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具體涉及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市場上現有的污水處理機污泥處理區與過濾裝置兩部分在設置上都是分開的,且過濾裝置過濾污水后產生的污泥還需用刮泥板或其它裝置再次進行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過濾污水和污泥排出有效結合的污水處理裝置。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箱、進水管、出水管、過濾裝置,所述進水管、出水管與污水處理箱連接,過濾裝置設于污水處理箱腔體內,所述進水管在污水處理箱內連接一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頂部連接一噴水導流器,噴水導流器的上方設有所述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為一過濾斗。
[0006]進一步地,所述過濾斗為圓椎狀,包括內、外兩層過濾壁,內、外兩層過濾壁上設有若干層過濾孔,內層過濾壁的過濾孔與外層過濾壁的相應的過濾孔垂直相對,外層過濾壁最下層過濾孔對應設置沿外層過濾壁周向的導流層,導流層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包括內、夕卜兩層過濾壁之間形成的腔體底部連接一排泥管。
[0007]進一步地,所述導流層斜向下設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上設有加壓泵。
[0009]由于采取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0]1、本實用新型將過濾裝置與排污裝置有效結合,結構設計緊湊,布局合理。
[0011]2、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制作成本低,能夠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3]圖中:1、集水箱2、進水管3、加壓泵4、噴水導流器5、導流層6、內層過濾壁7、外層過濾壁8、過濾孔9、出水管10、排泥管11、污泥處置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實施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5]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箱、進水管2、出水管9、過濾裝置,所述進水管、出水管與污水處理箱連接,過濾裝置設于污水處理箱腔體內,所述進水管在污水處理箱內連接一集水箱1,所述集水箱I的頂部連接一噴水導流器4,噴水導流器4的上方設有所述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為一過濾斗,過濾斗為圓椎狀,包括內、外兩層過濾壁,內、外兩層過濾壁上設有若干層過濾孔,內層過濾壁6的過濾孔與外層過濾壁7的相應的過濾孔8垂直相對,外層過濾壁7最下層過濾孔8對應設置沿外層過濾壁周向的導流層5,導流層5斜向下設置,與出水管9連通,所述包括內、外兩層過濾壁之間形成的腔體底部連接一排泥管10。所述進水管上設有加壓泵3。
[0016]污水經進水管2進入污水處理箱的集水箱1,后由噴水導流器4將集水箱I內的污水垂直噴出,噴出的污水經過濾斗的內層過濾壁6上的過濾孔8射向外層過濾壁7上的過濾孔8,經過濾后的污水匯入導流層5,導流層5斜向下,將污水從出水管9排出,另,污水經過內層過濾壁6后質量較重的污泥顆粒逐漸沉落,由兩層過濾壁形成的腔體滑落下來,并由排泥管10排出,進入污泥處置箱11。
[0017]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主權項】
1.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箱、進水管、出水管、過濾裝置,所述進水管、出水管與污水處理箱連接,過濾裝置設于污水處理箱腔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在污水處理箱內連接一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頂部連接一噴水導流器,噴水導流器的上方設有所述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為一過濾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斗為圓椎狀,包括內、夕卜兩層過濾壁,內、外兩層過濾壁上設有若干層過濾孔,內層過濾壁的過濾孔與外層過濾壁的相應的過濾孔垂直相對,外層過濾壁最下層過濾孔對應設置沿外層過濾壁周向的導流層,導流層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包括內、外兩層過濾壁之間形成的腔體底部連接一排泥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層斜向下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上設有加壓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箱、進水管、出水管、過濾裝置,所述進水管、出水管與污水處理箱連接,過濾裝置設于污水處理箱腔體內,所述進水管在污水處理箱內連接一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頂部連接一噴水導流器,噴水導流器的上方設有所述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為一過濾斗。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過濾污水和污泥排出有效結合的污水處理裝置。
【IPC分類】B01D29-35, B01D29-58, B01D29-90
【公開號】CN204502527
【申請號】CN201420857878
【發明人】劉雪平, 劉建華, 王世峰, 吳薇, 鄒國防, 郭一飛
【申請人】河南城建學院, 平頂山市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