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反應釜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化工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設備。現有的反應釜一般都包括釜體、設置在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和驅動攪拌裝置的動力裝置。但是,隨著精細化工的發展,反應釜簡單的功能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很多時候,反應的進行都需要對釜體內的溫度進行精確的控制。好多反應釜都具有加熱或冷卻功能,但是,這類反應釜也有缺陷,就是溫度不均勻,容易造成釜體內溶液局部高溫或低溫。并且,溫度測量不夠及時、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該反應釜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控溫準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包括釜體、設置在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和驅動攪拌裝置的動力裝置,所述釜體內設有兩根冷卻盤管,分別為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與共同的冷源連通,第一冷卻盤管從釜體頂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底部出釜體,第二冷卻盤管從釜體底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頂部出釜體,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出釜體后連通,然后再與冷源連通。所述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沿釜體內壁盤旋設置。所述釜體上設有透視窗,透視窗在釜體內的一側設有溫度計,該溫度計有刻度的一側朝向爸體外側。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工成本低;2、溫度控制準確,避免了局部溫度過高或過低;3、釜體內溫度可方便直接的獲得。
圖I是本發明帶有盤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不帶盤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釜體2、攪拌裝置3、動力裝置4、第一冷卻盤管5、第二冷卻盤管6、透視窗7、溫度計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包括釜體I、設置在釜體I內的攪拌裝置2和驅動攪拌裝置2的動力裝置3,所述釜體I內設有兩根冷卻盤管,分別為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與共同的冷源連通,第一冷卻盤管4從釜體I頂部進入釜體I然后從釜體I底部出釜體1,第二冷卻盤管5從釜體I底部進入釜體I然后從釜體I頂部出釜體1,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出釜體I后連通,然后再與冷源連通。所述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沿釜體I內壁盤旋設置。這樣可以使冷卻效果達到最好,同時,不影響攪拌裝置2的運行。所述釜體I上設有透視窗6,透視窗6在釜體I內的一側設有溫度計7,該溫度計7有刻度的一側朝向釜體I外側。可以直接、方便的獲得溫度信息。使用時,冷卻介質從冷源出發,分別從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進入釜體I內部,對釜體I內溶液進行冷卻。然后,冷卻介質再從第一冷卻盤管4和第二冷卻盤管5匯合到一起,流回冷源,進行循環利用。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包括釜體、設置在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和驅動攪拌裝置的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內設有兩根冷卻盤管,分別為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與共同的冷源連通,第一冷卻盤管從釜體頂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底部出釜體,第二冷卻盤管從釜體底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頂部出釜體,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出釜體后連通,然后再與冷源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沿釜體內壁盤旋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上設有透視窗,透視窗在釜體內的一側設有溫度計,該溫度計有刻度的一側朝向釜體外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帶冷卻功能的反應釜,包括釜體、設置在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和驅動攪拌裝置的動力裝置,所述釜體內設有兩根冷卻盤管,分別為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與共同的冷源連通,第一冷卻盤管從釜體頂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底部出釜體,第二冷卻盤管從釜體底部進入釜體然后從釜體頂部出釜體,第一冷卻盤管和第二冷卻盤管出釜體后連通,然后再與冷源連通;還包括溫度計和透視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控溫準確。
文檔編號B01J19/00GK102974300SQ2012105752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孟凡田 申請人:天津市瑞豐達橡膠助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