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排砂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技術中,稀土原地浸礦用山腳收液溝進行收集,稀土貴液直接通過管道流向生產車間富液池中,特別是在原地打注液孔,山上泥砂隨貴液一并進入貴液富集池,造成的影響很大,主要是以下幾點:(1)稀土貴液池中泥沙量增加,減少了富液池處理的有效空間,同時容易將輸出管道堵塞,影響下一步操作,必須定時進行清理,不經增加了勞動成本,而且影響生產,增加了工作的危險性。(2)稀土貴液進一步吸附時,泥砂的增加不僅大大減小吸附層的吸附作用,而且使吸附后的貴液不能夠達到國家相應標準,在吸附塔停留后清理困難,吸附層物質再次吸附效果減弱。(3)泥砂隨貴液中貴金屬摻雜在一起,分離時很容易將泥砂與貴金屬一起分離,分選出來的礦物品位不高,很難達到較好的經濟價值,影響整個環節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砂效率高、穩定性強、結構簡單的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它包括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所述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之間通過豎向的半透膜隔墻隔開,所述一段沉淀池的上部為沉砂池、下部為集砂池,所述沉砂池的左側設置有一段進口、右側設置有一段出口,所述一段出口同時為二段進口,所述集砂池的底端中心設置有抽砂管,所述抽砂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外部的運砂皮帶的運輸裝置;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低端隔墻設置有閥門、右側設置有二段出口。
[0006]優選地,所述一段沉淀池的中間內設攪拌軸,所述攪拌軸連接有攪拌電機。
[0007]優選地,所述攪拌軸的下端設置有攪拌葉片。
[0008]優選地,所述攪拌軸為中空結構,所述攪拌軸的中心設置有沖砂管。
[0009]優選地,所述抽砂管內設置有方便排砂的螺旋輸料機,所述抽砂管連接有抽砂泵。
[0010]優選地,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上部為凈化池部、下部為二段富集砂池部,所述二段富集砂池部與水平面形成的γ角度為45°。
[0011]優選地,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中心軸偏右位置設置有振動棒,所述振動棒連接有振動電機。
[0012]優選地,所述振動電機連接有變速箱。
[0013]優選地,所述一段進口與沉砂池的側壁形成的β角度為30°,所述一段出口與隔墻形成的Θ角度為30°且安裝位置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一段進水口的高度。
[0014]優選地,所述二段出口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二段進口的高度。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組成兩段污水排砂池,首先用一段沉淀池進行初步沉砂再通過二段凈化池進行進一步凈化處理,且它們共用集砂池,省去二段凈化池排出沉砂的裝置,并能夠及時排除沉砂,其除砂快速流程少且效果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18]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它包括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之間通過豎向的半透膜隔墻14隔開,半透膜隔墻14是用高分子材料經過制成的半透膜結構,它只允許水分子透過,而不允許溶質通過,水分子能單向地從一側進入另一側,使得水分子能夠通過半透膜隔墻14從一段沉淀池進入二段凈化池,而不能回流,加快了水進入二段凈化池進行進一步處理。一段沉淀池的上部為沉砂池8、下部為集砂池10,沉砂池8的左側設置有一段進口 1、右側設置有一段出口 3,一段出口 3同時為二段進口 3,方便了經一段沉淀池處理后的污水進入二段凈化池;所述一段進口與沉砂池的側壁形成的β角度為30°,一段出口 3與半透膜隔墻14形成的Θ角度為30°且安裝位置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一段進水口 I的高度;有效的防止一段沉淀池內的泥沙進入二段凈化池。二段出口 5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二段進口 3的高度,使流出的液體相對清澈。
[0019]集砂池10的底端中心設置有抽砂管11,抽砂管11的另一端連接有外部的運砂皮帶13的運輸裝置,能夠及時將砂礦輸送到砂倉,防止泥沙量過多而使集砂池10的空間減少,甚至堵塞管道。同時,抽砂管11內還設置有方便排砂的螺旋輸料機,便于集砂池10內的砂礫排出,避免阻塞抽砂管11。抽砂管11還連接有抽砂泵,采用抽砂泵抽砂,這樣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即時頻繁的啟動和關閉抽砂泵也不易損壞和出現故障,提高了穩定性,節約了維修成本,進而提高了除砂效率。二段凈化池的上部為凈化池部9、下部為二段富集砂池部7,二段富集砂池部7與水平面形成的γ角度為45°,便于二段富集砂池部7內的沉砂流入集砂池10。二段凈化池的低端半透膜隔墻14設置有控制泥沙量的閥門4、右側設置有二段出口 5,為了防止渾水自動溢出,二段出口 5設置成與凈化池部9側壁所形成α的夾角為30°。閥門4的打開使一段沉淀池與二段凈化池相通,以便二段富集砂池部7內的沉砂量達到一定的量時,閥門4自動打開使沉砂進入一段沉淀池,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內的沉砂一起通過一段沉淀池底端的集砂池,經過抽砂管11 一起排出,省去二段凈化池排出沉砂的裝置,二段凈化池排除泥沙量明顯減少,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快速進行且減少流程,增加經濟效益并有效保護環境。
[0020]一段沉淀池的中間內設攪拌軸2,攪拌軸2為中空結構,攪拌軸2的中心設置有沖砂管,沖砂管的下端深入到沉砂池的底部,用于沖刷堆積在沉砂池底部中心的砂礫,避免了因砂礫堆積過多抽砂泵不能正常運行的現象,保證了抽砂效果。攪拌軸2的下端設置有攪拌葉片,攪拌軸2連接有攪拌電機12,待處理的污水經一段進口 I的切線方面流入沉砂池8,攪拌電機12通過攪拌軸2帶動攪拌葉片不停地運動,攪拌葉片旋轉使沉砂池內的污水形成軸向渦流,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較大的泥砂被甩向池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集砂池10,沉砂通過泵入到抽砂管11輸送至運運砂皮帶13的運輸裝置中;液體部分則通過二段進口 3流至二段凈化池做進一步處理,使二段出口 5流出的水濁度降低,二段凈化池底部的二段富集砂10內池沉降的泥砂通過閥門4打開后流向集砂池10。通過調整攪拌軸2轉速,可達到最佳沉砂效果。二段凈化池的中心軸偏右位置設置有振動棒6,為了達到充分振動的目的,優選為振動棒6位于二段凈化池的中心軸偏右的四分之一的位置,振動棒6連接有振動電機15,振動電機15帶動振動棒6的運動,通過振動棒6的震動,傳遞到污水中,使得污水中的無機顆粒伴隨著污水的震動加速沉淀,同時也將污水中的絮凝物加速上升并漂浮在污水表面上;一方面有效地加快污水自由沉淀的速率,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是使二段富集砂池部7內的沉砂進入到一段集砂池10內。同時,振動電機15連接有變速箱,可以根據污水中情況的不同,調節振動電機15的轉速,從而調節振動棒6的震動頻率,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它包括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之間通過豎向的半透膜隔墻隔開,所述一段沉淀池的上部為沉砂池、下部為集砂池,所述沉砂池的左側設置有一段進口、右側設置有一段出口,所述一段出口同時為二段進口,所述集砂池的底端中心設置有抽砂管,所述抽砂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外部的運砂皮帶的運輸裝置;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低端隔墻設置有閥門、右側設置有二段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沉淀池的中間內設攪拌軸,所述攪拌軸連接有攪拌電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的下端設置有攪拌葉片。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為中空結構,所述攪拌軸的中心設置有沖砂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砂管內設置有方便排砂的螺旋輸料機,所述抽砂管連接有抽砂泵。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上部為凈化池部、下部為二段富集砂池部,所述二段富集砂池部與水平面形成的γ角度為4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凈化池的中心軸偏右位置設置有振動棒,所述振動棒連接有振動電機。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電機連接有變速箱。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進口與沉砂池的側壁形成的β角度為30°,所述一段出口與隔墻形成的Θ角度為30°且安裝位置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一段進水口的高度。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出口相對于排砂池底部的高度高于二段進口的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排砂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兩段污水排砂池。它包括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其中一段沉淀池和二段凈化池之間通過豎向的半透膜隔墻隔開,一段沉淀池的上部為沉砂池、下部為集砂池,沉砂池的左側設置有一段進口、右側設置有一段出口,一段出口同時為二段進口,集砂池的底端中心設置有抽砂管,抽砂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外部的皮帶運輸裝置;二段凈化池的低端隔墻設置有閥門、右側設置有二段出口。本實用新型先用一段沉淀池進行初步沉砂再通過二段凈化池進行進一步凈化處理,且它們共用集砂池,省去二段凈化池排出沉砂的裝置,并能夠及時排除沉砂,其除砂快速流程少且效果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IPC分類】B01D36-04
【公開號】CN204380392
【申請號】CN201520018595
【發明人】張永利
【申請人】韓山師范學院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