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流式濃縮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選礦工藝流程中尾礦漿液處理設施,具體涉及一種自流式礦漿濃縮池。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大型礦漿濃縮設備,主要是周邊傳動或中心傳動的濃密機,這種傳統設備消耗動力多、使用成本高,其刮泥裝置及傳動系統結構復雜,不適宜中、小型濃縮池使用。對于中、小型礦漿濃縮池現一般為耙式濃縮池,其上部為筒狀,底部為錐形,通常錐體的傾斜角度為10°~20°,尾礦或雜物主要靠機動耙車耙至池中心出口處排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外加動力,尾礦或雜物能夠自流排出池外的簡易濃縮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自流式濃縮池的池體上部為圓筒狀,底部為圓錐形,筒口內沿設置環形溢流槽及出水口,底部中心有排漿口,與排漿口連接的排漿管上依次裝有備用閘門和排漿閘門,在備用閘門和排漿閘門之間的支管上裝有注水閘門。為使濃縮后的礦漿順利排入排出口,池體底部圓錐面的傾斜角θ為45°~60°,礦漿注入筒固定在池體頂部的過橋上,尾礦槽(管)經過橋伸進注入筒內。
以下結合附圖
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附圖為本實用新型自流式濃縮池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池體2、注入筒3、過橋4、尾礦槽(管)5、溢流槽6、出水口7、排出口8、排漿閘門9、注水閘門10、備用閘門11、排漿管12、隔篩池體1上部為圓筒狀,底部為圓錐形,在池體頂部設置過橋3,過橋3中心固定礦漿注入筒2,尾礦槽(管)4經過橋3伸進注入筒2內,尾礦或雜物經尾礦槽(管)、注入筒流入池底。為避免大塊礦渣堵塞排出口7,在靠近錐底的排出口上設有隔篩12。排出口下部連接有排漿管11,排漿管上裝有排漿閘門8和備用閘門10,注水閘門9設置在兩閘門之間的支管上,當排出口發生堵塞時,可通過注水閘門9注水疏通。
池體1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由鋼板焊接成型。為減小摩擦,池體底部圓錐表面需作光滑處理,可涂刷環氧樹脂涂層,亦可貼光面瓷磚。池底圓錐面的傾斜角θ為45°~60°,經試驗,在此范圍內排出效果均較為理想。在池體筒口內沿設有環形溢流槽5和出水口6,漿體濃縮后清水經此排出池外以供循環使用。
本實用新型加大了底部錐體的傾斜角,尾礦或雜物能夠自流排出,排出的漿體中固形物可達60%以上。與傳統的濃縮池相比,省掉了機動耙車,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結構簡單、節能、省力、濃縮比大、投資少等優點,該結構適用于1000M3以下的小型濃縮池。
權利要求1.一種自流式濃縮池,池體上部為圓筒狀,底部為圓錐形,筒口內沿設置環形溢流槽及出水口,底部中心有排出口,與排出口相連接的排漿管上依次裝有備用閘門和排漿閘門,在備用閘門和排漿閘門之間的支管上裝有注水閘門,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池體底部圓錐面的傾斜角θ為45°~60°,礦漿注入筒固定在池體頂部的過橋上,尾礦槽(管)經過橋伸進注入筒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式濃縮池,其特征在于靠近錐底的排出口上設有隔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式濃縮池,其特征在于池體底部圓錐表面涂有環氧樹脂涂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式濃縮池,其特征在于池體底部圓錐表面貼有光面瓷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流式礦漿濃縮池,池體上部為圓筒狀,底部為圓錐形,其圓錐面的傾斜角為45°~60°。在池體頂部設有固定礦漿注入筒的過橋,尾礦槽(管)經過橋伸進注入筒內,尾礦或雜物經尾礦槽(管)、注入筒流入池底排出口,清水經筒口溢流槽流出。由于加大了底部錐體的傾斜角,尾礦或雜物能夠自流排出,排出的漿體中固形物可達60%以上。該裝置無需外加動力,具有節能、省力、投資少等特點,適用于1000m
文檔編號B01D21/02GK2228796SQ9522300
公開日1996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21日
發明者行興國 申請人:行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