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測量沉淀池內水位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隧道建設施工中,往往需要設置沉淀池,用于接收施工作業時的山體流水,并沉淀流水中的砂石淤泥。在沉淀池內水位達到一定值時,需要用水泵抽出部分的水,使水不致從沉淀池內溢出,影響施工。用于測量沉淀池內水位的裝置一般采用設置在沉淀池內的浮子開關,在浮子開關檢測到水位達到臨界值后,驅動電機帶動水泵工作,使水位下降至臨界水位以下。
[0003]在測量沉淀池內的水位時,由于沉淀池面積較大,且受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水面易產生波動,且起伏較大,水位的測量可能會存在較大誤差。而且,由于水面波動,致使水位瞬時變化較大,引起浮子開關在短時間內多次開合,進而致使水泵的電機反復啟動停止,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并可能會產生安全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穩定測量沉淀池內水位的測量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中沉淀池包括底壁和側壁,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包括:穿過所述側壁與沉淀池液體連通的連接管;設置在連接管內的感應裝置。其中側壁上鄰近底壁處設置有凹陷,連接管在凹陷處與側壁連接,且連接管的下端管口位于凹陷內。
[0006]由以上方案可見,通過連接管與沉淀池連接,連接管內的液面與沉淀池內的平均水位一致,從而液面平穩,連接管管壁的存在使連接管內的液面受外界影響較小,不會產生較大波動,能穩定測量沉淀池內水位,在感應裝置感知到液面到達臨界值時啟動電機工作,不會出現觸發開關頻繁開閉的現象。連接管從側壁上伸出的部分位于凹陷內,可使在沉淀池內有重物跌落時,不會傷及連接管。
[0007]較具體的方案為,下端管口面向下設置。由以上方案可見,下端管口向下可使沉淀物不會在管口沉積,進而不會堵塞連接管,影響連接管與深沉池的液體連通。
[0008]更具體的方案為,下端管口面向下傾斜設置。由以上方案可見,下端管口傾斜設置可使連接管的設置更靈活,只要下端管口為面向下的,沉淀物都不會在管口沉積。
[0009]進一步更具體的方案為,管口設置為斜切管口。由以上可見,連接管可與側壁呈任意角度設置,只要保證斜切管口朝下即可。
[0010]更進一步地,連接管彎折,其上段沿豎直方向設置,而下段沿水平方向設置。
[0011]再進一步地,斜切管口的斜切面與連接管的側壁的夾角為20度至70度。
[0012]優選地,凹陷的底部與底壁鄰接。由以上可見,凹陷與底部鄰接使連接管可最大限度地反映沉淀池內的水位變化。
[0013]較具體地,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凹陷的頂部與側壁相交的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由以上可見,凹陷頂部與側壁夾角較大,沉淀物不易于在凹陷內沉積,且不易于從凹陷頂部進入凹陷內。
[0014]更具體地,凹陷的頂部與側壁垂直。由以上可見,垂直設置使凹陷的結構更簡單,在側壁上的設置更方便。
[0015]進一步更具體地,凹陷設置為半球形。由以上可見,半球形設置使凹陷可較小,對側壁的強度影響小。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第一實施例
[0022]如圖1所示,沉淀池I具有底壁11和側壁12,側壁12上鄰近底壁11處設置有凹陷13,凹陷13的形狀呈半球形,底部與底壁連接,連接管2彎折地設置在側壁12內,包括上段的豎直部分21和下段的水平部分22,水平部分22的管口 23,即連接管2的下端管口,從凹陷13的底面伸出,但管口 23仍位于凹陷13內,不超出側壁12的內側面,管口 23呈斜切狀,且斜切面向下設置,斜切面與水平部分22的側壁的夾角可設置為20度至70度之間,感應裝置可設置在連接管2的豎直部分21內,在連接管2內液面到達一定位置時,被感應裝置感知,驅動電機帶動水泵工作,并使沉淀池I內的液面下降至臨界值以下某個位置。
[0023]沉淀池I在應用時,接收的山體流水存儲在沉淀池內,砂石淤泥等沉淀物會沿豎直方向從上向下沉積在沉淀池的底部,由于管口 23的斜切面向下,沉淀物不會沉積在管口23處,以使管口 23不被沉淀物堵塞,保證連接管2與沉淀池I的液體連通,進而可準確反映沉淀池I內的液面高度,及時被感應裝置感知。凹陷13半球形設置使沉淀物不易于進入凹陷內13,進而不會影響連接管2與沉淀池I的液體連通。管口 23位于凹陷13內,使有較重的石塊等落入沉淀池I內時,不會觸及連接管2,從而連接管不會受到損壞。
[0024]第二實施例
[0025]如圖2所示,沉淀池I具有底壁11和側壁12,側壁12上鄰近底壁11處設置有凹陷13,凹陷13的形狀呈半球形,底部與底壁連接,連接管2彎折地設置在側壁12內,包括豎直部分21和位于豎直部分21下方的傾斜部分22,傾斜部分22的管口 23從凹陷13伸出,但管口 21仍位于凹陷13內,不超出側壁12的內側面,管口 23面向下設置,感應裝置可設置在連接管2的豎直部分21內,在連接管2內液面到達一定位置時,被感應裝置感知,使電機帶動水泵工作,并使沉淀池I內的液面下降至臨界值以下某個位置。其中感應裝置可為現有技術中的浮子開關或其他類型的感應裝置,只要能實現沉淀池I內水位到達臨界時能使電機工作即可。
[0026]沉淀池I在應用時,接收的山體流水存儲在沉淀池內,砂石淤泥等沉淀物會沿豎直方向從上向下沉積在沉淀池I的底部,由于管口 23面向下,沉淀物不會沉積在管口 23處,以使管口 23不被沉淀物堵塞,保證連接管2與沉淀池I的液體連通,進而可準確反映沉淀池I內的液面高度,及時使感應裝置感知。凹陷13半球形設置使沉淀物不易于進入凹陷內13,進而不會影響連接管2與沉淀池I的液體連通。
[0027]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管的設置方式可改變,如圖3或圖4所示。
[0028]在其他實施例中,凹陷也可設置為其他形狀,優選地,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凹陷的頂部與側壁相交的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以使沉淀物不易于在凹陷內沉積。連接管也可設置在側壁外側,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側壁上或其他固定物上即可。
【主權項】
1.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中所述沉淀池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包括: 連接管,穿過所述側壁與所述沉淀池液體連通; 感應裝置,設置在所述連接管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壁上鄰近所述底壁處設置有凹陷,所述連接管在所述凹陷處與所述側壁連接,且所述連接管的下端管口位于所述凹陷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管口面向下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管口面向下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管口設置為斜切管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管彎折,其上段沿豎直方向設置,而下段沿水平方向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切管口的斜切面與所述連接管的側壁的夾角為20度至70度。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的底部與所述底壁鄰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沿豎直向下的方向,所述凹陷的頂部與所述側壁相交的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的頂部與所述側壁垂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設置為半球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沉淀池水位測量裝置,包括穿過側壁與沉淀池液體連通的連接管,設置在連接管內的觸發開關,側壁上鄰近底壁處設置有凹陷,連接管在凹陷處與側壁連接,且連接管的管口位于凹陷內。具有液面平穩,受外界影響較小,能穩定測量沉淀池內水位的優點。
【IPC分類】B01D21-02, G01F23-00
【公開號】CN204485390
【申請號】CN201520120751
【發明人】劉秀昌, 夏劍龍, 李麗娜, 陳思陽, 張明東
【申請人】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