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用反應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反應釜是用來進行化學反應的容器,為了適應各種工況條件的不同要求,反應釜的種類也比較繁多,被廣泛應用與生物、化工、材料學和半導體學領域。目前反應釜在內層放入反應溶媒可做攪拌反應,夾層可通上不同的冷熱源(冷凍液,熱水或熱油)做循環加熱或冷卻反應。通過反應釜夾層,注入恒溫的(高溫或低溫)熱溶媒體或冷卻媒體,對反應釜內的物料進行恒溫加熱或制冷。同時可根據使用要求在常壓或負壓條件下進行攪拌反應。物料在反應釜內進行反應,并能控制反應溶液的蒸發與回流,反應完畢,物料可從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極為方便。
[0003]現有的反應釜需適應不同的反應環境,若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若未察覺而溫度逐步提高,最終導致反應過量或出現危險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安全性,能夠有效監控反應釜內溫度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包括釜體以及位于釜體內部的中空腔體,從釜體頂部進入到釜體腔內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頂部連接攪拌電機,所述釜體的外部布置有U型加熱設備,所述加熱設備為水循環加熱系統,位于U型加熱設備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設有出水口。
[0006]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位于釜體上臨近進料口旁布置有觀察口。
[0007]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所述釜體頂部設有進料口,其底部連接有出料口,位于出料口安裝有放料閥。
[0008]更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是,上述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所述攪拌葉為弧狀面,所述弧狀面的弧度為30°。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通過循環加熱設備有效節省能源,熱傳遞源為無污染的水,可重復利用,減少生產成本,同時使反應釜外部溫度穩定,減少反應需要時間,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1]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標記:1、釜體,2、攪拌軸,3、攪拌電機,4、中空腔體,5、進料口,6、出料口,7、放料閥,8、攪拌葉,9、觀察口,10、加熱設備,11、進水口,12、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
[0013]見附圖1所示,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包括釜體I以及位于釜體I內部的中空腔體4,從釜體I頂部進入到釜體I腔內的攪拌軸2,所述攪拌軸2的頂部連接攪拌電機3,所述釜體I的外部布置有U型加熱設備10,所述加熱設備10為水循環加熱系統,位于U型加熱設備10 —側設有進水口 11,其底部設有出水口 12 ;位于釜體I上臨近進料口 5旁布置有觀察口 9 ;所述釜體I頂部設有進料口 5,其底部連接有出料口 6,位于出料口 6安裝有放料閥7 ;所述攪拌葉8為弧狀面,所述弧狀面的弧度為30°
[0014]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釜體(I)以及位于釜體(I)內部的中空腔體(4),從釜體(I)頂部進入到釜體(I)腔內的攪拌軸(2),所述攪拌軸(2)的頂部連接攪拌電機(3),所述釜體(I)的外部布置有U型加熱設備(10),所述加熱設備(10)為水循環加熱系統,位于U型加熱設備(10) —側設有進水口(11),其底部設有出水口(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其特征在于:位于釜體(I)上臨近進料口(5)旁布置有觀察口(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I)頂部設有進料口(5),其底部連接有出料口(6),位于出料口(6)安裝有放料閥(7)。
【專利摘要】一種聚氯乙烯反應釜加熱設備,包括釜體以及位于釜體內部的中空腔體,從釜體頂部進入到釜體腔內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頂部連接攪拌電機,所述釜體的外部布置有U型加熱設備,所述加熱設備為水循環加熱系統,位于U型加熱設備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設有出水口;該裝置通過循環加熱設備有效節省能源,熱傳遞源為無污染的水,可重復利用,減少生產成本,同時使反應釜外部溫度穩定,減少反應需要時間,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IPC分類】B01J19-18, C08F14-06
【公開號】CN204602172
【申請號】CN201420850610
【發明人】陳曉洲, 蔣明
【申請人】江蘇常州酞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