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過濾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旋轉反沖洗過濾裝置。
過濾是去除懸浮物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水處理工程中使用的過濾器盡管形式多種多樣,但原理大致相同,即由過濾和反沖洗兩個基本過程組成,過濾時濁水流過過濾介質,水中的懸浮物被截留在介質表面或介質層內部。反沖洗過程的目的則在于清除截留在濾料孔隙中的懸浮物,恢復其過濾功能。傳統過濾器的反沖洗過程大多采用濾后水反沖洗法來實現,其原理是單一利用水力剪切和顆粒間的相互摩擦來達到清洗濾料的目的。目前使用的過濾器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體積大、反沖洗周期長、耗水量大及反洗不徹底等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現有過濾器的缺點,在原有單一水力反沖洗的基礎上,設計一種既能利用水力作用又能充分利用旋轉離心力的旋轉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具有外筒體,外筒體內設置有過濾筒體,外筒體上方設有進水管,底端設有排污管,過濾筒體底端連接出水管并伸出外筒體底部,外筒體頂端為帶有排氣閥的筒體上蓋,過濾筒體內設置有過濾筒體框架,過濾筒體側壁為由過濾介質制成的筒體過濾層,筒體上蓋支承有一電機,電機的電機軸與過濾筒體框架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措施,前述電機軸與過濾筒體框架間通過聯軸器聯接,過濾筒體內還設置有套在出水管外的水下軸承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充分利用水力和離心力的雙重作用,當進行反洗過程時,水從出水管進入過濾筒體內,對筒體過濾層附著的懸浮物進行沖洗,通過設置可旋轉的過濾筒體,有效地提高了反沖洗效果,節約反洗水量,改善了設備的過濾性能。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過濾面積由傳統的截面面積改變為筒體側壁的表面積,從而成倍提高了設備的過濾面積,使同等容積的過濾器的水處理能力成倍提高。因而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
最佳實施例外筒體1內設置有過濾筒體2,外筒體1的側壁上方設有進水管11,底端設有排污管12,外筒體1的側壁上還設有壓力表14,過濾筒體2底端連接出水管21并伸出外筒體1底部,外筒體1頂端為帶有排氣閥131的筒體上蓋13,過濾筒體2內設置有過濾筒體框架22,過濾筒體2側壁為由過濾介質制成的筒體過濾層23,筒體上蓋13支承有一電機3,電機3的電機軸31與過濾筒體框架22通過聯軸器4聯接,過濾筒體2內還設置有套在出水管21外的軸承24。
工作時,污水從進水管11進入外筒體1內,經過濾,污水中的懸浮物一部分留在筒體過濾層23,一部分仍留在水中從排污管12排出,清水則進入過濾筒體2內再經出水管21排出。當筒體過濾層23附著的懸浮物太多影響過濾效果時,應對其清洗,首先關閉進水管11及出水管21,打開排污管12,排清內存的殘留水及污物,同時啟動電機3帶動過濾筒體2高速旋轉,截留在筒體過濾層23的懸浮物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出。再打開出水管21,將水從出水管21反沖進入過濾筒體2,此時原先仍殘留在筒體過濾層23上的懸浮物便在水力作用下進一步脫離,從而進一步加速筒體過濾層23的過濾能力的恢復,反洗出來的懸浮物逐漸沉積從排污管12排出。
權利要求1.旋轉過濾器,具有外筒體(1),外筒體(1)內設置有過濾筒體(2),外筒體(1)上方設有進水管(11),底端設有排污管(12),過濾筒體(2)底端連接出水管(21)并伸出外筒體(1)底部,外筒體(1)頂端為帶有排氣閥(131)的筒體上蓋(13),其特征是過濾筒體(2)內設置有過濾筒體框架(22),過濾筒體(2)側壁為由過濾介質制成的筒體過濾層(23),筒體上蓋(13)支承有一電機(3),電機(3)的電機軸(31)與過濾筒體框架(2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過濾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電機軸(31)與過濾筒體框架(22)間通過聯軸器(4)聯接,過濾筒體(2)內還設置有套在出水管(21)外的水下軸承裝置(24)。
專利摘要旋轉過濾器,具有上方設有進水管、底端設有排污管的外筒體,外筒體內設置有過濾筒體,過濾筒體底端連接出水管并伸出外筒體底部,外筒體頂端為帶有排氣閥的筒體上蓋,過濾筒體側壁為由過濾介質制成的筒體過濾層,筒體上蓋支承有一電機,電機的電機軸與過濾筒體框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充分利用水力和離心力的雙重作用,水處理能力成倍提高,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B01D29/31GK2391662SQ9922931
公開日2000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31日
發明者周光亮 申請人:江蘇海鷗冷卻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