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包括利用物料管道串聯的分離瓶和接收罐,所述分離瓶連接于所述縮合反應釜的底部,所述分離瓶上開設有長條形的視窗,所述視窗上密封安裝有透明的視鏡;所述物料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且所述物料管道在所述第一閥門的下游位置設置有歧管,所述歧管連接至高壓蒸汽罐,所述歧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避免堿液在物料管道中滯留、結晶,從而避免了后續反應中混入結晶物,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某些化工產品的生產中,縮合反應是一道很關鍵的工序,在縮合反應中,縮合反應釜是必須的設備。縮合反應完成后,需要利用排液裝置將縮合反應釜內的堿液排出。
[0003]現有的排液裝置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根單獨的管道,該管道連接在縮合反應釜的底部,將釜體內部的液體排出。但是這種結構卻存在明顯的缺陷:堿液在排液管中很容易滯留,并且產生結晶,不但對管線造成嚴重的腐蝕,而且結晶物也會污染管線,對產品的質量造成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其能夠有效避免堿液的滯留結晶,從而消除上述【背景技術】中缺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包括利用物料管道串聯的分離瓶和接收罐,所述分離瓶連接于所述縮合反應釜的底部,所述分離瓶上開設有長條形的視窗,所述視窗上密封安裝有透明的視鏡;所述物料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且所述物料管道在所述第一閥門的下游位置設置有歧管,所述歧管連接至高壓蒸汽罐,所述歧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0007]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二閥門為單向閥,從而可以有效防止堿液出現倒灌現象。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接收罐的底部出料管設置有一條管道回接至所述縮合反應釜的進料口。
[0009]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當物料管道出料完成后,關閉第一閥門,然后開啟第二閥門,同時打開高壓蒸汽罐,讓蒸汽通過物料管道,蒸汽可以將其中殘留的堿液排除,即便發生結晶,也能夠將其融化。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對傳統的排液管進行結構改進,在管道上設置了分離瓶,分離瓶上開設有長條形的視窗,所述視窗上密封安裝有透明的視鏡,分離瓶可以將堿液和物料進行有效的分層;并且,物料管道設置有歧管,所述歧管連接至高壓蒸汽罐,所述歧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這樣利用高壓蒸汽可以將物料管道內滯留的堿液沖洗干凈,而且即便是氣溫低,堿液在物料管道內已經結晶,在高壓蒸汽的作用下,也會重新溶解,并被沖洗到接收罐中。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避免堿液在物料管道中滯留、結晶,從而避免了后續反應中混入結晶物,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4]圖中:1.分離瓶,2.接收罐,3.物料管道,4.縮合反應釜,5.第一閥門,6.歧管,
7.高壓蒸汽罐,8.第二閥門;11.視窗,12.視鏡。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所示,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包括利用物料管道3串聯的分離瓶I和接收罐2,所述分離瓶I連接于所述縮合反應釜4的底部,所述分離瓶I上開設有長條形的視窗11,所述視窗11上密封安裝有透明的視鏡12 ;所述物料管道3上設置有第一閥門5,且所述物料管道3在所述第一閥門5的下游位置設置有歧管6,所述歧管6連接至高壓蒸汽罐7,所述歧管6上設置有第二閥門8。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閥門8為單向閥,從而可以有效防止堿液出現倒灌現象。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接收罐2的底部出料管設置有一條管道回接至所述縮合反應釜4的進料口。
[0019]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一切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作出的結構上的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物料管道串聯的分離瓶和接收罐,所述分離瓶連接于所述縮合反應釜的底部,所述分離瓶上開設有長條形的視窗,所述視窗上密封安裝有透明的視鏡;所述物料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且所述物料管道在所述第一閥門的下游位置設置有歧管,所述歧管連接至高壓蒸汽罐,所述歧管上設置有第二閥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閥門為單向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縮合反應釜的排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罐的底部出料管設置有一條管道回接至所述縮合反應釜的進料口。
【文檔編號】B01J4/00GK203437107SQ20132053110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宋長明, 劉濱, 李家國, 楊志祿, 李云香 申請人:山東默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