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尤其是一種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
【背景技術】
[0002]增稠器是一種使懸浮在流體中的固體顆粒下沉而與流體分離的設備。它是依靠地球引力場的作用,利用顆粒與流體的密度差異,使之發生相對運動而沉降。現有技術的增稠器多是采用自然沉降,即重力沉降;然而,懸浮顆粒在自然沉降的過程中,其沉降速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難以得到保證,進而使得增稠器的工作效率難以得到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增稠器,其可有效改善懸浮顆粒在其內部進行沉降的效率。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體,筒體上設置有進料口與出料口,以及連通至筒體外部的清水溢流管道,筒體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其包括有在筒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攪拌軸,其由設置在筒體外部的電機進行控制,攪拌軸上設置多個攪拌葉片;所述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在水平面內延伸的支撐桿,支撐桿上固定有沉降濾網;所述支撐桿的端部固定于升降裝置之上,其可在豎直方向上進行位移。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筒體中,其軸線位置設置有升降軸,其連接至設置在筒體外部的升降機構,升降軸與攪拌軸分別位于筒體的上端面與底端面;所述筒體內部設置有至少3根支撐桿,其均固定于升降軸之上;所述支撐桿的長度至少為筒體半徑的5/6。采用上述設計,其可通過多個支撐桿確保過濾網的穩定性;同時,將多個支撐桿安裝于筒體的軸線位置的升降軸之上,可使得支撐桿帶動濾網升降過程中的控制系統得以簡化,進而提高了其升降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升降機構采用液壓缸,其推桿的延伸方向與筒體軸線重合。采用上述設計,其可通過液壓缸便捷使得實現支撐桿及其濾網的升降,以及其升降速度的調控。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桿的長度大于筒體半徑,所述筒體的內壁中,支撐桿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在豎直方向延伸的導向槽。采用上述設計,其可通過導向槽的設置使得支撐桿在升降過程通過導向槽進行定位導向,從而有效改善支撐桿升降過程中的穩定性。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桿中,其于升降軸一側的端部設置有固定滾輪,其軸線垂直于支撐桿軸線,固定滾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升降軸之上,其可繞其軸線進行旋轉;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面設置有卡扣,升降軸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卡槽。采用上述設計,其可使得支撐桿在無需工作時,通過旋轉固定滾輪使其貼合升降軸放置,并通過卡槽與卡扣使得其固定在豎直方向上,從可避免支撐桿對增稠器的添料等工序造成影響。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筒體底端面采用錐形結構;所述出料口連接有真空吸附裝置,其由出料管道、吸附管道以及與吸附管道相連接的真空吸附泵構成;所述出料管道向下延伸,吸附管道與出料管道彼此連通,且其向上延伸。采用上述設計,錐形結構的底面可使得懸浮顆粒聚集在筒體底部時向出料口位置運動,便于其由筒體內部流出;真空吸附裝置的設置可通過真空吸附泵使得懸浮顆粒受其影響迅速流出,并通過出料管道流入指定設備內,從而使得懸浮顆粒的出料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可通過支撐桿以及濾網的升降,使得筒體內的懸浮顆粒在濾網的影響下隨之沉降,從而使得懸浮顆粒可由液體內各個位置迅速到達筒體底部,進而實現其增稠目,使得增稠器的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改善。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桿俯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升降軸側視圖;
[0014]附圖標記列表:
[0015]I一筒體、2—進料口、3—出料口、4一清水溢流管道、5—攬樣軸、6—電機、7—攬樣葉片、8—升降軸、9一液壓缸、10—支撐桿、11一沉降濾網、12—導向槽、13—固定滾輪、14一卡扣、15—卡槽、16—出料管道、17—吸附管道、18—真空吸附泵。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所示的一種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體1,筒體I上設置有進料口 2與出料口 3,以及連通至筒體外I部的清水溢流管道4,清水溢流管道4中設置有電磁閥;筒體I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其包括有在筒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攪拌軸5,其由設置在筒體I外部的電機6進行控制,攪拌軸5上設置多個攪拌葉片7。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如圖1與圖2所示,所述筒體I中,其軸線位置設置有升降軸8,其連接至設置在筒體外部的液壓缸9,升降軸8與攪拌軸6分別位于筒體I的上端面與底端面;所述筒體I內部設置有3根在水平面內延伸的支撐桿10,其均固定于升降軸8之上,支撐桿10上固定有沉降濾網11。采用上述設計,其可通過多個支撐桿確保過濾網的穩定性;同時,將多個支撐桿安裝于筒體的軸線位置的升降軸之上,可使得支撐桿帶動濾網升降過程中的控制系統得以簡化,進而提高了其升降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同時,其可通過液壓缸便捷使得實現支撐桿及其濾網的升降,以及其升降速度的調控。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桿10的長度大于筒體I半徑,所述筒體I的內壁中,支撐桿10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在豎直方向延伸的導向槽12,支撐桿10延伸至導向槽12內部。采用上述設計,其可通過導向槽的設置使得支撐桿在升降過程通過導向槽進行定位導向,從而有效改善支撐桿升降過程中的穩定性。
[002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可通過支撐桿以及濾網的升降,使得筒體內的懸浮顆粒在濾網的影響下隨之沉降,從而使得懸浮顆粒可由液體內各個位置迅速到達筒體底部,進而實現其增稠目,使得增稠器的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改善。
[0022]實施例2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如圖2與圖3所示,所述支撐桿10中,其于升降軸8一側的端部設置有固定滾輪13,其軸線垂直于支撐桿10軸線,固定滾輪13通過轉軸連接于升降軸8之上,其可繞其軸線進行旋轉;所述支撐桿10的上端面設置有卡扣14,升降軸8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卡槽15。采用上述設計,其可使得支撐桿在無需工作時,通過旋轉固定滾輪使其貼合升降軸放置,并通過卡槽與卡扣使得其固定在豎直方向上,從可避免支撐桿對增稠器的添料等工序造成影響。
[0024]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點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25]實施例3
[002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筒體I底端面采用錐形結構;所述出料口 3連接有真空吸附裝置,其由出料管道16、吸附管道17以及與吸附管道17相連接的真空吸附泵18構成;所述出料管道16向下延伸,吸附管道17與出料管道6彼此連通,且其向上延伸;出料管道16內設置有電磁閥。采用上述設計,錐形結構的底面可使得懸浮顆粒聚集在筒體底部時向出料口位置運動,便于其由筒體內部流出;真空吸附裝置的設置可通過真空吸附泵使得懸浮顆粒受其影響迅速流出,并通過出料管道流入指定設備內,從而使得懸浮顆粒的出料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0027]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點均與實施例2相同。
【主權項】
1.一種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體,筒體上設置有進料口與出料口,以及連通至筒體外部的清水溢流管道,筒體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其包括有在筒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攪拌軸,其由設置在筒體外部的電機進行控制,攪拌軸上設置多個攪拌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在水平面內延伸的支撐桿,支撐桿上固定有沉降濾網;所述支撐桿的端部固定于升降裝置之上,其可在豎直方向上進行位移。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中,其軸線位置設置有升降軸,其連接至設置在筒體外部的升降機構,升降軸與攪拌軸分別位于筒體的上端面與底端面;所述筒體內部設置有至少3根支撐桿,其均固定于升降軸之上;所述支撐桿的長度至少為筒體半徑的5/6。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采用液壓缸,其推桿的延伸方向與筒體軸線重合。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的長度大于筒體半徑,所述筒體的內壁中,支撐桿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在豎直方向延伸的導向槽。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中,其于升降軸一側的端部設置有固定滾輪,其軸線垂直于支撐桿軸線,固定滾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升降軸之上,其可繞其軸線進行旋轉;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面設置有卡扣,升降軸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卡槽。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底端面采用錐形結構;所述出料口連接有真空吸附裝置,其由出料管道、吸附管道以及與吸附管道相連接的真空吸附泵構成;所述出料管道向下延伸,吸附管道與出料管道彼此連通,且其向上延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體,筒體上設置有進料口與出料口,以及連通至筒體外部的清水溢流管道,筒體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其包括有在筒體軸線方向延伸的攪拌軸,其由設置在筒體外部的電機進行控制,攪拌軸上設置多個攪拌葉片;所述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在水平面內延伸的支撐桿,支撐桿上固定有沉降濾網;所述支撐桿的端部固定于升降裝置之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改善懸浮物沉降效率的增稠器,其可通過支撐桿以及濾網的升降,使得筒體內的懸浮顆粒在濾網的影響下隨之沉降,從而使得懸浮顆粒可由液體內各個位置迅速到達筒體底部,進而實現其增稠目。
【IPC分類】B01D21-24, B01D21-28, B01D21-02
【公開號】CN204502478
【申請號】CN201520021218
【發明人】李林
【申請人】中鹽淮安鴻運鹽化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