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大容量硅膠攪拌機的攪拌片雖然也是兩組,但兩組的攪拌葉片的形狀以及位置的設置是一樣的,這樣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原料膠體在容器中,攪拌移動的幅度不大,也就是說攪拌的效率不是很高,因此,需要加長攪拌的時間,造成時間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原料膠體在容器中,攪拌移動的幅度不大,也就是攪拌的效率不是很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
[0004]本實用新型改進了攪拌葉片的形態,使得原料膠體在容器中沿一個方向蠕動,而且蠕動的幅度很大,提高了攪拌效率,縮短了攪拌時間。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設計制造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所述攪拌器包括:
[0007]一上攪片;所述上攪片的上左端頭穿過攪拌容器的側壁由上左軸承支撐;上右端頭穿過攪拌容器的側壁由上右軸承支撐;
[0008]—下攪片;所述下攪片的下左端頭穿過攪拌容器的側壁由下左軸承支撐;下右端頭穿過攪拌容器的側壁由下右軸承支撐;
[0009]所述上攪片有上左內引部連結上左端頭和上左曲形主片,所述上左曲形主片連結上右曲形主片,所述上右曲形主片連結上右內引部,上右內引部連結上右端頭;
[0010]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上攪片軸線的兩側突出;
[0011]一上冷卻水道貫穿上攪片;
[0012]所述下攪片有下左內引部連結下左端頭和下左曲形主片,所述下左曲形主片連結下右曲形主片,所述下右曲形主片連結下右內引部,下右內引部連結下右端頭;
[0013]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下攪片軸線的兩側突出;
[0014]—下冷卻水道貫穿下攪片;
[0015]上攪片的上左內引部和下攪片的下左內引部的長度不同,二者有錯位。
[0016]所述上左曲形主片相對上攪片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
[0017]所述上右曲形主片,相對上攪片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
[0018]所述下左曲形主片相對下攪片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
[0019]所述下右曲形主片相對下攪片)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
[0020]所述攪拌容器的內腔的容積為1000L。
[0021]本實用新型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改進了攪拌葉片的形態,使得原料膠體在容器中沿一個順時針方向蠕動,而且蠕動的幅度很大,提高了攪拌效率,縮短了攪拌時間10分鐘。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所述實施例僅為提供說明與解釋之用,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
[0024]如圖1所示的最佳實施例:設計制造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包括:
[0025]—上攪片3 ;所述上攪片3的上左端頭35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上左軸承51支撐;上右端頭36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上右軸承52支撐;
[0026]—下攪片4 ;所述下攪片4的下左端頭45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下左軸承53支撐;下右端頭46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下右軸承54支撐;
[0027]所述上攪片3有上左內引部33連結上左端頭35和上左曲形主片31,所述上左曲形主片31連結上右曲形主片32,所述上右曲形主片32連結上右內引部34,上右內引部34連結上右端頭36 ;
[0028]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上攪片3軸線的兩側突出;
[0029]一上冷卻水道38貫穿上攪片3 ;
[0030]所述下攪片4有下左內引部43連結下左端頭45和下左曲形主片41,所述下左曲形主片41連結下右曲形主片42,所述下右曲形主片42連結下右內引部44,下右內引部44連結下右端頭46 ;
[0031]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下攪片4軸線的兩側突出;
[0032]—下冷卻水道48貫穿下攪片4 ;
[0033]上攪片3的上左內引部33和下攪片4的下左內引部43的長度不同,二者有錯位,如圖1所示,上左內引部邊界線61距離下左內引部邊界線62有1cm的距離。
[0034]所述上左曲形主片31相對上攪片3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
[0035]所述上右曲形主片32,相對上攪片3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
[0036]所述下左曲形主片41相對下攪片4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
[0037]所述下右曲形主片42相對下攪片4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
[0038]所述攪拌容器I的內腔2的容積為1000L。
[0039]本實用新型經長期試驗,有良好的表現。
[004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原料膠體在攪拌時,沿順時針方向蠕動幅度大,攪拌效率高,可以減少攪拌時間5?10分鐘。
[0041]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包括: 一上攪片(3);所述上攪片(3)的上左端頭(35)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上左軸承(51)支撐;上右端頭(36)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上右軸承(52)支撐; 一下攪片(4);所述下攪片(4)的下左端頭(45)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下左軸承(53)支撐;下右端頭(46)穿過攪拌容器(I)的側壁由下右軸承(54)支撐; 所述上攪片(3)有上左內引部(33)連結上左端頭(35)和上左曲形主片(31),所述上左曲形主片(31)連結上右曲形主片(32),所述上右曲形主片(32)連結上右內引部(34),上右內引部(34)連結上右端頭(36); 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上攪片(3)軸線的兩側突出; 一上冷卻水道(38)貫穿上攪片(3); 所述下攪片(4)有下左內引部(43)連結下左端頭(45)和下左曲形主片(41),所述下左曲形主片(41)連結下右曲形主片(42),所述下右曲形主片(42)連結下右內引部(44),下右內引部(44)連結下右端頭(46); 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下攪片(4)軸線的兩側突出; 一下冷卻水道(48)貫穿下攪片(4); 上攪片(3)的上左內引部(33)和下攪片(4)的下左內引部(43)的長度不同,二者有錯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左曲形主片(31)相對上攪片(3)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右曲形主片(32),相對上攪片(3)軸線呈左高于軸線,右低于軸線的曲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左曲形主片(41)相對下攪片(4)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右曲形主片(42)相對下攪片(4)軸線呈左低于軸線,右高于軸線的曲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攪拌容器(I)的內腔(2)的容積為1000L。
【專利摘要】一種大容量膠體混料系統中的攪拌器,包括一上攪片和一下攪片;所述上攪片有上左內引部連結上左端頭和上左曲形主片,所述上左曲形主片連結上右曲形主片,所述上右曲形主片連結上右內引部,上右內引部連結上右端頭;所述下攪片有下左內引部連結下左端頭和下左曲形主片,所述下左曲形主片連結下右曲形主片,所述下右曲形主片連結下右內引部,下右內引部連結下右端頭;同軸兩曲形主片的弧度各向攪片軸線的兩側突出;兩冷卻水道貫穿上攪片和下攪片;上攪片的上左內引部和下攪片的下左內引部的長度不同,二者有錯位。本實用新型改進了攪拌葉片的形態,使得原料膠體在容器中沿一個順時針方向蠕動,而且蠕動的幅度很大,提高了攪拌效率,縮短了攪拌時間10分鐘。
【IPC分類】B01F15/00, B01F15/06, B01F7/02
【公開號】CN204816265
【申請號】CN201520582160
【發明人】楊光明, 徐雁南
【申請人】東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