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實現快速卡緊的試管架,屬于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動化(automation)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自動化技術廣泛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醫療、服務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動化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志。
自動化技術廣泛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醫療、服務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現有的試管架在使用時不能實現卡緊,且在固定時不方便,浪費時間,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快速卡緊的試管架。
本發明的一種能實現快速卡緊的試管架,它包含架體、固定座、卡緊氣囊、防滑片機構、放氣開關、抽氣氣泵、充氣開關、充氣氣泵;所述架體的底部安裝有固定座,所述架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內側壁上安裝有卡緊氣囊,所述卡緊氣囊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防滑片機構,所述架體上端的兩側均安裝有放氣開關、充氣開關,所述架體的內下端分別安裝有抽氣氣泵與充氣氣泵,所述抽氣氣泵與充氣氣泵均通過氣管與接頭與卡緊氣囊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防滑片機構包含防滑片體與防滑條;所述防滑片體上均勻的安裝有數個防滑條。
作為優選,所述卡緊氣囊為加強式卡緊氣囊。
作為優選,所述充氣氣泵上安裝有泄壓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便于實現充氣式卡緊與防滑,且能實現放氣式拿取,使用方便,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防滑片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架體;2-固定座;3-卡緊氣囊;4-防滑片機構;5-放氣開關;6-抽氣氣泵;7-充氣開關;8-充氣氣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架體1、固定座2、卡緊氣囊3、防滑片機構4、放氣開關5、抽氣氣泵6、充氣開關7、充氣氣泵8;所述架體1的底部安裝有固定座2,所述架體1的內部設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內側壁上安裝有卡緊氣囊3,所述卡緊氣囊3的外側壁上設置有防滑片機構4,所述架體1上端的兩側均安裝有放氣開關5、充氣開關7,所述架體1的內下端分別安裝有抽氣氣泵6與充氣氣泵8,所述抽氣氣泵6與充氣氣泵8均通過氣管與接頭與卡緊氣囊3連接。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防滑片機構4包含防滑片體41與防滑條42;所述防滑片體41上均勻的安裝有數個防滑條42。
進一步的,所述卡緊氣囊3為加強式卡緊氣囊。
進一步的,所述充氣氣泵8上安裝有泄壓閥。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在使用時,通過固定座2實現快速固定,且固定后通過放置槽實現試管的放置,且放置后通過充氣開關7啟動充氣氣泵8,且充氣氣泵8將卡緊氣囊3充氣實現卡緊,且卡緊時通過防滑片機構4實現防滑,使用方便,操作簡便,當需要拿取時,通過放氣開關5啟動抽氣氣泵6,實現快速抽氣,能實現快速拿取,使用方便,且穩定性高。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明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等常規手段,機械、零件和設備均采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型號,加上電路連接采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連接方式,在此不再詳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