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流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豎流沉淀池,包括上部為圓狀體、下部為錐筒狀的池體,所述池體上部設置集水槽,集水槽下部設有出水管,所述池體下部設置污泥斗,污泥斗的底部設有通向池體外的排泥管;在池體內設有與進水管相連通的中心導流管,中心導流管尾部連接反射錐;在池體內安裝折流擋板,所述折流擋板在池體內壁和中心導流管之間錯位安裝。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池體內部與中心導流管之間增加折流擋板,通過引導水流折彎,改變水流運動軌跡,從而增加水流運動路徑并逐步減緩水流流速,最終加速固體顆粒的沉降速度并改變沉降方向,達到快速沉降、集中沉降的目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特點。
【專利說明】豎流沉淀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豎流沉淀池。
【背景技術】
[0002]沉淀池是應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一種構筑物,在廢水處理中廣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內水流方向可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三種。其中,豎流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等特點,但是存在著沉淀池高徑比大,沉降污泥分散堆積在錐形集泥區側,最終形成死區的問題。如果是處理生化廢水,則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發生污泥厭氧上浮導致水質變差的現象。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設有擋板的豎流污泥池。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具體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0005]一種豎流沉淀池,包括上部為圓狀體、下部為錐筒狀的池體,所述池體上部設置集水槽,集水槽下部設有出水管,所述池體下部設置污泥斗,污泥斗的底部設有通向池體外的排泥管;在池體內設有與進水管相連通的中心導流管,中心導流管尾部連接反射錐;在池體內安裝折流擋板,所述折流擋板在池體內壁和中心導流管之間錯位安裝。
[0006]所述折流擋板的數目為2?10,優選2?4。
[0007]所述折流擋板與壁面夾角為30?60°。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池體內部與中心導流管之間增加折流擋板,通過引導水流折彎,改變水流運動軌跡,從而增加水流運動路徑并逐步減緩水流流速,最終加速固體顆粒的沉降速度并改變沉降方向,達到快速沉降、集中沉降的目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I為中心導流管,2為反射錐,3為折流擋板,4為集水槽,5為出水管,6為排泥管,7為池體,8為污泥斗,9為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3]如圖1所示,一種豎流沉淀池,包括上部為圓狀體、下部為錐筒狀的池體7,所述池體7上部設置集水槽4,集水槽4下部設有出水管5,所述池體7下部設置污泥斗8,污泥斗8的底部設有通向池體7外的排泥管6 ;在池體7內設有與進水管9相連通的中心導流管1,中心導流管I尾部連接反射錐2 ;在池體7內壁與中心導流管I之間錯位安裝2?4塊折流擋板3,折流擋板3與池體7內壁夾角為30?60°。
[001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污水經進水管9進入中心導流管1,經由反應錐2向四周涌入豎流沉淀池內部,水流上涌時經過一組交錯排列的折流擋板3,促使水流不斷變向,延長水流運動路徑,加速固體顆粒沉降。固體顆粒沉降于污泥斗8中,并最終經過排泥管6排出池體7。獲得的清水于集水槽4收集,并最終通過出水管5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豎流沉淀池,包括上部為圓狀體、下部為錐筒狀的池體(7),所述池體(7)上部設置集水槽(4),集水槽(4)下部設有出水管(5),所述池體(7)下部設置污泥斗(8),污泥斗(8)的底部設有通向池體(7)外的排泥管(6);在池體(7)內設有與進水管(9)相連通的中心導流管(I),中心導流管(I)尾部連接反射錐(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體(7)內安裝折流擋板(3),所述折流擋板⑶在池體(7)內壁和中心導流管⑴之間錯位安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擋板的數目為2?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豎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擋板的數目為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擋板與壁面夾角為30?60。。
【文檔編號】B01D21/02GK203598540SQ201320681582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沈德華, 范正芳, 蔡大牛, 康佑軍, 秦晴, 高娟, 李瑞鵬, 張偉, 寧軍, 毛鴻浩, 吳冬飛, 紀國慶, 裴寧, 黃亞俊 申請人:南京源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