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制脂設備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制脂釜是潤滑脂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該攪拌裝置又是該設備的關鍵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潤滑脂的成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而目前常見的制脂釜攪拌裝置結構較為單一,直接導致潤滑脂質量始終處于瓶頸狀態,無法進一步的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冋題。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它包含蓋扣在釜體上端的傳動箱1,該傳動箱I的上頂部設有與之蓋扣配合的上蓋2,所述傳動箱I的內部固定設有電機固定板3和貼合傳動箱I內壁轉動配合的定位板4,所述的電機固定板3上安裝有電機15,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穿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4與第一太陽齒輪5相連,所述電機15動力輸出軸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太陽齒輪6,該第二太陽齒輪6位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4之間,所述傳動箱I的底部內側設有一圈內齒圈7,該內齒圈7與第一太陽齒輪5之間設有與兩者之間相互嚙合配合的兩個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所述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的中部分別固定有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該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上端分別穿過定位板4與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相連,所述的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分別與第二太陽齒輪6嚙合配合,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與定位板4固定連接。
[0005]所述第一太陽齒輪5的底部與擋板14固定連接,所述擋板14的外圓面與傳動箱I的內壁之間為間隙轉動配合。
[0006]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沿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轉動方向開設有導槽,該導槽與第一轉軸10或第二轉軸11的上端間隙滑動配合。
[000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機械結構簡單,傳動穩定可靠,攪拌桿在釜內轉動的過程中,攪拌桿也可沿其自身的軸向方向轉動,大大的提高了整體攪拌效果,對于油脂的質量提升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實施例作簡單的介紹。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1]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它包含蓋扣在釜體上端的傳動箱1,該傳動箱I的上頂部設有與之蓋扣配合的上蓋2,所述傳動箱I的內部固定設有電機固定板3和貼合傳動箱I內壁轉動配合的定位板4,所述的電機固定板3上安裝有電機15,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穿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4與第一太陽齒輪5相連,所述電機15動力輸出軸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太陽齒輪6,該第二太陽齒輪6位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4之間,所述傳動箱I的底部內側設有一圈內齒圈7,該內齒圈7與第一太陽齒輪5之間設有與兩者之間相互嚙合配合的兩個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所述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的中部分別固定有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該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上端分別穿過定位板4與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相連,所述的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分別與第二太陽齒輪6嚙合配合,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與定位板4固定連接。
[0012]所述第一太陽齒輪5的底部與擋板14固定連接,所述擋板14的外圓面與傳動箱I的內壁之間為間隙轉動配合。
[001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沿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轉動方向開設有導槽,該導槽與第一轉軸10或第二轉軸11的上端間隙滑動配合。
[0014]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機械結構簡單,傳動穩定可靠,攪拌桿在釜內轉動的過程中,攪拌桿也可沿其自身的軸向方向轉動,大大的提高了整體攪拌效果,對于油脂的質量提升效果明顯。
[001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蓋扣在釜體上端的傳動箱(I),該傳動箱(I)的上頂部設有與之蓋扣配合的上蓋(2),所述傳動箱(I)的內部固定設有電機固定板⑶和貼合傳動箱⑴內壁轉動配合的定位板(4),所述的電機固定板(3)上安裝有電機(15),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穿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⑷與第一太陽齒輪(5)相連,所述電機(15)動力輸出軸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太陽齒輪(6),該第二太陽齒輪(6)位于電機固定板⑶和定位板⑷之間,所述傳動箱⑴的底部內側設有一圈內齒圈(7),該內齒圈(7)與第一太陽齒輪(5)之間設有與兩者之間相互嚙合配合的兩個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所述第一行星齒輪(8)和第二行星齒輪(9)的中部分別固定有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該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上端分別穿過定位板(4)與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相連,所述的第三行星齒輪(12)和第四行星齒輪(13)分別與第二太陽齒輪(6)嚙合配合,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與定位板⑷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陽齒輪(5)的底部與擋板(14)固定連接,所述擋板(14)的外圓面與傳動箱⑴的內壁之間為間隙轉動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沿第一轉軸(10)和第二轉軸(11)的轉動方向開設有導槽,該導槽與第一轉軸(10)或第二轉軸(11)的上端間隙滑動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制脂釜攪拌裝置,它包含蓋扣在釜體上端的傳動箱(1),該傳動箱(1)的上頂部設有與之蓋扣配合的上蓋(2),所述傳動箱(1)的內部固定設有電機固定板(3)和貼合傳動箱(1)內壁轉動配合的定位板(4),所述的電機固定板(3)上安裝有電機(15),所述電機(15)的動力輸出軸穿過電機固定板(3)和定位板(4)與第一太陽齒輪(5)相連,所述電機(15)動力輸出軸的中部固定有第二太陽齒輪(6)。本實用新型機械結構簡單,傳動穩定可靠,攪拌桿在釜內轉動的過程中,攪拌桿也可沿其自身的軸向方向轉動,大大的提高了整體攪拌效果,對于油脂的質量提升效果明顯。
【IPC分類】B01F7-16, B01F15-00
【公開號】CN204380562
【申請號】CN201420823823
【發明人】張群敏, 許華平
【申請人】無錫市飛天油脂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