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共混膜的制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膜分離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分離、濃縮、提純及凈化技術,它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水處理技術在處理廢水時存在的問題。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膜分離技術具有能耗低、可在常溫下連續操作、分離效率高、無二次污染、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因此膜分離技術在廢水處理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具有廣闊的前景。超濾膜是眾多膜分離技術中的一種,在上世紀60年代就實現了工業化的生產。超濾膜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生活污水和多種工業廢水的處理中。超濾膜材料主要包括無機膜材料和有機膜材料。膜材料開發是膜分離技術重要的一個分支方向。在新型膜材料開發領域中,聚氯乙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研究,因為其具有化學性質穩定,耐酸、堿,耐微生物侵蝕,價格便宜,來源豐富等優點。但是研究中發現,聚氯乙烯制膜過程中易收縮、起皺,膜的脆性大、疏水性強、水通量小、不耐污染。另一種高分子材料一聚醚砜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熱塑性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能、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聚醚砜也被用來制備高性能的超濾膜和反滲透膜。同時,聚醚砜膜的材料也有疏水性強的缺點。添加劑在膜制備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采用納米無機小分子(納米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氧化鋁、納米二氧化硅)對超濾膜進行改性可以有效的改進膜的親水性和膜的微觀結構。纖維素衍生物可以有效的提高膜的親水性能,改善抗污染性能。采用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可以制備出一種成本較低,機械性能好,水通量大,親水性可調節的膜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采用聚氯乙烯和聚醚砜作為制膜材料已有許多文獻和專利報道。CN1772813A介紹了一種酚酞型聚醚砜和聚醚砜制備共混膜的方法,制備的膜的化學穩定性高,耐溫性好;CN102114389A介紹了一種載銀納米二氧化鈦/聚氯乙烯膜及其的制備方法,制備的膜的抑菌性和抗污染性能得到了加強;CN102558595A介紹了一種聚偏氟乙烯膜或者聚氯乙烯膜表面改性方法,提高了膜的親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該發明的共混膜通量大、機械性能好,親水性可調節,制模成本低,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耐熱性;本發明制備的膜可以應用于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化、中水回用、食物和生物制藥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I)按質量百分數,將聚氯乙烯79Γ18%,聚醚砜3. 6% 8%,纖維素衍生物2% 8%,納米添加劑19Γ5%混合添加到余量溶劑中,6(T90°C條件下加熱攪拌3飛小時,靜置,脫泡,得到鑄膜液;(2)用刮刀將鑄膜液平鋪一層,預蒸發5 30s,然后浸入1(T30°C的凝固浴中成膜,洗滌,浸泡除去殘留在膜中的溶劑,經保孔處理后低溫烘干,即得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所述步驟(I)中聚氯乙烯的聚合度為80(Tl800。所述步驟(I)中纖維素衍生 物為醋酸纖維素、二醋酸纖維素酯或羥甲基纖維素。所述步驟(I)中納米添加劑為納米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氧化鋁、納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步驟(I)中的溶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步驟(2)中在相對濕度為5(Γ90%的空氣中預蒸發。所述步驟(2)中的凝固浴為含有質量分數為(Γ20%的乙醇、丁醇的水溶液。所述步驟(2)中用蒸餾水洗滌。所述步驟(2)所得的共混膜為平板膜。本發明的共混膜中采用聚醚砜和纖維素類衍生物作為共混材料,加入聚醚砜可以明顯改善膜的機械性能,包括拉伸強度和最大伸長倍數,同時聚醚砜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耐熱性;加入纖維素衍生物可以明顯改善膜的親水性能,從而提高膜的耐污染性能。本發明采用相轉化法來制備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改善了 PVC膜的機械性能和親水性能,增強了 PVC膜的應用性。有益效果( I)本發明的共混膜通量大,機械性能好,親水性可調節,制膜成本低,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耐熱性;(2)本發明的所涉及的平板膜的厚度為10(Γ300μπι,蒸餾水測得水通量為80 2000L/(m2· h) (O. 15MPa),耐受壓力彡 O.1Mpa ;(3)本發明制備的共混膜可以應用于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化、中水回用、食品和生物制藥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I)將質量分數分別為10%的聚氯乙烯、5. 5%聚醚砜、4%醋酸纖維素,質量分數為3%的納米氧化鋅,質量分數為77. 5%溶劑N,N- 二甲基乙酰胺放入到錐形瓶中,置于恒溫80° C的水浴鍋中下攪拌直至完全溶解,靜置、脫泡后備用;(2)將潔凈的玻璃板、刮刀和鑄膜液的溫度保持一致,在玻璃板上刮出厚度為200 μ m的平板膜,先預蒸發20s,然后侵入20°C的水浴中固化成膜;
(3)待薄膜脫落后從水浴中取出,用蒸餾水充分洗滌、浸泡除去殘留在膜中的溶劑,經保孔處理后低溫烘干,得到膜成品。該膜在濕潤條件下測得的在O. 15MPa下水通量為900L/ (m2. h),干膜的接觸角為42°,通量大,親水性好。可用于納濾或者反滲透之前污水的預處理。實施例2(I)將質量分數分別為12%的聚氯乙烯、6%聚醚砜、2%醋酸纖維素,質量分數為2%的納米氧化硅,質量分數為78%溶劑N,N-二甲基乙酰胺放入到錐形瓶中,置于恒溫80° C的水浴鍋中下攪拌直至完全溶解,靜置、脫泡后備用;(2)將潔凈的玻璃板、刮刀和鑄膜液的溫度保持一致,在玻璃板上刮出厚度為200 μ m的平板膜,先預蒸發30s,然后侵入10°C的水浴中固化成膜;
(3)待薄膜脫落后從水浴中取出,用蒸餾水充分洗滌、浸泡除去殘留在膜中的溶劑,經保孔處理后低溫烘干,得到膜成品。該膜在濕潤條件下測得的在O. 15MPa下水通量為600L/ (m2. h),干膜的接觸角為56°,機械性能好,耐壓強度大。可用于納濾或者反滲透之前污水的預處理。實施例3(I)將質量分數分別為5%的聚氯乙烯、12%聚醚砜、1%的醋酸纖維素,質量分數為2%的納米二氧化鈦,質量分數為80%溶劑N,N- 二甲基乙酰胺放入到錐形瓶中,置于恒溫80° C的水浴鍋中下攪拌直至完全溶解,靜置、脫泡后備用;(2)將潔凈的玻璃板、刮刀和鑄膜液的溫度保持一致,在玻璃板上刮出厚度為200 μ m的平板膜,先預蒸發5s,然后侵入30°C的水浴中固化成膜;(3)待薄膜脫落后從水浴中取出,用蒸餾水充分洗滌、浸泡除去殘留在膜中的溶劑,經保孔處理后低溫烘干,得到膜成品。該膜在濕潤條件下測得的在O. 15MPa下水通量為410L/ (m2. h),干膜的接觸角為65°,最大拉伸長度為原來的2倍,機械性能好,耐壓強度大。
權利要求
1.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包括(1)按質量百分數,將聚氯乙烯79Γ18%,聚醚砜3.69Γ8%,纖維素衍生物2% 8%,納米添加劑19Γ5%混合添加到余量溶劑中,6(T90°C條件下加熱攪拌3飛小時,靜置,脫泡,得到鑄膜液;(2)用刮刀將鑄膜液平鋪一層,預蒸發5 30s,然后浸入1(T30°C的凝固浴中成膜,洗滌,浸泡,烘干,即得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聚氯乙烯的聚合度為80(Γ18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纖維素衍生物為醋酸纖維素、二醋酸纖維素酯或羥甲基纖維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納米添加劑為納米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氧化鋁、納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溶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在相對濕度為50、0%的空氣中預蒸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凝固浴為含有質量分數為(Γ20%的乙醇、丁醇的水溶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用蒸餾水洗滌。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所得的共混膜為平板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納米添加劑混合添加到溶劑中,60~90℃條件下加熱攪拌3~6小時,靜置,脫泡,得到鑄膜液;(2)用刮刀將鑄膜液平鋪一層,預蒸發5~30s,然后浸入10~30℃的凝固浴中成膜,洗滌,浸泡,烘干,即得聚氯乙烯/聚醚砜/纖維素衍生物共混膜。本發明的共混膜通量大、機械性能好,親水性可調節,制膜成本低,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耐熱性;本發明制備的共混膜可以應用于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化、中水回用、食品和生物制藥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B01D71/30GK103007785SQ20131000386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6日
發明者王軍, 陳高升, 李玉龍, 吳俊 , 蔣淑紅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