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體干燥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體干燥機,包括控制裝置、增壓泵、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通過閥門和增壓泵串聯,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進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上設出氣閥門,所述控制裝置控制增壓泵和各個閥門的啟閉。本實用新型可以利用呼吸的原理,將組合電器或互感器等設備內的氣體吸入干燥器內,去除氣體中的水分,并不斷進行間斷循環干燥,達到干燥氣體的目標。
【專利說明】一種氣體干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干燥機。
【背景技術】
[0002]電力系統中,組合電器及互感器內部填充有高壓六氟化硫氣體,以滿足組合電器及互感器設備的絕緣性及滅弧要求。為了保障設備的絕緣性能,六氟化硫氣體中的水分含量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當水分超標時,必須對氣體組分進行處理,清除其中含有的水分。在常規處理過程中,為了清除水分超標氣體中的水分,必須將整個組合電器或互感器的氣體抽空,集中運至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而且必須將組合電器或互感器切換至斷電檢修狀態,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在不影響設備運行的狀態下,現場對氣體中水分進行處理,是當前氣體組分處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在線的氣體干燥技術,通過呼吸式取氣、干燥和回充方式,可在設備正常運行時,去除六氟化硫氣體中的水分,使氣體中水分含量滿足技術標準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在不停電及壓力差不足情況下對組合電器或互感器內的六氟化硫氣體進行干燥的氣體干燥機。該氣體干燥機間歇吸取部分合電器或互感器等設備內的部分氣體進行干燥,并把干燥后的氣體回送至設備中,重復操作,直至氣體濕度合格為止。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氣體干燥機,包括控制裝置、增壓泵、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通過閥門和增壓泵串聯,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進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上設出氣閥門,所述控制裝置控制增壓泵和各個閥門的啟閉。
[0005]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先對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進行抽真空,使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打開進氣閥門,組合電器或互感器等設備內的氣體被定量吸入第一干燥器,關閉進氣閥門,讓氣體在第一干燥器中停留一段時間,進行干燥,而后由增壓泵將氣體送入第二干燥器并使氣體增壓,將氣體輸回設備內。本實用新型利用呼吸的原理,將設備內的氣體吸入干燥器內,去除氣體中的水分,并不斷進行間斷循環干燥,達到干燥氣體的目標。
[0006]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用于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進排氣總管,所述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分別與該進排氣總管連接,所述進排氣總管上設有進排氣閥門。
[0007]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壓力及濕度檢測器,所述壓力及濕度檢測器與進排氣總管連接,檢測進氣及排氣時氣體的壓力與濕度。
[0008]本實用新型可做以下改進:在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氣口與出氣閥門之間的出氣管的管段上設一充氣支管,所述充氣支管與六氟化硫氣源連接,在有氣體損失時,向設備補充六氟化硫氣體。
[0009]所述第一干燥器由壓力容器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構成,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壓力容器的頂部設進氣口,底部設出氣口。
[0010]所述第二干燥器由壓力容器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構成,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壓力容器的頂部設出氣口,底部設進氣口。
[0011]所述干燥劑為分子篩,即結晶態的硅酸鹽或硅鋁酸鹽。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3](I)本實用新型用于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組合電器及互感器進行不停電的氣體干燥。利用呼吸的原理,將組合電器或互感器等設備高壓氣室內的氣體吸入氣體干燥機內,通過干燥劑吸附氣體中的水分,然后將干燥后的氣體加壓后呼出至原設備中,呼出的氣體濕度可達到100X 10_6的低濕水平。每次控制干燥的氣體量不大于設備高壓氣室中氣體的10%,并不斷進行間斷循環干燥,達到干燥氣體的目的。
[0014](2)本實用新型控制吸入和呼出氣體的流量,保持設備內的氣體壓力變化穩定在± 10%,氣體干燥處理不影響設備運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控制裝置,2.壓力及濕度檢測器,3.第一干燥器,4.第二干燥器,5.進氣管,6.進氣閥門,7.出氣管,8.出氣閥門,9.增壓泵,10.閥門,11.充氣支管,12.充氣閥門,
13.進排氣總管,14.進排氣閥門,15.第一壓力容器,16.第二壓力容器,17.干燥劑。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1所示的氣體干燥機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包括控制裝置1、壓力及濕度檢測器2、第一干燥器3、第二干燥器4、進氣管5、進氣閥門6、出氣管7、出氣閥門8、增壓泵9、閥門10、充氣支管11、充氣閥門12、進排氣總管13和進排氣閥門14。
[0018]第一干燥器3由第一壓力容器15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17構成,第一壓力容器15的頂部設進氣口,底部設出氣口。第一壓力容器15的進氣口與進氣管5連接,進氣閥門6設置在進氣管5上。同樣地,第二干燥器4由第二壓力容器16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17構成,第二壓力容器的頂部設出氣口,底部設進氣口。第二壓力容器16的出氣口與出氣管7連接,出氣閥門8設置在出氣管7上。進氣管5和出氣管7與進排氣總管13連接,進排氣閥門14設置在進排氣總管13上,進排氣總管13進口端與設備的氣體接口連接。第一壓力容器15的出氣口與第二壓力容器的進氣口通過沿氣體流向方向依次排列的閥門10和增壓泵9連接,使第一干燥器3和第二干燥器4串聯連接,增壓泵9則使進入第二干燥器4的氣體壓力大于0.SMPa0
[0019]壓力及濕度檢測器2的檢測端與進排氣總管13連接,檢測吸入和呼出氣體的壓力與濕度變化情況。
[0020]第二干燥器4的出氣口與出氣閥門8之間的出氣管7的管段上設一充氣支管11,該充氣支管11與六氟化硫氣源連接,在有氣體損失時,向設備內補充六氟化硫氣體。
[0021]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流程[0022]1.準備階段
[0023]關閉進排氣閥門14、充氣閥門12,打開進氣閥門6、出氣閥門8。對氣體干燥機進行抽真空處理,檢查裝置的泄漏情況。氣體干燥機的真空度要求小于50Pa。靜止24小時后,檢查氣體干燥機的真空度,如果真空度小于133Pa,則抽真空合格,否則要對氣體干燥機進行檢漏和泄露處理,直至氣體干燥機真空度合格為止。
[0024]2.接入設備
[0025]打開設備電源,將氣體干燥機的進排氣總管13與電氣設備抽氣口管道頭連接。
[0026]3.吸入氣體
[0027]關閉出氣閥門8、閥門10、充氣閥門12,打開進氣閥門6,打開進排氣閥門14。設備內部氣體被吸入至第一干燥器3內,直至壓力穩定,靜止30分鐘。
[0028]4.增壓氣體
[0029]關閉出氣閥門8,充氣閥門12,關閉進排氣閥門14,關閉進氣閥門6,打開閥門10。打開增壓泵9,氣體進入第二干燥器4,并被增壓至氣體壓力大于0.SMPa0
[0030]5.呼出氣體
[0031]關閉進氣閥門6,關閉充氣閥門11,關閉閥門10,打開出氣閥門8,打開進排氣閥門
14。將增壓后的干燥氣體重新充入設備內部,約5分鐘后關閉出氣閥門8,關閉增壓泵9,關閉進排氣閥門14。
[0032]6.循環操作
[0033]靜止30分鐘后,重新操作步驟3?5。
[0034]7.壓力控制
[0035]增壓泵輸出壓力不低于0.8MPa。
[0036]8.濕度監測
[0037]干燥后濕度應低于100 X 10_6體積比。
[0038]9.氣體補充
[0039]設備內氣體總量不足時,可在氣體增壓階段增壓泵開啟前,通過開啟充氣閥門12,將外部氣體充入氣體干燥機中。充入氣體與采集氣體一起經過加壓與干燥處理,充入設備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裝置、增壓泵、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通過閥門和增壓泵串聯,所述第一干燥器的進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氣口設有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上設出氣閥門,所述控制裝置控制增壓泵和各個閥門的啟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與設備氣體接口連接的進排氣總管,所述的進氣管和出氣管分別與該進排氣總管連接,所述進排氣總管上設有進排氣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及濕度檢測器,所述壓力及濕度檢測器與進排氣總管連接,檢測進氣及排氣時氣體的壓力與濕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出氣口與出氣閥門之間的出氣管的管段上設一充氣支管,所述充氣支管與六氟化硫氣源連接,在有氣體損失時,向設備補充六氟化硫氣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一干燥器由壓力容器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構成,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壓力容器的頂部設進氣口,底部設出氣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干燥器由壓力容器和填充于壓力容器內的干燥劑構成,所述第二干燥器的壓力容器的頂部設出氣口,底部設進氣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氣體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劑為分子篩。
【文檔編號】B01D53/26GK203458959SQ201320431332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9日
【發明者】李麗, 陳敏, 姚唯建, 黃成吉 申請人: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