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干法脫硫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煙氣脫硫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干法脫硫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干法脫硫技術主要有噴霧干燥法、活性炭吸附法、電子射線輻射法、填充電暈法、荷電干式吸收劑噴射法、爐內噴鈣尾部增濕法、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和爐內噴鈣循環流化床技術,但上述干法脫硫技術都是采用石灰石作為脫硫劑,雖然投資費用不高,但都普遍存在著脫硫效率偏低、脫硫劑利用率低且脫硫副產物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
[0003]電石渣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其表面積大,粒徑小,脫硫活性強,是良好的S02吸收劑,而電石渣是電石與水反應而排出的廢渣,國內每年有數千萬噸的電石渣堆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環境,如果能夠利用電石渣作為脫硫劑并配合合適的脫硫裝置進行干法脫硫,則不僅能提高脫硫效率,并且能對電石渣進行廢物利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利用電石渣作為脫硫劑,提高脫硫效率的同時對電石渣進行廢物利用,并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干法脫硫系統。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干法脫硫系統,包括煙氣進口、混合室、脫硫劑進料口、打散機、攪拌器、反應段、氧氣調節閥、增氧裝置、輸送設備、第一溜料斜槽、提升機、第二溜料斜槽、分選設備、進風管道、收塵器進風管道、布袋收塵器、凈煙氣管道和引風機;所述煙氣進口與混合室相通;所述煙氣進口上端與脫硫劑進料口相通;所述脫硫劑進料口上端設有打散機;所述混合室內設有攪拌器;所述混合室上端與反應段相通;所述反應段上方設有若干個氧氣調節閥;所述氧氣調節閥與增氧裝置相連;所述反應段下端與輸送設備相通;所述輸送設備通過第一溜料斜槽與提升機相通;所述提升機上端通過第二溜料斜槽與分選設備上端相通;所述分選設備一端與進風管道相通,另一端通過收塵器進風管道與布袋收塵器相通;所述進風管道與提升機的中部相通;所述布袋收塵器通過凈煙氣管道與引風機相連。
[0006]優選的,所述分選設備下端設有副產品雜質卸料閥;所述布袋收塵器下端設有副廣品成品卸料閥。
[0007]優選的,所述脫硫劑進料口一端還設有加熱器。
[0008]優選的,所述反應段由多個彎管聯通構成。
[0009]優選的,所述脫硫劑進料口與煙氣進口之間的角度為50° -60°。
[0010]優選的,所述氧氣調節閥的數量為兩個。
[0011]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方案的干法脫硫系統,反應段是彎管結構,延長了煙氣在脫硫裝置內的停留時間,使脫硫劑與煙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脫硫效率和脫硫劑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脫硫系統可以將脫硫副產物中的雜質分離,提高了脫硫石膏的品質,解決了脫硫副產物二次污染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干法脫硫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1、煙氣進口 ;2、混合室;3、脫硫劑進料口 ;4、打散機;5、攪拌器;6、反應段;7、氧氣調節閥;8、增氧裝置;9、輸送設備;10、第一溜料斜槽;11、提升機;12、第二溜料斜槽;13、分選設備;14、收塵器進風管道;15、布袋收塵器;16、凈煙氣管;17、引風機;18、加熱器;19、副廣品雜質卸料閥;20、副廣品成品卸料閥;21、進風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如附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干法脫硫系統,包括煙氣進口 1、混合室2、脫硫劑進料口 3、打散機4、攪拌器5、反應段6、氧氣調節閥7、增氧裝置8、輸送設備9、第一溜料斜槽10、提升機11、第二溜料斜槽12、分選設備13、進風管道21、收塵器進風管道14、布袋收塵器15、凈煙氣管道16和引風機17 ;所述煙氣進口 1與混合室2相通;所述煙氣進口 1上端與脫硫劑進料口 3相通;所述脫硫劑進料口 3上端設有打散機4 ;所述混合室2內設有攪拌器5 ;所述混合室2上端與反應段6相通;所述反應段6上方設有若干個氧氣調節閥7 ;所述氧氣調節閥7與增氧裝置8相連;所述反應段6下端與輸送設備9相通;所述輸送設備9通過第一溜料斜槽10與提升機11相通;所述提升機11上端通過第二溜料斜槽12與分選設備13上端相通;所述分選設備13 —端與進風管道21相通,另一端通過收塵器進風管道14與布袋收塵器15相通;所述進風管道21與提升機11的中部相通;所述布袋收塵器14通過凈煙氣管道16與引風機17相連;所述分選設備13下端設有副產品雜質卸料閥19 ;所述布袋收塵器15下端設有副產品成品卸料閥20 ;所述脫硫劑進料口 3 —端還設有加熱器18 ;所述反應段6由多個彎管聯通構成;所述脫硫劑進料口 3與煙氣進口 1之間的角度為50° -60° ;所述氧氣調節閥7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0017]其中脫硫劑可以采用含水率在20%左右的干電石渣,也可以是含水率達到40%的濕電石渣,當脫硫劑選用含水率在20%左右的干電石渣時可不啟動加熱器,脫硫劑選用含水率達到40%的濕電石渣時啟動加熱器,加熱器可采用電加熱或蒸汽加熱。
[0018]實施例一以40%含水量的電石渣作脫硫劑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19]40%含水量的電石渣是潮濕粘性塊狀物料,進入打散機4被高速轉動的打散葉片切割成小顆粒后滑入脫硫劑進料口 3中;由于電石渣含水率偏高,開啟脫硫劑進料口 3下部的加熱器18,蒸發電石渣中的部分水分,使電石渣不粘結在脫硫劑進料口的管壁;然后電石渣顆粒滑落進入煙氣進口 1的管道中,在含硫煙氣的順流推動下進入混合室2與含硫煙氣預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電石渣所含水分反應生成亞硫酸,電石渣顆粒與含亞硫酸的煙氣在攪拌器5的作用下,產生激烈的湍動與混合,兩者充分接觸混合,進行初步的脫硫反應。
[0020]接著電石渣顆粒隨煙氣進入到反應段6中,開啟增氧裝置8,通過氧氣調節閥7將氧氣輸入反應段中,從而將亞硫酸鈣顆粒氧化生成硫酸鈣顆粒;脫硫過程中還產生了大量的脫硫副產物,其中大顆粒的脫硫副產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反應段6下方的輸送設備9中,從輸送設備9出口沿著第一溜料斜槽10進入提升機11,再由提升機11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沿著第二溜料斜槽12后進入分選設備13內進行分選;另一部分的小顆粒和粉狀脫硫副產物在引風機17引力的作用下進入分選設備13的進風管道21,分選出的小顆粒和粉狀脫硫副產物從分選設備13下部的副產品成品卸料閥卸出19,脫硫副產品雜質隨煙氣從分選設備13上部的出風口進入收塵器進風管道14,經布袋收塵器15收集的脫硫副產品雜質從副產品雜質卸料閥20排出,凈化后的煙氣從凈煙氣管16道經引風機17排至大氣中。
[0021]本實用新型方案的干法脫硫系統,反應段是彎管結構,延長了煙氣在脫硫裝置內的停留時間,使脫硫劑與煙氣充分接觸,大大提高了脫硫效率和脫硫劑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脫硫系統可以將脫硫副產物中的雜質分離,提高了脫硫石膏的品質,解決了脫硫副產物二次污染的問題。
[0022]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煙氣進口、混合室、脫硫劑進料口、打散機、攪拌器、反應段、氧氣調節閥、增氧裝置、輸送設備、第一溜料斜槽、提升機、第二溜料斜槽、分選設備、進風管道、收塵器進風管道、布袋收塵器、凈煙氣管道和引風機;所述煙氣進口與混合室相通;所述煙氣進口上端與脫硫劑進料口相通;所述脫硫劑進料口上端設有打散機;所述混合室內設有攪拌器;所述混合室上端與反應段相通;所述反應段上方設有若干個氧氣調節閥;所述氧氣調節閥與增氧裝置相連;所述反應段下端與輸送設備相通;所述輸送設備通過第一溜料斜槽與提升機相通;所述提升機上端通過第二溜料斜槽與分選設備上端相通;所述分選設備一端與進風管道相通,另一端通過收塵器進風管道與布袋收塵器相通;所述進風管道與提升機的中部相通;所述布袋收塵器通過凈煙氣管道與引風機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選設備下端設有副產品雜質卸料閥;所述布袋收塵器下端設有副產品成品卸料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劑進料口一端還設有加熱器。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段由多個彎管聯通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劑進料口與煙氣進口之間的角度為50° -60°。6.根據權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氣調節閥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氣調節閥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氣調節閥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法脫硫系統,煙氣進口與混合室相通;煙氣進口上端與脫硫劑進料口相通;脫硫劑進料口上端設有打散機;混合室內設有攪拌器;混合室上端與反應段相通;反應段上方設有若干個氧氣調節閥;氧氣調節閥與增氧裝置相連;反應段下端與輸送設備相通;輸送設備通過第一溜料斜槽與提升機相通;提升機上端通過第二溜料斜槽與分選設備上端相通;分選設備一端與進風管道相通,另一端通過收塵器進風管道與布袋收塵器相通;進風管道與提升機的中部相通;布袋收塵器通過凈煙氣管道與引風機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干法脫硫系統,其結構簡單,能夠利用電石渣進行干法脫硫,脫硫效率高,對電石渣進行了廢物利用的同時還不會造成污染環境。
【IPC分類】B01D53/50, C01F11/46, B01D53/83
【公開號】CN204973572
【申請號】CN201520774003
【發明人】朱漢卿, 鄭軍, 崔慧
【申請人】鹽城市富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