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溶劑蒸餾提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分析儀器,主要用于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
目前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大都采用出蒸餾燒瓶(6)、刺形分餾柱(2)、溫度計(1)、直形冷凝器(3)、尾接管(4)及溶劑接收瓶(5)等組成的蒸餾法。
圖1為蒸餾法的結構示意圖。它的工作原理是加熱蒸餾瓶中待純化溶劑,沸騰后變為溶劑蒸氣上升到刺形分餾柱中,通過直形冷凝器中冷凝液化后經尾接管流入溶劑接收瓶中。收集所需沸點范圍溶劑即達到純化的目的。其不足之處在于無規范臺架支撐,占地面積大,玻璃部件在裝卸過程中極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卸方便、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提純效果好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它由加熱、提純、自動控制及支撐等系統構成。其特征在于提純系統的分餾提純接收瓶中具有可對溶劑蒸氣進行分餾的刺形分餾柱、使餾出溶劑蒸氣冷凝液化的蛇形冷凝器、接收儲存純化溶劑的溶劑接收瓶和放出餾出溶劑的放液閥;加熱系統的油浴電熱器中,導熱油的油箱置于密封式圓盤電熱板上,油箱上沿連接有蒸餾三頸瓶的瓶套,瓶套上沿一側焊接有通水管和溫度計插口,液面計的一端連接在油箱底部的中心,另一端固定在油浴電熱器的外殼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臺架支撐儀器化,分析操作自動化,占地面積小,裝卸方便,徹底消除了使用水浴加熱存在的不足。
下面結臺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餾提純接收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油浴電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它由加熱、提純、自動控制及支撐等系統構成。提純系統的分餾提純接收瓶(5)中具有可對溶劑蒸氣進行分餾的刺形分餾柱(18),使餾出溶劑蒸氣冷凝液化的蛇形冷凝器(16),接收儲存純化溶劑的溶劑接收瓶(19)和放出餾出溶劑的放液閥(20);加熱系統的油浴電熱器(10)中,導熱油的油箱(25)置于密封式圓盤電熱板(27)上,油箱(25)上沿連接有蒸餾三頸瓶(7)的瓶套(24),瓶套(24)上沿一側焊接有通水管(23)和溫度計插口(22),液面計(26)的一端連接在油箱(25)底部的中心,另一端固定在油浴電熱器帶(10)的外殼上。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控制部件置于底座(11)和油浴電熱器(10)內,立柱(2)與底座(11)連接,活動夾(3)與立柱(2)連接,升降臺(13)與底座(11)連接,分餾提純接收瓶(5)垂直夾于立柱(2)上的兩個活動夾(3)上,油浴電熱器(10)置于升降臺(13)上,蒸餾三頸瓶(7)置于油浴電熱器(10)中的瓶套(24)內,蒸餾三頸瓶(7)的中心口與分餾提純接收瓶(5)的下端磨塞同心相接,插上直角溫度計(1)和溫度計(21),裝上尾接管(6),連通橡膠管(4),接通電源線(12),打開電源開關(8),將控溫旋鈕(9)予置在所需加熱溫度范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接通水源后的水壓作用下通電開始恒溫加熱,蒸餾三頸瓶(7)中待純化溶劑受熱至沸變為溶劑蒸氣上升,經刺形分餾柱(18)分餾后進入蛇形冷凝器(16)中冷凝液化流入到溶劑接收瓶(19)中,通過放液閥(20)棄去低沸點溶劑,待純化溶劑中的少量固體殘渣留在蒸餾三頸瓶(7)中,達到蒸餾提純的目的。蒸餾中途因故停水能自動斷電停止加熱,來水后能自動恢復加熱蒸餾。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它由加熱、提純、自動控制及支撐等系統構成,其特征在于提純系統的分餾提純接收瓶(5)中具有可對溶劑蒸氣進行分餾的刺形分餾柱(18),使餾出溶劑蒸氣冷凝液化的蛇形冷凝器(16),接收儲存純化溶劑的溶劑接收瓶(19)和放出餾出溶劑的放液閥(20);加熱系統的油浴電熱器(10)中,導熱油的油箱(25)置于密封式圓盤電熱板(27)上,油箱(25)上沿連接有蒸餾三頸瓶(7)的瓶套(24),瓶套(24)上沿一側焊接有通水管(23)和溫度計插口(22),液面計(26)的一端連接在油箱(25)底部的中心,另一端固定在油浴電熱器(10)的外殼上。
2.根據權利要示1所述的提純系統的另一特征在于溶劑接收瓶(19)內與大氣相通的平衡管(15)燒結在蛇形冷凝器(16)上下兩端的中心。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對常用有機溶劑進行提純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屬于化學分析儀器類。國內常用的溶劑蒸餾提純裝置由蒸餾燒瓶、刺形分餾柱及直形冷凝器等組成。它的缺點是無規范臺架支撐,占地面積大,玻璃部件在裝卸過程中極易損壞。本實用新型采用分餾提純接收瓶、油浴電熱器及支撐臺架等組合,實現了臺架支撐儀器化,分析操作自動化,提純效果好,占地面積小,裝卸方便,徹底消除了使用水浴加熱存在的不足。
文檔編號B01L3/16GK2347656SQ9822649
公開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16日
發明者楊運才 申請人:楊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