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鮑爾環填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分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鮑爾環填料。
背景技術:
填料廣泛應用于煉油、冶金、化工等行業的冷卻塔、洗滌塔、吸收塔、再生塔等塔器中,按照材料可分為塑料、金屬和陶瓷填料等,按安裝的形式可分為散裝和規整填料。填料的作用是為氣體其他氣、液兩相提供充分的接觸面,并為提高其湍動程度(主要是氣相)創造條件,以利于傳質(包括傳熱)。它們應能使氣、液接觸面大、傳質系數高,同時通 量大而阻力小,所以要求填料層空隙率高、比表面積大、表面濕潤性能好,并在結構上還要有利于兩相密切接觸,促進喘流。制造材料又要對所處理的物料有耐腐蝕性,并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填料層底部不致因受壓而碎裂、變形。鮑爾環填料就是塔器填料中的一種結構形式,它是一種高度和直徑尺寸相近的圓柱型填料,由于鮑爾環填料在圓柱面上開了二排窗孔,使得填料塔內的液體和氣體能夠從窗孔自由通過,與拉西環相比氣體通過能力與體積傳質系數都有顯著提高,阻力也減少。但是目前使用的鮑爾環填料其外壁表面比較光滑,經常導致氣液接觸不良,達不到充分交換的目的,降低了交換效果,使用效率低。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比表面積大、強度高、并且能夠使氣液充分接觸、提高氣液交換效果的鮑爾環填料。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鮑爾環填料,包括圓柱形本體,該圓柱形本體包括從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環體、第二環體、第三環體、以及連接在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若干條豎筋,相鄰兩豎筋之間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的第一層窗孔、位于所述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第二層窗孔,所述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的外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條向外突起的環形凸條。進一步,所述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上的環形凸條的個數均為2條。進一步,所述圓柱形本體內設有若干條內筋,該若干條內筋的一端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中心連成一體,該若干條內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內壁上,且分別與每一條所述豎筋相連。進一步,所述內筋的表面上設有若干條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軸線相平行的軸向凸條。進一步,所述內筋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相連的一端分別向所述第一環體的上端和第三環體的下端伸出并形成支腳。進一步,所述支腳的外徑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徑相同。進一步,所述豎筋有4條,均布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豎筋之間的所述第一層窗孔和第二層窗孔均有4個,所述內筋也有4個,并呈十字分布,所述支腳也為4個。進一步,所述第一層窗孔與第二層窗孔交錯排布,連接在所述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之間的豎筋與連接在所述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之間的豎筋也交錯排布,并且與所述豎筋相對的所述內筋分為兩層,且兩層所述內筋也交錯排布。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與現有技術中的鮑爾環填料的使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的外壁上設置有環形凸條,既提高了填料的強度,又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積,使填料的空隙率得到提高,增大氣體流通量,氣液分布均勻,填料不易堵塞,提高氣液交換效率,并且環形凸條的設置,能改善氣液的流向,增強了填料的自我清洗能力。2、由于圓柱形本體內設有內筋,增強填料的抗壓強度,也增強了填料內表面的比表面積,氣液分布均勻,改善傳質效率。3、由于內筋上還設有軸向凸條,進一步增加比表面積。4、由于圓柱形本體的兩端形成有支腳,減少 了填料之間面與面的接觸,提高了比表面積的有效使用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1,一種鮑爾環填料,包括圓柱形本體,該圓柱形本體包括從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環體I、第二環體2、第三環體3、以及連接在第一環體I與第二環體2之間、第二環體2與第三環體3之間的若干條豎筋4,相鄰兩豎筋4之間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環體I與第二環體2之間的第一層窗孔5、位于所述第二環體2與第三環體3之間的第二層窗孔6,所述第一環體I、第二環體2和第三環體3的外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條向外突起的環形凸條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環體I、第二環體2和第三環體3上的環形凸條7的個數均為2條,所述豎筋4有4條,均布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豎筋4之間的所述第一層窗孔5和第二層窗孔6均有4個。環形凸條7的設置,既提高了填料的強度,又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積,使填料的空隙率得到提高,增大氣體流通量,氣液分布均勻,填料不易堵塞,提高氣液交換效率,并且環形凸條7的設置,還能改善氣液的流向,增強了填料的自我清洗能力。所述圓柱形本體內設有若干條內筋8,該若干條內筋8的一端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中心連成一體,該若干條內筋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內壁上,且分別與每一條所述豎筋4相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筋8有4個,并呈十字分布,所述內筋8的表面上設有若干條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軸線相平行的軸向凸條9。內筋8的設置,不僅增強了填料的抗壓強度,也增強了填料內表面的比表面積,使得氣液分布均勻,從而改善了傳質效率。軸向凸條9的設置,進一步增加比表面積。所述內筋8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相連的一端分別向所述第一環體I的上端和第三環體3的下端伸出并形成支腳1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腳10為4個,所述支腳10的外徑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徑相同。支腳10的設置,減少了填料之間面與面的接觸,提高了比表面積的有效使用率。為了進一步增強氣液交換效率,所述第一層窗孔5與第二層窗孔6可以交錯排布,而且連接在所述第一環體I和第二環體2之間的豎筋4與連接在所述第二環體2和第三環體3之間的豎筋4也交錯排布,并且與所述豎筋4相對的所述內筋8被分為兩層,且兩層所述內筋8也交錯排布。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與現有技術中的鮑爾環填料的使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鮑爾環填料,包括圓柱形本體,該圓柱形本體包括從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環體、第二環體、第三環體、以及連接在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若干條豎筋,相鄰兩豎筋之間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的第一層窗孔、位于所述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第二層窗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的外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條向外突起的環形凸條。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上的環形凸條的個數均為2條。
3.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形本體內設有若干條內筋,該若干條內筋的一端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中心連成一體,該若干條內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內壁上,且分別與每一條所述豎筋相連。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筋的表面上設有若干條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軸線相平行的軸向凸條。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筋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相連的一端分別向所述第一環體的上端和第三環體的下端伸出并形成支腳。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腳的外徑與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徑相同。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筋有4條,均布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豎筋之間的所述第一層窗孔和第二層窗孔均有4個,所述內筋也有4個,并呈十字分布,所述支腳也為4個。
8.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鮑爾環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窗孔與第二層窗孔交錯排布,連接在所述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之間的豎筋與連接在所述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之間的豎筋也交錯排布,并且與所述豎筋相對的所述內筋分為兩層,且兩層所述內筋也交錯排布。
專利摘要一種鮑爾環填料,包括由從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環體、第二環體、第三環體、以及連接在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若干條豎筋組成的圓柱形本體,相鄰兩豎筋之間形成有位于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的第一層窗孔、位于第二環體與第三環體之間的第二層窗孔,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的外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條向外突起的環形凸條。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和第三環體的外壁上設置有環形凸條,既提高了填料的強度,又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積,使填料的空隙率得到提高,增大氣體流通量,氣液分布均勻,填料不易堵塞,提高氣液交換效率,并且環形凸條的設置,能改善氣液的流向,增強了填料的自我清洗能力。
文檔編號B01J19/30GK202666871SQ2012203205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4日
發明者范文松, 范文偉 申請人:寧波科新化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