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造粒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粒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飼料加工的廣泛應用,對飼料制粒機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目前的飼料主要是制成顆粒狀使用;造粒機是飼料造粒過程的重要設備,在傳統造粒機的造粒過程中,容易由于飼料原料結塊或者在進料筒中粘結堆積,造成原料進入造粒機不順利,容易卡機;傳統的做法是發現上述情況時,工人進行人工碎塊和清堵,勞動強度大且耗費時間長,進而影響生產的流暢和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0004]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粒機,在造粒的過程中同時具有殺菌的作用。
[0005]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在進料前對物料進行一個攪拌,使物料分散,防止結坨,使造粒更均勻。
[0006]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制粒機,包括:
[0007]工作架,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工作架的內側壁設置有透明隔板,所述透明隔板與所述工作架的內壁之間形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置有數個紫外線殺菌燈,所述紫外線殺菌燈的光線射向所述容置空間,所述工作架的上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進料口,所述工作架的下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出料口 ;
[0008]擠壓制粒部,包括一對擠壓輥、一對驅動軸以及兩臺第一電機,所述一對擠壓輥水平平行相對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的上部,所述一對擠壓輥之間的間距為不大于lcm,所述一對擠壓輥分別與一對驅動軸的一端一一對應同軸固定,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架,所述兩臺第一電機分別與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分別驅動所述一對驅動軸相向轉動。
[0009]優選的是,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工作架上方的攪拌裝置,其包括:
[0010]攪拌槽,其呈中空長方體形,所述攪拌槽的上方通過密封蓋密封,所述密封蓋上設置有兩個通孔和一個第二進料口,所述攪拌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與所述第一進料口通過帶閥門的輸送管連通;
[0011]過濾網,其內接于所述攪拌槽的下部;
[0012]兩組攪拌器,所述兩組攪拌器均通過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密封蓋上,且所述攪拌器的攪拌端均穿過所述通孔進入所述攪拌槽內,
[0013]兩個第二電機,所述兩個第二電機分別驅動所述兩組攪拌器在所述攪拌槽內轉動。
[0014]優選的是,所述透明隔板為厚度為2-4cm的石英玻璃。
[0015]優選的是,所述過濾網與所述攪拌槽的底部相距5-lOcm。
[0016]優選的是,所述攪拌器包括螺桿和設置于所述螺桿外部的沿其軸線螺旋旋轉的絞龍。
[0017]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一對擠壓輥的正上方。
[0018]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內壁設置有光觸媒層。
[0019]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造粒時利用紫外線殺菌燈通過透明隔板照射進入容置空間,對造粒中的物料進行一個殺菌,殺除一部分細菌,并且設置在工作架的四周,使物料與紫外線接觸更充分;攪拌槽具有分散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堵塞第一進料口,同時在造粒過程中,具有加速造粒的作用;設置兩個攪拌器,使物料攪拌更充分。
[0020]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制粒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0023]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粒機,包括:
[0025]工作架1,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11,所述工作架1的內側壁設置有透明隔板12,所述透明隔板12與所述工作架1的內壁之間形成一夾層13,所述夾層13內設置有數個紫外線殺菌燈14,所述紫外線殺菌燈14的光線射向所述容置空間11,所述工作架1的上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進料口,所述工作架1的下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出料口 15。在造粒時利用紫外線殺菌燈通過透明隔板照射進入容置空間,對造粒中的物料進行一個殺菌,殺除一部分細菌,并且設置在工作架的四周,使物料與紫外線接觸更充分。
[0026]擠壓制粒部,包括一對擠壓輥2、一對驅動軸以及兩臺第一電機,所述一對擠壓輥水平平行相對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的上部,所述一對擠壓輥2之間的間距為不大于lcm,所述一對擠壓輥2分別與一對驅動軸的一端一一對應同軸固定,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架1,所述兩臺第一電機分別與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分別驅動所述一對驅動軸相向轉動。
[0027]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工作架1上方的攪拌裝置3,其包括:
[0028]攪拌槽31,其呈中空長方體形,所述攪拌槽31的上方通過密封蓋密封,所述密封蓋上設置有兩個通孔和一個第二進料口 33,所述攪拌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料口 33,所述第二出料口 33與所述第一進料口通過帶閥門的輸送管4連通;
[0029]過濾網32,其內接于所述攪拌槽31的下部;
[0030]兩組攪拌器34,所述兩組攪拌器34均通過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密封蓋上,且所述攪拌器34的攪拌端均穿過所述通孔進入所述攪拌槽31內,
[0031]兩個第二電機,所述兩個第二電機分別驅動所述兩組攪拌器在所述攪拌槽31內轉動。
[003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攪拌槽具有分散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堵塞第一進料口,同時在造粒過程中,具有加速造粒的作用;設置兩個攪拌器,使物料攪拌更充分。
[0033]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透明隔板12為厚度為2-4cm的石英玻璃,該厚度不會影響紫外線的透光率。
[0034]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過濾網32與所述攪拌槽31的底部相距5-lOcm。
[0035]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器34包括螺桿和設置于所述螺桿外部的沿其軸線螺旋旋轉的絞龍。
[0036]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一對擠壓輥4的正上方。
[0037]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口15的內壁設置有光觸媒層16,可進一步殺死飼料中的多種細菌。
[0038]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主權項】
1.一種制粒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架,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工作架的內側壁設置有透明隔板,所述透明隔板與所述工作架的內壁之間形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置有數個紫外線殺菌燈,所述紫外線殺菌燈的光線射向所述容置空間,所述工作架的上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進料口,所述工作架的下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出料口 ; 擠壓制粒部,包括一對擠壓輥、一對驅動軸以及兩臺第一電機,所述一對擠壓輥水平平行相對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的上部,所述一對擠壓輥之間的間距為不大于lcm,所述一對擠壓輥分別與一對驅動軸的一端一一對應同軸固定,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架,所述兩臺第一電機分別與所述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分別驅動所述一對驅動軸相向轉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工作架上方的攪拌裝置,其包括: 攪拌槽,其呈中空長方體形,所述攪拌槽的上方通過密封蓋密封,所述密封蓋上設置有兩個通孔和一個第二進料口,所述攪拌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與所述第一進料口通過帶閥門的輸送管連通; 過濾網,其內接于所述攪拌槽的下部; 兩組攪拌器,所述兩組攪拌器均通過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密封蓋上,且所述攪拌器的攪拌端均穿過所述通孔進入所述攪拌槽內; 兩個第二電機,所述兩個第二電機分別驅動所述兩組攪拌器在所述攪拌槽內轉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板為厚度為2-4cm的石英玻璃。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與所述攪拌槽的底部相距5-10cmo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包括螺桿和設置于所述螺桿外部的沿其軸線螺旋旋轉的絞龍。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一對擠壓輥的正上方。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內壁設置有光觸媒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粒機,包括:工作架,工作架的內側壁設置有透明隔板,透明隔板與工作架的內壁之間形成一夾層,夾層內設置有數個紫外線殺菌燈,紫外線殺菌燈的光線射向容置空間,工作架的上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進料口,工作架的下部設置有可密封的第一出料口;擠壓制粒部,包括一對擠壓輥、一對驅動軸以及兩臺第一電機,一對擠壓輥水平平行相對設置于容置空間的上部,一對擠壓輥分別與一對驅動軸的一端一一對應同軸固定,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延伸出工作架,兩臺第一電機分別與一對驅動軸的另一端連接,分別驅動一對驅動軸相向轉動。本實用新型具有分散物料的作用,同時在造粒時,對物料具有殺菌的作用。
【IPC分類】A23N17/00, B01J2/22, A61L2/10
【公開號】CN205109570
【申請號】CN201520914872
【發明人】吳貴平
【申請人】湖北匯洋生物科技飼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