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輪式過濾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外輪式過濾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古代即已應用過濾技術于生產,公元前200年已有植物纖維制作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法。他在造紙過程中將植物纖維紙漿蕩于致密的細竹簾上。水經竹簾縫隙濾過,一薄層濕紙漿留于竹簾面上,干后即成紙張。
[0003]最早的過濾大多為重力過濾,后來采用加壓過濾提高了過濾速度,進而又出現了真空過濾。20世紀初發明的轉鼓真空過濾機實現了過濾操作的連續化。此后,各種類型的連續過濾機相繼出現。間歇操作的過濾機(例如板框壓濾機等)因能實現自動化操作而得到發展,過濾面積越來越大。為得到含濕量低的濾渣,機械壓榨的過濾機得到了發展。筒形外濾式真空過濾機是真空過濾機的常見的一種形式,真空過濾機按照分類方式可分為:為筒形真空過濾機(又分為外濾式、內濾式、拆帶式、永磁外濾式)、盤式真空過濾機、水平帶式真空過濾機和壓濾機(又分帶式、板框式和箱式等),但得到的濾渣一般不夠干燥。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干燥的濾渣。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外輪式過濾機,包括給料較位池、溢流槽、礦漿槽、攪拌器、排放管、卸料槽、吹風刮刀、中心軸和扇形板,所述中心軸與多塊扇形板組合成圓筒,所述給料較位池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連通,所述溢流槽與礦漿槽相接并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相接位于給料較位池的下方,所述礦漿槽位于筒體下方,所述攪拌器位于礦漿槽的正中部,所述排放管而位于礦漿槽的下方,所述吹風刮刀與中心軸相接,位于筒體的內部和給料槽的上方,所述干燥器與卸料槽相接位于卸料槽下方,所述干燥器與下方干料槽相接且排放管與干料槽相接。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卸料槽與干料槽之間設置干燥器,得到更加干燥的濾渣。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1、給料槽較位池,2、溢流槽,3、礦漿槽,4、攪拌器,5、排放管,6、扇形板,7、中心軸,8、吹風刮刀,9、卸料槽,1、干燥器,11、干料槽,12、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的外輪式過濾機,包括給料較位池1、溢流槽2、礦漿槽3、攪拌器4、排放管5、卸料槽9、吹風刮刀8、中心軸7和扇形板6,中心軸7與多塊扇形板6組合成筒體12,給料較位池I與筒體12左側第二塊扇形板6連通,溢流槽2與礦漿槽3相接并與筒體12左側第二塊扇形6板相接位于給料較位池I的下方,礦漿槽3位于筒體12下方,攪拌器4位于礦漿槽3的正中部,排放管5而位于礦漿槽3的下方,吹風刮刀8與中心軸7相接,位于筒體12的內部和卸料槽9的上方,干燥器10與卸料槽9相接位于卸料槽9下方,干燥器10與下方干料槽11相接且排放管5與干料槽11相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卸料槽與干料槽之間設置干燥器,得到更加干燥的濾渣。
【主權項】
1.一種外輪式過濾機,包括給料較位池、溢流槽、礦漿槽、攪拌器、排放管、卸料槽、吹風刮刀、中心軸和扇形板,所述中心軸與多塊扇形板組合成筒體,所述給料較位池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連通,所述溢流槽與礦漿槽相接并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相接位于給料較位池的下方,所述礦漿槽位于筒體下方,所述攪拌槽位于礦漿槽的正中部,所述排放管而位于礦漿槽的下方,所述吹風刮刀與中心軸相接,位于筒體的內部和給料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與卸料槽相接位于卸料槽下方,所述干燥器與下方干料槽相接且排放管與干料槽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輪式圓筒真空過濾機,其特征在于卸料槽與干料槽之間設有干燥器。
【專利摘要】一種外輪式過濾機,包括給料較位池、溢流槽、礦漿槽、攪拌器、排放管、卸料槽、吹風刮刀、中心軸和扇形板,中心軸與多塊扇形板組合成筒體,給料較位池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連通,溢流槽與礦漿槽相接并與筒體左側第二塊扇形板相接位于給料較位池的下方,礦漿槽位于筒體下方,攪拌器位于礦漿槽的正中部,排放管而位于礦漿槽的下方,吹風刮刀與中心軸相接,位于筒體的內部和卸料槽的上方,干燥器與卸料槽相接位于卸料槽下方,干燥器與下方干料槽相接且排放管與干料槽相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卸料槽與干料槽之間設置干燥器,得到更加干燥的濾渣。
【IPC分類】B01D33/21, B01D33/62
【公開號】CN105709486
【申請號】CN201610055810
【發明人】張忍
【申請人】蘇州誠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