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
【背景技術】
[0002]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例如反應器、反應鍋、分解鍋、聚合釜等;材質一般有碳錳鋼、不銹鋼、鋯、鎳基(哈氏、蒙乃爾、因康鎳)合金及其它復合材料。
[0003]部分化工反應需要攪拌來加速反應過程,但是不能采用高速攪拌,只能采用低速攪拌,但是低速攪拌效率比較低,先需要即低速效率又高的反應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結構合理,將攪拌叉分成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通過齒輪箱讓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是反應釜內的容易上層和下層對流,充分接觸,加速反應速度,提高了反應效率,適用范圍廣闊。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包括殼體、連接架、減速器、電機和攪拌叉,所述的殼體上方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叉包括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所述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為筒式,所述的底部攪拌叉旋轉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內部,所述的減速器通過齒輪箱分別帶動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所述的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方向相反。
[0007]所述的齒輪箱內部設有左傳動軸和右傳動軸,所述的左傳動軸與右傳動軸之間通過帶輪傳動。
[0008]所述的左傳動軸與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
[0009]所述的右傳動軸與底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
[0010]所述的殼體內上部設有加固梁,所述的加固梁通過軸承與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連接。
[0011]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實用新型將攪拌叉分成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通過齒輪箱讓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是反應釜內的容易上層和下層對流,充分接觸,加速反應速度,提高了反應效率,適用范圍廣闊。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附圖,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包括殼體1、連接架2、減速器3、電機4和攪拌叉5,所述的殼體1上方設有加料口 11,底部設有出料口 12,所述的攪拌叉5包括底部攪拌叉52和上部攪拌叉51,所述上部攪拌叉51的旋轉軸為筒式,所述的底部攪拌叉52旋轉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部攪拌叉51的旋轉軸內部,所述的減速器3通過齒輪箱6分別帶動底部攪拌叉52和上部攪拌叉51旋轉,所述的底部攪拌叉52和上部攪拌叉51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的齒輪箱6內部設有左傳動軸61和右傳動軸62,所述的左傳動軸61與右傳動軸62之間通過帶輪傳動;所述的左傳動軸61與上部攪拌叉51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所述的右傳動軸62與底部攪拌叉52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所述的殼體1內上部設有加固梁7,所述的加固梁7通過軸承與上部攪拌叉51的旋轉軸連接。
【主權項】
1.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包括殼體、連接架、減速器、電機和攪拌叉,所述的殼體上方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叉包括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所述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為筒式,所述的底部攪拌叉旋轉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內部,所述的減速器通過齒輪箱分別帶動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所述的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方向相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箱內部設有左傳動軸和右傳動軸,所述的左傳動軸與右傳動軸之間通過帶輪傳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傳動軸與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傳動軸與底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配合帶動其旋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上部設有加固梁,所述的加固梁通過軸承與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向螺旋反應釜,包括殼體、連接架、減速器、電機和攪拌叉,所述的殼體上方設有加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的攪拌叉包括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所述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為筒式,所述的底部攪拌叉旋轉軸通過軸承設置在上部攪拌叉的旋轉軸內部,所述的減速器通過齒輪箱分別帶動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所述的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旋轉方向相反。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結構合理,將攪拌叉分成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通過齒輪箱讓底部攪拌叉和上部攪拌叉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是反應釜內的容易上層和下層對流,充分接觸,加速反應速度,提高了反應效率,適用范圍廣闊。
【IPC分類】B01J19/18
【公開號】CN205032170
【申請號】CN201520687225
【發明人】楊忠滿
【申請人】福建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