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適用于煤礦低濃度瓦斯的降解,屬于煤礦安全技術領域;包括含瓦斯氣瓶、石英反應器、冷凝水套筒和瓦斯檢測器;石英反應器內部設計有中空管,用于真空紫外燈的放置,外圍為冷凝水套筒,套筒上下兩端分別有冷凝水套筒進水口和冷凝水套筒出水口,石英反應器的左端為瓦斯氣體出口和入口,入口連接含瓦斯氣瓶,出口與瓦斯檢測器連接,石英反應器內壁與中空管之間密閉空間即為瓦斯氣體儲集部位;該裝置將瓦斯氣體通入石英反應器進行光催化降解,通過冷凝水套筒的冷卻作用,實現了在常溫條件下快速降解瓦斯的目的,同時為瓦斯治理與綠色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專利說明】
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主要適用于煤礦低濃度瓦斯的降解,屬于煤礦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煤礦瓦斯災害嚴重,導致煤礦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影響到煤礦的安全生產;同時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也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且由于甲烷的分子結構穩定,很難用常規方法中和或去除;因此,光催化氧化技術作為一種高級氧化技術,選取其作為降解煤礦瓦斯的技術基礎,研制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可以實現在常溫條件下快速降解甲烷的目的,同時為瓦斯治理與綠色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實現在溫和條件下,快速氧化降解煤礦中低濃度瓦斯。
[0004]—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含瓦斯氣瓶、石英反應器、真空紫外燈管、冷凝水套筒、瓦斯檢測器;石英反應器內部為中空管,外圍為冷凝水套筒的一體設計,套筒上下兩端分別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石英反應器的左端為瓦斯氣體出/入口,入口連接氣瓶,出口與瓦斯檢測器連接,石英反應器內壁與中空管之間密閉空間即為瓦斯氣體的儲集部位,石英反應器密閉抽真空后,通入瓦斯氣體至常壓條件下,開啟真空紫外燈反應。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把含有瓦斯的混合氣體通入反應裝置,在常溫、常壓下利用真空紫外光照快速氧化降解甲烷,為瓦斯治理與綠色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石英反應器的剖面圖。
[0007]在圖中:1、含瓦斯氣瓶;2、石英反應器;3、冷凝水套筒;4、冷凝水套筒進水口;5、真空紫外燈;6、冷凝水套筒出水口;7、瓦斯氣體儲集部位;8、中空管;9、瓦斯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如附圖所示,一種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是由含瓦斯氣瓶1、石英反應器2、冷凝水套筒3、冷凝水套筒進水口 4、真空紫外燈5、冷凝水套筒出水口 6、瓦斯氣體儲集部位7、中空管8以及瓦斯檢測器9;所述石英反應器2的內部存在中空管8,外圍為冷凝水套筒3的一體設計,冷凝水套筒3上下兩端分別有冷凝水套筒進水口4和冷凝水套筒出水口 6,石英反應器2的左端為瓦斯氣體出口和入口,入口連接含瓦斯氣瓶I,出口與瓦斯檢測器連接9,石英反應器2內壁與中空管8之間密閉空間即為瓦斯氣體的儲集部位7,石英反應器2密閉抽真空后,通入瓦斯氣體至常壓條件下,開啟真空紫外燈5反應。
[0009]使用本實用新型實驗時,首先將真空紫外燈5插入中空管8,然后將冷凝水套筒3的冷凝水套筒進水口 4外接循環冷凝水,將石英反應器2左端的氣體出入口密閉抽至真空狀態,隨后從含瓦斯氣瓶I由石英反應器2左端的瓦斯氣體入口向石英反應器2中通入氣體,開啟真空紫外燈5開始反應,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應,最后由石英反應器2左端的氣體出口抽取氣體進入瓦斯檢測器9在線分析結果。
【主權項】
1.一種利用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瓦斯氣瓶、石英反應器、真空紫外燈管、冷凝水套筒、瓦斯檢測器;石英反應器內部為中空管,外圍為冷凝水套筒的一體設計,套筒上下兩端分別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石英反應器的左端為瓦斯氣體出/入口,入口連接氣瓶,出口與瓦斯檢測器連接,石英反應器內壁與中空管之間密閉空間即為瓦斯氣體的儲集部位,將石英反應器密閉抽真空后,通入瓦斯氣體至常壓下,開啟真空紫外燈反應。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反應器內部的中空管與氣體儲集位置為隔絕的一體成型設計,保證瓦斯反應部位的氣密性;同時中空管內徑與紫外燈管尺寸相配,又保證了真空紫外燈的隨時更換。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煤礦瓦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套筒套于石英反應器外圍,與石英反應器的外圍為一體成型的配套設計,冷凝水套筒上下兩端的進/出水口可外接水管持續使用,保證長時間的真空紫外燈光照反應時,反應器始終處于常溫狀態下。
【文檔編號】B01D53/72GK205412636SQ201620263747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明人】張雨濃, 陸彤, 戴俊
【申請人】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