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站鍋爐燃燒后的煙氣的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火電廠一般采用的除塵設備有電除塵、布袋除塵。電除塵器設備龐大,占地面積大;耗用鋼材多,一次投資大;結構較復雜,制造、安裝的精度要求高;對粉塵的比電阻有一定要求。目前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單獨使用電除塵系統很難達到環保要求。布袋除塵不適于在高溫狀態下運行工作,當煙氣中粉塵含水分超過25%以上時,粉塵易造成粘袋堵袋,造成布袋清灰困難、阻力升高,過早失效損壞,更換濾袋的成本又很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除塵效率高且維護成本低的除塵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除塵系統用于對經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進行除塵,包括相連通的第一除塵裝置和第二除塵裝置;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電極;所述第二除塵裝置內設置有噴淋部,所述噴淋部上方設置有汽水分離部;并且,所述第一除塵裝置設置有煙氣進口 ;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靠近所述汽水分離部的一端設置有煙氣出口。
[0005]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還包括殼體;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和所述第二除塵裝置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內部;并且,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和所述第二除塵裝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相連通。
[0006]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還包括隔墻;所述隔墻將所述殼體分為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除塵裝置的第一腔體和用于形成第二除塵裝置的第二腔體;所述電極設置于所述第一腔體內,所述噴淋部和所述汽水分離部設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
[0007]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殼體還設置有連通通道,用于將所述第一除塵裝置與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連通,所述連通通道設置于所述隔墻的下方。
[0008]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還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設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并且位于所述噴淋部的下方,該均流板用于對經過所述連通通道進入所述第二腔體的煙氣進行均流處理。
[0009]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噴淋部包括多個噴頭,所述多個噴頭在豎直方向呈多層布置,所述噴頭在工作狀態下形成自上而下的水幕。
[0010]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灰斗;其中一個灰斗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另一個灰斗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連通。
[0011]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噴淋部中的各個噴頭通過水泵與蓄水池相連通;所述灰斗通過回水管與所述蓄水池連通,所述蓄水池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回水管的循環水。
[0012]進一步地,上述除塵系統中,所述回水管還設置有閥門。
[001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通過煙氣進口進入第一除塵裝置,其中的電極形成的電場作用于煙氣中的塵粒,通過電除塵的方式進行一次除塵;接著,煙氣繼續進入第二除塵裝置,通過噴淋部形成的水膜后,經過汽水分離部由煙氣出口排出,完成二次除塵。
[0014]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將電除塵及水膜除塵相結合,結構簡單、除塵效率高且維護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除塵設備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
[0018]I 電極
[0019]2 煙氣進口
[0020]3 隔墻
[0021]4 灰斗
[0022]5 煙氣出口
[0023]6 噴淋部
[0024]7 閥門
[0025]8 水泵
[0026]9 殼體
[0027]10汽水分離部
[0028]11蓄水池
[0029]12均流板
[0030]13進水管
[0031]14 回水管
[0032]15連通通道
[0033]16A第一除塵裝置
[0034]16B第二除塵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6]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除塵系統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
[0037]本實施例除塵系統用于對經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進行除塵,包括相連通的第一除塵裝置16A和第二除塵裝置16B ;第一除塵裝置16A內設置有電極I ;第二除塵裝置16B內設置有噴淋部6,噴淋部6上方設置有汽水分離部10 ;并且,第一除塵裝置16A設置有煙氣進口 2 ;第二除塵裝置16B靠近汽水分離部10的一端設置有煙氣出口 5。
[0038]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通過煙氣進口 2進入第一除塵裝置16A,其中的電極I形成的電場作用于煙氣中的塵粒,通過電除塵的方式進行一次除塵;接著,煙氣繼續進入第二除塵裝置16B,煙氣通過噴淋部6形成的水膜后,經過汽水分離部10由煙氣出口 5排出,完成二次除塵。可以看出,本實施例將電除塵及水膜除塵相結合,結構簡單、除塵效率高且維護成本低。
[0039]進一步優選地,本實施例除塵系統還包括殼體9 ;第一除塵裝置16A和第二除塵裝置16B設置于殼體9的內部;并且,第一除塵裝置16A和第二除塵裝置16B在殼體9的底部相連通。
[0040]除塵系統還包括隔墻3 ;隔墻3將殼體9分為用于形成第一除塵裝置16A的第一腔體和用于形成第二除塵裝置16B的第二腔體;電極I設置于第一腔體內,噴淋部6和汽水分離部10設置于第二腔體內,第一除塵裝置16A與第二除塵裝置16B的連通通道15設置于隔墻3的下方。
[0041]進一步優選地,本實施例第二除塵裝置16B還包括均流板12 ;均流板設12置于第二腔體內,并且位于噴淋部6的下方,該均流板12用于對經過連通通道15進入第二腔體的煙氣進行均流處理,這樣,經過電除塵后的煙氣通過均流板12后,能夠均勻的通過噴淋部
6ο
[0042]本實施例的噴淋部6包括多個噴頭,如圖1所示,多個噴頭在豎直方向呈三層分布,每一層噴頭形成一條水平線,噴頭在工作狀態下形成自上而下的水幕。經過電除塵的煙氣通過均流板12后自下而上的流過噴淋部6,由于噴淋部6中的水幕自上而下的進行噴淋,這樣氣體流通方向與水流方向逆向接觸,水和煙氣可以更加充分的作用,進而更好的除塵。可以看出,蓄水池11中的水是循環利用的。
[0043]在本實施例除塵系統實施例中,殼體9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灰斗4 ;其中一個灰斗4與第一除塵裝置16Α所在的第一腔體相連通,另一個灰斗4與第二除塵裝置16Β所在的第二腔體相連通。
[0044]噴淋部6中的各個噴頭通過進水管13與水泵8連接,水泵8與蓄水池11相連通;灰斗4通過回水管14與蓄水池11連通,蓄水池11接收來自回水管14的循環水。回水管14還設置有閥門7,用于控制循環水的通斷。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除塵系統,用于對經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進行除塵,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連通的第一除塵裝置和第二除塵裝置; 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電極; 所述第二除塵裝置內設置有噴淋部,所述噴淋部上方設置有汽水分離部;并且, 所述第一除塵裝置設置有煙氣進口; 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靠近所述汽水分離部的一端設置有煙氣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殼體; 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和所述第二除塵裝置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內部; 并且,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和所述第二除塵裝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除塵系統還包括隔墻; 所述隔墻將所述殼體分為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除塵裝置的第一腔體和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除塵裝置的第二腔體; 所述電極設置于所述第一腔體內,所述噴淋部和所述汽水分離部設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還設置有連通通道,用于將所述第一除塵裝置與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連通,所述連通通道設置于所述隔墻的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還包括均流板; 所述均流板設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 該均流板位于所述噴淋部的下方,用于對經過所述連通通道進入所述第二腔體的煙氣進行均流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淋部包括多個噴頭,所述多個噴頭在豎直方向呈多層布置,所述噴頭在工作狀態下形成自上而下的水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兩個灰斗; 其中一個灰斗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 另一個灰斗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淋部中的各個噴頭通過水泵與蓄水池相連通; 所述灰斗通過回水管與所述蓄水池連通,所述蓄水池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回水管的循環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水管還設置有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系統,用于對經鍋爐燃燒后的煙氣進行除塵,包括相連通的第一除塵裝置和第二除塵裝置;所述第一除塵裝置內設置有電極;所述第二除塵裝置內設置有噴淋部,所述噴淋部上方設置有汽水分離部;并且,所述第一除塵裝置設置有煙氣進口;所述第二除塵裝置靠近所述汽水分離部的一端設置有煙氣出口。本實用新型將電除塵及水膜除塵相結合,結構簡單、除塵效率高且維護成本低。
【IPC分類】B01D50-00
【公開號】CN204502672
【申請號】CN201420831884
【發明人】尹金和, 郝光, 李智林, 閆澤峰, 朱海江, 劉偉明
【申請人】內蒙古瑞特優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