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領域中通過有機相和無機相提取凈化工藝中用于無機相輸送的自吸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化工生產領域中,常常需要從水溶液中用有機相提取產物,一般情況下,有機相的密度較小,位于無機相的上層。少量情況下(有機溶劑密度較水大)無機相在上層。常常為了使得產品提取完全,需要進行多次提取。這就涉及到需要將凈化槽中的無機相與有機相分離出來,進入下一個凈化槽,繼續用有機溶劑進行提取。
[0003]目前類似物料輸送采用居多的一種是傳統的立式泵輸送,即在槽蓋上安裝立式泵,泵體沒入液面下進行輸送。因立式輸送所需泵及配套電機功率都較大,設備整機較重,需在槽蓋上設置機架,整體投資較大,運行費用較高;同時立式泵故障率相對臥式泵高,出現故障后會涉及吊裝拆卸等作業,工作量較大,勞動強度高,誤產時間較長,且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0004]另一種常規輸送方式:需將無機相(如果無機相在上面,則可以選擇直接抽出就行,不能從槽底放料,這里所說的方式適合無機相在下層。)通過管道引到槽底,再直接從槽底閥門將無機相放出。設置臥式泵再輸送到另一槽內。由于凈化槽多為錐形槽,在凈化的過程中,除了有機相和無機相以外,在錐形槽的槽底往往還沉積有渣。這種方式渣容易引入第二凈化槽,導致管道堵塞,渣也容易吸附有機相,導致收率降低。另一方面槽內引出管道結垢后清理困難,須將槽內所有物料排空后拆卸管道清理,同時管道流程較長,清理工作量也較大,勞動強度高,誤產時間較長,也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適合無機相在下層的凈化分離提取工藝。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凈化槽,其特征在于:在凈化槽的槽蓋上設有自吸桶,所述自吸桶上設有密封桶蓋,在密封桶蓋上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第一閥門,所述自吸桶上部設有進料口,該進料口上安裝有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伸到第一凈化槽內的兩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的下部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設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設有臥式離心泵,在所述臥式離心泵和自吸桶的出料口之間的出料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所述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凈化槽內,所述出料管道的最高點的高度高于自吸桶。
[0007]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次運行自吸系統時,先連接進料管道和出料管道,進料管道伸到第一凈化槽的無機相內合適的位置,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凈化槽內,打開第一閥門,連通進水管,將自吸桶內注滿水后,關閉第一閥門,然后啟動臥式離心泵,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實現連續自吸輸送無機相。之后開停車就只需要將第二閥門打開和關閉,不再需要灌水。臥式離心泵隨停隨啟均能實現輸送過程。整個進料管道和出料管道為現有技術中管道長度的30%。臥式離心泵的功率可選擇小功率離心泵,運行費用低。故障率低。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桶的體積為進料管道的體積的兩倍及以上。采用兩倍的話自吸桶的體積不大,安裝方便,投資小。當然兩倍以上能起到更好的自吸效果。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凈化槽內兩相分界處設置有界位計。將整個系統設計一個控制系統,界位計反饋信息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臥式離心泵啟停及其流速。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桶和其密封桶蓋通過法蘭盤連接。這樣便于打開清理自吸桶。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凈化槽上還設有補料管。在無機相被抽走后,補料管隨時補充無機相或其它物料,使得生產連續化。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臥式離心泵為帶變頻調速器的臥式離心泵。實現連續穩定輸送無機相。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凈化槽為兩個,兩個凈化槽并排設置,所述自吸桶裝在兩個凈化槽相連的位置的槽蓋上,所述臥式離心泵裝在第二凈化槽的槽蓋上。便于布置。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流程短,投資省,能耗低,開工率高,綜合成本低,安全環保風險小,工作量小,勞動強度低,易于操作控制。
【附圖說明】
: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7]本實用新型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詞僅代表圖中的相對位置,不表示產品的絕對位置。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由至少兩個凈化槽、自吸桶2、灌水灌3、第一閥門4、進料管道5、出料管道6、臥式離心泵7、第二閥門8、補料管9、界位計10等部件組成。
[0020]凈化槽為兩個以上,圖1上為兩個,兩個凈化槽可以并排設置,也可以間隔設置。圖1中選擇兩個凈化槽并排設置。凈化槽為錐形槽。在凈化槽中靜置有有機相和無機相,有機相位于上層,無機相位于下層,在槽底還有沉淀的渣。凈化槽的上端設有槽蓋。
[0021]在凈化槽的槽蓋上設有自吸桶2,如圖1,自吸桶2安裝在兩個凈化槽相連接處的位置。自吸桶2 —半在第一凈化槽1-1的槽蓋上,另一半在另一個凈化槽的槽蓋上,自吸桶2上設有密封桶蓋21,自吸桶2和其密封桶蓋21通過法蘭盤連接。這樣便于安裝和拆卸,便于清洗自吸桶2。在密封桶蓋21上設有進水管3,進水管3上設有第一閥門4,自吸桶2上部設有進料口,該進料口上安裝有進料管道5,進料管道5伸到第一凈化槽1-1內的兩相分界面的下方,即進料管道5伸到無機相的合適深度的位置。自吸桶2的體積為進料管道5的體積的兩倍及以上。優選為兩倍,這樣自吸桶2體積小,投資小,且自吸效果好。
[0022]自吸桶2的下部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設有出料管道6,出料管道6上設有臥式離心泵7,臥式離心泵7為帶變頻調速器的離心泵,便于控制流速,實現連續穩定輸送無機相。臥式離心泵7裝在第二凈化槽1-2的槽蓋上。其它管道等都裝在各自對應的凈化槽的槽蓋上。在臥式離心泵7和自吸桶2的出料口之間設有第二閥門8,出料管道6伸到其余凈化槽內,這里為第二凈化槽1-2內。出料管道6的最高點的高度高于自吸桶2。出料管道6和進料管道5最好選擇PPR塑料管材,不易結垢,易于清洗,并在管道上多處設置法蘭連接,即管道采取多節通過法蘭連接。便于定期檢查清理。
[0023]第一凈化槽1-1內兩相分界處設置有界位計10。界位計10將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臥式離心泵7啟停,這種控制程序為本領域常規技術。第一凈化槽1-1上還設有補料管9。方便及時補充物料。
[0024]當第一凈化槽1-1靜置分層后,打開進水管3,打開第一閥門4向自吸桶2內灌水。注滿水后,關閉第一閥門4,啟動臥式離心泵管7,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就能實現連續自吸輸送無機相,之后開停則不需要灌水,臥式離心泵7隨停隨啟,均能實現連續自吸輸送無機相。
[0025]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凈化槽,其特征在于:在凈化槽的槽蓋上設有自吸桶(2),所述自吸桶(2)上設有密封桶蓋(21),在密封桶蓋(21)上設有進水管(3),所述進水管(3)上設有第一閥門(4),所述自吸桶(2)上部設有進料口,該進料口上安裝有進料管道(5),所述進料管道(5)伸到第一凈化槽(1-1)內的兩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⑵的下部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設有出料管道(6),所述出料管道(6)上設有臥式離心泵(7),在所述臥式離心泵(7)和自吸桶(2)的出料口之間的出料管道(6)上設有第二閥門(8),所述出料管道(6)伸到其余凈化槽內,所述出料管道(6)的最高點的高度高于自吸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桶(2)的體積為進料管道(5)的體積的兩倍及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凈化槽(1-1)內兩相分界面處設置有界位計(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桶(2)和其密封桶蓋(21)通過法蘭盤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凈化槽(1-1)上還設有補料管(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離心泵(7)為帶變頻調速器的臥式離心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槽為兩個,兩個凈化槽并排設置,所述自吸桶(2)裝在兩個凈化槽相連的位置的槽蓋上,所述臥式離心泵(7)裝在第二凈化槽(1-2)的槽蓋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凈化工藝中使用的自吸輸送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凈化槽,在凈化槽的槽蓋上設有自吸桶,所述自吸桶上設有密封桶蓋,在密封桶蓋上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第一閥門,所述自吸桶上部設有進料口,該進料口上安裝有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伸到第一凈化槽內的兩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的下部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上設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設有臥式離心泵,在所述臥式離心泵和自吸桶的出料口之間設有第二閥門,所述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凈化槽內,所述出料管道的最高點的高度高于自吸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流程短,投資省,能耗低,開工率高,綜合成本低,安全環保風險小,工作量小,勞動強度低,易于操作控制。
【IPC分類】B01D11-04
【公開號】CN204582606
【申請號】CN201520165141
【發明人】鄭義文, 姜貴華, 張治平
【申請人】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