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活性炭塑型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我國汽車、家具、機械、家電、化工、印刷等行業快速發展,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大量的苯、甲苯、鹵代烴、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進入空氣,這些揮發、進入空氣的溶劑稱為揮發性有機物,用VOCs表示。VOCs是形成霧霾的重要物質,因此,將含有VOCs的空氣經過處理,回收其中的溶劑是治理空氣污染的必要措施。
[0003]通常回收VOCs的方法有兩類,一類是回收法,另一類是消除法。回收法主要有炭吸附、變壓吸附、冷凝法及膜分離技術,回收法是通過物理方法,用溫度、壓力、選擇性吸附劑和選擇性滲透膜等方法來分離VOCs的。消除法有熱氧化、催化燃燒、生物氧化及集成技術;消除法主要是通過化學或生化反應,用熱催化劑和微生物將有機物轉變成為CO2和水。
[0004]上述方法中,以活性炭吸附法最為實用,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技術。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將污染空氣中的VOCs吸附,然后經解吸、冷凝,可以回收溶劑,也可以先經活性炭吸附,然后解吸后得到濃度較高的少量解吸氣,將這種解吸氣通過催化燃燒,轉化為CO2和水,消除了污染。前者回收工藝適用于大規模、VOCs較高的場合,后者適用于規模小,回收價值不大的場合。
[0005]目前,對于處理VOCs濃度高、氣體量較少時,一般采用吸附塔充填顆粒活性炭吸附,配套冷凝回收或解吸氣焚燒的工藝,這種工藝適合于少量氣體處理,氣體量太大時,氣體阻力太大,無法運行。但對于大規模、氣體量巨大的情況下,主要采用蜂窩活性炭,利用蜂窩的大孔作為氣流的通道,可大大減少氣流阻力。
[0006]采用蜂窩炭處理VOCs工藝最大的優點是阻力小,適用于處理大風量的被VOCs污染的空氣。但蜂窩炭工藝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最致命的問題是吸附性能和強度性能較差。原因是蜂窩活性炭生產時,以粉末活性炭為原料,原料粉炭的粒度在0.2mm以下,加膠黏劑后壓制成蜂窩狀炭(類似于民用蜂窩煤),這樣,膠黏劑很容易堵塞活性炭的吸附孔道,使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大幅度下降。另外,由于蜂窩炭經由膠黏劑膠結成型,而活性炭粉的膠黏成型性較差,使得制成的蜂窩炭強度不高,在長期使用中,因為氣流沖刷、反復吸附和再生,將導致蜂窩炭逐漸解體,碎裂成小塊或粉末,將導致報廢。因此,蜂窩炭吸附塔的使用壽命不長,一般不超過2年。此外,鑒于蜂窩炭的強度低,難以在立式吸附塔上使用,多用臥式吸附床,這就帶來占地面積大、管理不方便等問題。這些缺點,將導致投資高、使用成本高、效率低等不利結果。
【發明內容】
[0007]針對上述現存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以解決以下技術問題:(I)解決蜂窩活性炭孔隙堵塞問題,防止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明顯下降,以提高吸附的效率和容量;(2)解決蜂窩活性炭易碎裂、使用壽命短的致命問題,以使吸附塔的使用壽命由1-2年延長到10年以上;(3)解決蜂窩炭的臥式吸附床占地問題,變為吸附塔,以大幅度減少設備的占地面積。
[0008]此外,煙氣中CO2的分離捕集、煤礦低濃度瓦斯濃縮也可以用此設備。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A、首先,制作復數個長方體框架狀的鋼籠,該扁平的鋼籠具有框架式結構,共六個面,每面都是通透的,氣流可以自由通過。并在鋼籠外周包裹網孔直徑小于1.5mm的編織網,組成型片。
[0010]B、然后,將型片等間距、平行直立排列布置在吸附塔節底部的格柵上,遍滿整個塔盤,且型片長度為其外側長棱所在的塔弦長度,寬度為20-50mm,高度為500-2000mm;接著在型片之間的間隙中填滿顆粒活性炭,使整個塔節形成一個型塊。如此一來,該型塊中的鋼籠由于內部是空的,可作為氣流通道,類似于蜂窩炭中的孔的作用,并且鋼籠間隙中填充顆粒活性炭可作為吸附層。
[0011]C、最后,按步驟A、B逐一制作型塊,將多個型塊在高度方向上向上疊加,組成吸附塔,類似于多節塔單元逐一疊加組成吸附塔。
[0012]進一步,所述的鋼籠采用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0013]更進一步,所述的編織網采用金屬或有機材料。
[0014]更進一步,所述的鋼籠內部還設有連接其框架的支撐件。因為鋼籠本身是扁平的框架式結構,其內部設有支撐件的目的是增加鋼籠的剛性,保持鋼籠的形狀,使進入鋼籠通過的氣體暢通無阻。該支撐件的形狀不限,但不能阻礙氣流的流通。
[0015]相比于現有技術,使用本發明的塑型方法利用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制作出的吸附塔,能夠帶來以下的優點:
(I)不使用膠黏劑“成型”,而是采用鋼籠“塑型”,使得活性炭吸附性能不受影響,解決了蜂窩炭中活性炭孔隙堵塞的問題,可以選用高性能活性炭,大幅度提高吸附的效率和容量,也使活性炭的相對成本下降。
[0016](2)“型塊”的形狀和結構強度由鋼籠支撐,解決了蜂窩活性炭易碎裂、使用壽命短的致命問題,該方案將使吸附塔的使用壽命由蜂窩炭的1-2年延長到10年以上。
[0017](3)在“型塊”組合上,“鋼籠”的間隙可根據氣體量進行自由調節,使得吸附塔氣體處理能力的彈性大大高于蜂窩炭的吸附床。
[0018](4)該方案可以根據處理氣體的特點,將多個活性炭“型塊”在高度方向上疊加,將蜂窩炭的臥式吸附床變為“塑型炭”的立式吸附塔,大幅度減少設備的占地面積。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中鋼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型塊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型塊的結構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吸附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 ]本發明將吸附塔中的顆粒活性炭采用非粘結式方法塑型,具體制作過程如下:
首先,如圖1和圖2所示,采用金屬材料棒條或扁條制作出復數個扁平的長方體框架狀的鋼籠,也可使用有機材料,如工程塑料。鋼籠長度為其外側長棱放置在吸附塔中的位置所在的塔弦的長度,寬度為20-50mm,高度依鋼籠的強度和剛性,在500-2000mm范圍內。進一步,為加強鋼籠的剛性,在其內放置支撐件以連接鋼籠框架,且該支撐件所用棒條或扁鋼的密度,以足夠剛度支撐后續充填活性炭后形成的擠壓力,保持鋼籠不變形且不影響氣流穿透活性炭層為準。
[0022]然后,在鋼籠外周包裹網孔直徑小于1.5mm的編織網,組成復數個型片備用。該編織網采用金屬或尼龍材料,網孔尺寸大小可在規定范圍內靈活掌握,以保證后續填充的顆粒活性炭不漏損,及不影響氣流通過為原則。
[0023]接著,如圖2和圖3所示,將型片等間距的平行直立排列在吸附塔節底部的格柵上,且在型片之間的間隙中填充顆粒活性炭,組成一個型塊,此時類似于吸附塔的一節塔單元。如此一來,該型塊中的鋼籠由于六個面都是通透的,可作為氣流通道,類似于蜂窩炭的孔道的作用,并且鋼籠間隙中填滿的顆粒活性炭作為吸附層。另外,可根據氣體量對“鋼籠”的間隙進行自由調節,從而對顆粒活性炭吸附層的厚度進行增減。
[0024]最后,如圖4所示,按上述步驟繼續制作型塊,并將后續的型塊疊裝在前面的型塊之上,類似于多節塔單元在高度方向上逐一疊加,組成吸附塔。
[0025]使用時,“型塊”中的顆粒活性炭作為吸附層,“型塊”中的鋼籠作為氣流通道,這樣的活性炭與“型塊”的組合稱為“塑型炭”,區別于“蜂窩炭”。因為“塑型炭”不使用膠黏劑“成型”,而是采用鋼籠“塑型”,使得顆粒活性炭的原有吸附性能不受破壞,而且“型塊”的形狀和結構強度由鋼籠支撐,也解決了蜂窩炭通過膠黏劑成型帶來的強度低的問題。同時,由于不使用膠黏劑、“型塊”的強度由鋼籠支撐,“塑型炭”的強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證。
[0026]綜上所述,在使用本發明方法塑型的吸附塔處理VOCs時,框架式鋼籠應對顆粒活性炭起到塑型的保形作用,活性炭吸附性能不受影響,解決了蜂窩炭易碎裂、活性炭孔隙堵塞等技術問題,并且吸附塔氣體處理能力的彈性大大高于蜂窩炭的吸附床。
【主權項】
1.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A、首先,制作復數個長方體框架狀的鋼籠,并在每個鋼籠外周包裹網孔直徑小于1.5mm的編織網,組成復數個型片; B、然后,將型片等間距、平行直立排列布置在吸附塔節底部的格柵上,遍滿整個塔盤,且型片長度為其外側長棱所在的塔弦長度,寬度為20-50mm,高度為500-2000mm;接著在型片之間的間隙中填滿顆粒活性炭,使整個塔節形成一個型塊; C、最后,按步驟A、B逐一制作型塊,將多個型塊在高度方向上向上疊加,組成吸附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籠采用金屬材料制作而成。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織網米用金屬或有機材料。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籠內部還設有連接其框架的支撐件。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粘結式顆粒活性炭塑型方法,A、首先,制作復數個長方體框架狀的鋼籠,并在每個鋼籠外周包裹網孔直徑小于1.5mm的編織網,組成復數個型片;B、然后,將型片等間距的平行直立排列布置在吸附塔節底部的格柵上,遍滿整個塔盤,且型片長度為其外側長棱所在的塔弦長度,型片的寬度為20?50mm,型片的高度為500?2000mm;接著在型片之間的間隙中填滿顆粒活性炭,使整個塔節形成一個型塊;C、最后,按步驟A、B逐一制作型塊,并將型塊在高度方向上向上疊加,組成吸附塔。本發明解決了蜂窩活性炭的孔隙堵塞、易碎裂、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并且“塑型炭”立式吸附塔氣體處理能力的彈性也大大高于蜂窩的吸附床。
【IPC分類】B01D53/04
【公開號】CN105709561
【申請號】CN201610075590
【發明人】張雙全, 郭廣林, 岳曉明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