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家用電滲析純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水器,具體涉及一種家用飲水處理器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用水的水質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家用凈水器作為一種飲用水處理器械,已大量進入普通家庭。目前市銷的家用凈水器產品中,大多是機械過濾加活性炭凈化類型,其結構由機械過濾器與活性炭凈化器串聯構成。這種經過濾和活性炭兩級凈化的凈水器雖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優點,但缺點是凈化效果不好,無法脫除水溶性無機污染雜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凈化效果更好、成本低且壽命長的家庭用凈水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家用電滲析純水器,包括機械過濾器、電滲析裝置以及活性炭凈水器,所述機械過濾器、電滲析裝置以及活性炭凈水器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械過濾器、電滲析裝置以及活性炭凈水器依次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這種依次連接的凈水通道結構最合理且效果最佳。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還可以是機械過濾器、活性炭凈水器以及電滲析裝置依次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滲析裝置由電滲析器和水流換向閥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是原水(或自來水或深井水等)分別經三級處理使水質更接近天然,其中機械過濾器作用是對被處理的原水中微粒膠體、懸浮物等雜質進行過濾,使水的色度和濁度得到改善;電滲析器是采用異相離子交換膜與電滲析技術,以直流電場的能量為驅動力,憑藉異相離子交換膜對水中透過離子的高度選擇性,從而使淡水室中的無機離子透過離子交換膜向濃水室中聚集,最終脫除原水中在部分離子態雜質(即氟化物、鈣、鎂離子及重金屬離子、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而水流換向閥的作用是與電滲析器上的淡水出口、濃水出口以及電極倒換相配合,來保證電滲析器不因電極倒換而改變淡水出口和濃水出口,從而使電滲析器上的淡水通道始終與活性炭凈水器的進口相通;活性炭凈水器是利用活性炭極大的比表面積所賦于的吸附作用,一方面清除原水中的余氯、有機污染物及一系列有害的致突變物,另一方面消除水中異味。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三級不同凈化作用的凈水裝置串聯構成,尤其是采用電滲析裝置作為其中的一級凈化,與現有技術相比顯然凈化效果好得多,特別是脫除了現有技術無法脫除的水溶性無機離子態雜質,如氟化物、鈣、鎂離子及重金屬離子、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對保持人體健康以及預防癌癥、結石癥、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有一定效果。
2.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過濾器機械過濾、電滲析裝置脫鹽以及活性炭吸附三級不同作用的處理裝置串聯,因此經本實用新型所述純水器處理后的水質,無論是感官性狀、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以及細菌學指標都超過GB5749-85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九九六年四月本裝置經上海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結論是<1>.氯仿,四氯化碳,游離余氯凈化效果顯著;<2>.耗氧量,溶解性有機碳去除率高;<3>.致突變試驗進水為陽性+++,經凈化后可達陰性;各項受檢項目均符合檢驗依據所規定的技術要求。檢驗報告編號(92)量認(滬)字(Z0152)號國質監驗字003號。
3.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電滲析裝置作為其中一級脫鹽凈化裝置,故當沿海地區在枯水期,江河因海水倒灌而出現咸潮時,經本裝置處理后的純化水基本上可以去除水中咸味(如遇硬水,同樣可以脫除鈣、鎂離子而軟化),真正體現了水質提純的功能,這也是不同于一般市銷凈水器的優點之一。另外,若適當降低所述純水器的純水流量,其原水的脫鹽率可高達90%以上,如此高純度的去離子水可作實驗室及某些精密儀器或特殊要求器械用水。
4.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無噪音、無污染,隨用隨做,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工作可靠。
5.本實用新型使用壽命長,故制水成本相對而言很小,僅為RO水的三分之一。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機械過濾器結構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滲析器結構原理示意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活性炭凈水器結構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械過濾器;[2].電滲析裝置;[3].活性炭凈水器;[4].電滲析器;[5].水流換向閥;[6].殼體;[7].原水進口;[8].廢水出口;[9].純凈水出口;[10].電流表;[11].換向閥指示燈;[12].電源按鈕;[13].電源輸入端;[14].筒體;[15].濾芯;[16].筒蓋;[17].軟管;[18].軟管;[19].變壓器;[20].整流橋堆;[21].直流換向器;[22].極水室;[23].淡水室;[24].濃水室;[25].邊電極;[26].共電極;[27].陽膜;[28].陰膜;[29].軟管;[30].筒蓋;[31].軟管;[32].筒體;[33].內膽;[34].網布;[35].小線架;[36].活性炭;[37].大線架;[38].網布。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附
圖1~附圖6,一種家用電滲析純水器,包括殼體[6]、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所述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依次經軟管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所述機械過濾[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安置在殼體[6]內,其原水進口[7]、廢水出口[8]以及純凈水出口[9]從殼體[6]內伸出。所述機械過濾器[1]為蜂房過濾器,由筒體[14]、筒蓋[16]和濾芯[15]組成,軟管[18]將原水進口[7]與過濾器進水口連通,軟管[17]將過濾器出水口與電滲析裝置[2]的進水口連通。所述電滲析裝置[2]由電滲析器[4]和水流換向閥[5]組成,電滲析器[4]由若干異相離子交換膜組裝成的水流通道和作用在水流通道上的直流電場兩部份組成,所述異相離子交換膜由陽膜[27]和陰膜[28]組成,所述水流通道由一個進水口、極水室[22]、濃水室[24]、淡水室[23]、極水排放口、淡水出口以及濃水出口構成,所述直流電場由電源按鈕[12]、變壓器[19]、整流橋堆[20]、電流表[10]、直流換向器[21]、兩個邊電極[25]以及一個共電極[26]構成,電滲析器是利用溶液中的離子,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進行遷移這種電滲析現象,使原水在電滲析器的隔室中發生離子遷移,原水中陰陽離子分別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達到淡化和濃縮的目的。所述水流換向閥[5]是一種專用于將閥上的兩個進水口與兩個出水口之間的兩路通道的一端進行交換的裝置,本實施例所述水流換向閥[5]的結構已申請專利并授權,專利號為ZL95244678.2,申請日95年9月5日,名稱為電滲析水流換向閥,在此不詳述。電滲析器長時間工作時,如果不倒換電極極性,離子交換膜上因結垢而導致″極化″失效,為了消除電極沉淀,提高離子交換膜的使用壽命,電滲析器在運行一定時間后必須倒換電極極性,而電極倒換后,原來的淡水流變成現在的濃水流,原來的濃水流變成現在的淡水流,因此必須將原來的淡水口與原來的濃水口進行交換,這樣操作不僅不方便,往往還會帶來失誤。為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將水流換向閥[5]與直流換向器[21]組合在一起,采用聯動倒極方式對電滲析器進行電極極性倒換,在水流換向閥[5]的作用下,電極極性倒換后,水流換向閥[5]上的淡水流和濃水流的出口保持不變。所述活性炭凈水器[3]由筒體[32]、筒蓋[30]、內膽[33]、活性炭[36]、小線架[35]、大線架[37]、網布[34]以及網布[38]組成,活性炭凈水器[3]進水口經軟管[31]與電滲析裝置[2]中水流換向閥[5]的淡水出口連通,活性炭凈水器[3]出水口經軟管[29]與純凈水出口[9]連通,所述電滲析裝置[2]上的極水排放口和濃水出口并聯后與廢水出口[8]連通。所述殼體[6]上還設有兩個換向閥指示燈[11],以指示電滲析裝置[2]的換向狀態,電滲析裝置[2]使用的電源從電源輸入端[13]輸入。
實施例二參見附圖3~附圖7,一種家用電滲析純水器,包括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所述機械過濾器[1]、活性炭凈水器[3]以及電滲析裝置[2]依次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其它同實施例一。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電滲析純水器,包括機械過濾器[1]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滲析裝置[2],所述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依次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過濾器[1]、活性炭凈水器[3]以及電滲析裝置[2]依次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純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滲析裝置[2]由電滲析器[4]和水流換向閥[5]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家用電滲析純水器,包括機械過濾器[1]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滲析裝置[2],所述機械過濾器[1]、電滲析裝置[2]以及活性炭凈水器[3]經管道連接成一個三級串聯的凈水通道。其特點:<1>.采用了三級不同凈化作用的凈水裝置,特別是采用電滲析裝置,使原水得到充分凈化、軟化、純化;<2>.特別是本實用新型脫除了現有技術無法脫除的水溶性無機離子態雜質,如氟化物、鈣、鎂離子及重金屬離子、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3>.本實用新型使用壽命長,制水成本低,僅為RO水的三分之一且無噪音、無污染,可隨用隨做。
文檔編號B01D61/46GK2294102SQ9723467
公開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28日
發明者馬力仁 申請人:馬力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