所述脫除氣泡裝置包括:殼體、上底座、堵頭、活塞、管帽、測量管和真空泵;殼體的上端與上底座螺紋連接,且上底座對殼體進行密封;上底座上設有通孔,通孔連通殼體的內部,堵頭封堵在通孔的上部,活塞安裝在通孔中,管帽安裝在活塞的下端;測量管位于殼體的內部,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殼體的底部;真空泵與殼體的內部連通。通過真空泵抽取殼體內部空氣,實現對測量管中液體包含的氣泡進行脫除的目的;通過打開封堵在上底座上的堵頭,利用殼體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移動,使管帽套裝在測量管的上端,進行密封,使得在打開殼體后,測量管內部液體無法接觸空氣,避免測量管中液體再次產生氣泡。
【專利說明】
一種脫除氣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化學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脫除氣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界面張力試驗可以用來評價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的優劣。在界面張力試驗中,在一個密封的測量管中注滿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和極少量的原油油滴,快速旋轉測量管,通過原油油滴在驅油用表面活性劑中的拉長長度,得到測量結果,確定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的優劣。
[0003]但是,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在注入測量管中時,容易產生氣泡,而產生的氣泡會影響原油油滴的拉長,降低了界面張力試驗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無法確定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的優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脫除氣泡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脫除氣泡裝置,所述脫除氣泡裝置包括:殼體、上底座、堵頭、活塞、管帽、測量管和真空栗;
[0006]殼體的上端與上底座螺紋連接,且上底座對殼體進行密封;
[0007]上底座上設有通孔,通孔連通殼體的內部,堵頭封堵在通孔的上部,活塞安裝在通孔中,管帽安裝在活塞的下端;
[0008]測量管位于殼體的內部,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殼體的底部,驅動活塞向通孔下端移動,使管帽套裝在測量管的上端,并對測量管進行密封;
[0009]真空栗與殼體的內部連通。
[0010]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脫除氣泡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0011 ] 可選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通,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徑,堵頭封堵在第一通孔上,活塞安裝在第二通孔內。
[0012]可選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泄壓閥門;
[0013]泄壓閥門連接在殼體上,泄壓閥門一端連通殼體內部,另一端連通殼體外部。
[0014]可選地,殼體包括筒體和下底座;
[0015]筒體的下端與下底座連接,筒體的上端與上底座螺紋連接,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別對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密封;
[0016]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下底座的上端。
[0017]可選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內底座;
[0018]內底座固定在下底座的上端,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內底座上。
[0019]可選地,下底座與筒體螺紋連接。
[0020]可選地,下底座與筒體為一體構造。
[0021 ]可選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連接管和閥門;
[0022]連接管的一端與真空栗連通,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殼體連通;
[0023]閥門安裝在連接管上,用于啟閉連接管的通道。
[0024]可選地,閥門為球閥或者截止閥。
[0025]可選地,管帽的外徑小于活塞的直徑。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27]通過真空栗抽取殼體內部空氣,減小殼體內部的氣壓,使測量管中液體包含的氣泡浮出、破裂,實現了對測量管中液體包含的氣泡進行脫除的目的;又通過打開封堵在上底座上的堵頭,利用殼體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向通孔下端移動,使管帽套裝在測量管的上端,并對測量管進行密封,使得在打開殼體后,測量管內部液體無法接觸空氣,避免了測量管中液體再次產生氣泡。
【附圖說明】
[002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脫除氣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上底座的結構不意圖;
[003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脫除氣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
[0033]I 殼體,
[0034]2上底座,
[0035]3測量管,
[0036]4真空栗,
[0037]5管帽,
[0038]6內底座,
[0039]7連接管,
[0040]8閥門,
[0041]9 堵頭,
[0042]10 活塞,
[0043]11 筒體,
[0044]12下底座,
[0045]13泄壓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4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4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脫除氣泡裝置,參見圖1和圖2,所述脫除氣泡裝置包括:殼體1、上底座2、堵頭9、活塞10、管帽5、測量管3和真空栗4;
[0048]殼體I的上端與上底座2螺紋連接,且上底座2對殼體I進行密封;
[0049]上底座2上設有通孔,通孔連通殼體I的內部,堵頭9封堵在通孔的上部,活塞10安裝在通孔中,管帽5安裝在活塞10的下端;
[0050]測量管3位于殼體I的內部,測量管3的下端插接在殼體I的底部,驅動活塞10向通孔下端移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
[0051]真空栗4與殼體I的內部連通。
[0052]本實施例中,先將上底座2打開與殼體I分離,向測量管3中注入需要脫除氣泡的液體(該液體可以是驅油用表面活性劑或者其它液體),將測量管3固定在殼體I的下部,將上底座2連接在殼體I的上部,并對殼體I進行密封;開啟真空栗4,對測量管3中液體進行脫除氣泡處理,之后,關閉真空栗4;打開堵頭9,利用殼體I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10運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將上底座2再次打開與殼體I分離,測量管3隨上底座2上的活塞10取出殼體I,再講管帽5從活塞10上卸下,完成操作。
[0053]本實施例通過真空栗4抽取殼體I內部空氣,減小殼體I內部的氣壓,使測量管3中液體包含的氣泡浮出、破裂,實現了對測量管3中液體包含的氣泡進行脫除的目的;又通過打開封堵在上底座2上的堵頭9,利用殼體I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10向通孔下端移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使得在打開殼體I后,測量管3內部液體無法接觸空氣,避免了測量管3中液體再次產生氣泡。
[0054]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脫除氣泡裝置還具有如下其它技術特征。
[0055]參見圖2,可選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通,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徑,堵頭9封堵在第一通孔上,活塞10安裝在第二通孔內。
[0056]在從上底座2上卸下堵頭9時,殼體I內部的氣壓小于殼體I外部的氣壓,因此需要將第一通孔的直徑設計的較小;為了快速利用氣壓驅動活塞10移動,因此需要將第二通孔的直徑設計的較大。
[0057]可選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泄壓閥門13;
[0058]泄壓閥門13連接在殼體I上,泄壓閥門13—端連通殼體I內部,另一端連通殼體I夕卜部;
[0059]設置泄壓閥門13可隨時將殼體I內部連通殼體I外部,平衡殼體I內部氣壓,便于隨時將上底座2從殼體I上卸下。
[0060]本實施例中,在打開堵頭9,利用殼體I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10運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之后,需要打開泄壓閥門13,平衡殼體I內部氣壓,便于之后的將上底座2再次打開與殼體I分離。
[0061]參見圖1,可選地,殼體I包括筒體11和下底座12;
[0062]筒體11的下端與下底座12連接,筒體11的上端與上底座2螺紋連接,上底座2和下底座12分別對筒體11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密封;
[0063]測量管3的下端插接在下底座12的上端;
[0064]本實施例,在將測量管3裝入筒體11時,可先將測量管3安裝在下底座12上,再將底座與筒體11連接,測量管3隨下底座12裝入筒體11內;測量管3采用這種安裝方式,可防止測量管3從筒體11上方裝入筒體11時,測量管3磕碰筒體11內壁造成測量管3損壞,或者測量管3無法找準位于下底座12的安裝位置,延長了操作時間。
[0065]參見圖1,可選地,所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內底座6;
[0066]內底座6固定在下底座12的上端,測量管3的下端插接在內底座6上;
[0067]在本實施例中,需要更換不同口徑的測量管3時,只需要對應更換與測量管3相匹配的內底座6即可,無需更換結構較為復雜的下底座12,因此本實施例采用內底座6,降低了本脫除氣泡裝置的使用成本。
[0068]可選地,下底座12與筒體11螺紋連接。
[0069]可選地,為使上底座2和下底座12與筒體11密封連接,可在筒體11、和下底座12的螺紋上涂抹螺紋密封膠,或者,筒體11、和下底座12的螺紋均采用55°密封管螺紋。
[0070]可選地,下底座12與筒體11為一體構造。
[0071]參見圖1,可選地,所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連接管7和閥門8;
[0072]連接管7的一端與真空栗4連通,連接管7的另一端與殼體I連通;
[0073]閥門8安裝在連接管7上,用于啟閉連接管7的通道;
[0074]可選地,連接管7可以為兩段,第一段連接管7為硬管,用于與殼體I連接,第二段連接管7可以為軟管,用于與真空栗4連接;參見圖3,采用軟管與真空栗4連接,便于對殼體I進行旋轉等操作,也便于連接管7與真空栗4的快速裝配;閥門8安裝在第一段連接管7上。
[0075]可選地,閥門8可以為球閥或者截止閥。
[0076]可選地,管帽5的外徑小于活塞10的直徑;管帽5的外徑小于活塞10的直徑可防止管帽5與第二通孔摩擦,將活塞10卡住。
[0077]另外,參見圖1和圖3,本實施例還可以對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和極少量的原油油滴的混合液體進行脫除氣泡處理,具體如下:
[0078]先將上底座2打開與殼體I分離,向測量管3中注入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和極少量的原油油滴的混合液體,將測量管3固定在殼體I的下部,在向殼體I內注入驅油用表面活性劑,此時需要保證殼體I內驅油用表面活性劑不沒過測量管3的上端面,將上底座2連接在殼體I的上部,并對殼體I進行密封;參見圖3,將殼體I水平放置,此時需要保證之前加入殼體I內驅油用表面活性劑沒過測量管3;開啟真空栗4,對測量管3和殼體I中液體進行脫除氣泡處理,之后,關閉真空栗4;參見圖1,將殼體I豎直放置;打開堵頭9,利用殼體I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10運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將上底座2再次打開與殼體I分離,測量管3隨上底座2上的活塞10取出殼體I,再講管帽5從活塞10上卸下,完成操作。
[0079]本實施例通過真空栗4抽取殼體I內部空氣,減小殼體I內部的氣壓,使測量管3中液體包含的氣泡浮出、破裂,實現了對測量管3中液體包含的氣泡進行脫除的目的;又通過打開封堵在上底座2上的堵頭9,利用殼體I外部大氣壓驅動活塞10向通孔下端移動,使管帽5套裝在測量管3的上端,并對測量管3進行密封,使得在打開殼體I后,測量管3內部液體無法接觸空氣,避免了測量管3中液體再次產生氣泡;通過設置內底座6,在需要更換不同口徑的測量管3時,只需要對應更換與測量管3相匹配的內底座6即可,無需更換結構較為復雜的下底座12,降低了本脫除氣泡裝置的使用成本;本脫除氣泡裝置部件較少,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008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中,術語“連接”、“固定”、“安裝”以及“連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8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除氣泡裝置包括:殼體、上底座、堵頭、活塞、管帽、測量管和真空栗; 所述殼體的上端與所述上底座螺紋連接,且所述上底座對所述殼體進行密封; 所述上底座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堵頭封堵在所述通孔的上部,所述活塞安裝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管帽安裝在所述活塞的下端; 所述測量管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殼體的底部,驅動所述活塞向所述通孔下端移動,使所述管帽套裝在所述測量管的上端,并對所述測量管進行密封; 所述真空栗與所述殼體的內部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連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所述堵頭封堵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活塞安裝在所述第二通孔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泄壓閥門; 所述泄壓閥門連接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泄壓閥門一端連通所述殼體內部,另一端連通所述殼體外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筒體和下底座; 所述筒體的下端與所述下底座連接,所述筒體的上端與所述上底座螺紋連接,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分別對所述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密封; 所述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下底座的上端。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內底座; 所述內底座固定在所述下底座的上端,所述測量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內底座上。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與所述筒體螺紋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與所述筒體為一體構造。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除氣泡裝置還包括連接管和閥I? ; 所述連接管的一端與所述真空栗連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殼體連通; 所述閥門安裝在所述連接管上,用于啟閉所述連接管的通道。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為球閥或者截止閥。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除氣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的外徑小于所述活塞的直徑。
【文檔編號】B01D19/02GK205435071SQ201620167991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時昌新, 任紅梅, 曾慶橋, 王洪濤, 張宏, 趙良言, 唐先榮, 陳亞娟, 祖莉華, 張玉珍, 夏卿, 劉瑋, 柏潔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