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涉及泵循環攪拌配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普遍銷售的以及一般污水站正在使用的電機變速驅動的攪拌器攪拌配藥方式。攪拌形式主要是由攪拌電機、高傳動比減速器、攪拌葉片、配藥罐、支撐臺架等組成,高傳動比減速器一般采用擺線針輪減速器,該減速器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造價高、維修難度大、對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一般該種減速機有故障時都是換新,造成維護維修成本高。長期以來環保設備公司樣本上各種尺寸規格和正在使用的配藥裝置攪拌電機的額定功率一般都遠大于實際攪拌所需功率,電機功率因數低,造成大馬拉小車,效能很低。主要原因在于行業內設計人員已經習慣于類比同尺寸規格的攪拌電機功率,本著再放大一、再保險一點的思路確定新設計產品的電機功率。配藥裝置安裝到污水站后需要將自來水管引至加藥裝置上口,工作時,按所需配置濃度,計量混凝劑投放量,先將所需相應量的混凝劑加入到配藥罐中,再開啟自來水加入到配藥罐中,水至配藥罐上液位刻度線處關閉自來水閥,然后開啟攪拌電機帶動葉片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后,全部排入藥液儲箱中,再進行下一循環,等待下一次排入藥液儲箱;藥液儲箱里的已配置好的藥液經由計量泵輸出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因此,攪拌電機的閑置率高,如污水處理采用氣浮處理工藝方式情況下,一般攪拌一箱藥液,攪拌電機需要工作I小時,一箱子藥液可供計量泵工作8 12小時,攪拌電機的閑置率87. 5%至91. 7%。這種以電機攪拌為動力的缺陷是效能低、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造價高、維修難度大、對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攪拌時間長、耗能大、設備閑置率高。申請號200910039415. 9的中國專利申請自動投藥射流混合及水泵攪拌污水處理系統文獻中公開了用泵做攪拌動力的配藥裝置,但該裝置存在的缺陷配藥水來自污水池,污水將會使配制的藥液產生絮凝沉淀,而使藥效下降,且絮凝沉淀的物,再經泵的輸送循環后,絮凝的污物被重新攪拌而失去絮凝的作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機能耗、節省機械攪拌設備投資、提高攪拌效率、維修方便的泵動力攪拌污水處理配藥工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配藥罐I、液位傳感器2、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臺6、排空閥7、排空管8、電磁閥A9、塑料 泵10、止回閥11、攪拌管12、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計量泵出口管15、藥液儲箱16、電磁閥B17、藥液輸送管18、攪拌噴嘴19、緊定絲母21、緊定墊圈22、攪拌噴嘴進口管23、攪拌噴嘴出口管24、錐管螺紋25、普通細牙螺紋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配藥罐I圓心部,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連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5接入塑料泵10進口,塑料泵10連接攪拌管12,攪拌管12連接攪拌噴嘴19,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 ;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輸送管18上裝電磁閥B17 ;所述的配藥罐I下側部裝攪拌噴嘴19 ;所述的上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藥罐I中心,管口高度安裝于配藥罐I總高的1/2 1/3處,上吸入管3呈水平狀。所述的藥液儲箱16安裝在配藥罐I下部,藥液儲箱16上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儲箱16前壁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所述的計量泵14進口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出口連接計量泵出口管15。所述的下吸入管4,其特征在于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 所述的攪拌噴嘴19其特征在于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所述的攪拌噴嘴19通過普通細牙螺紋26與配藥罐I連接,配藥罐I壁外有密封墊圈22、緊定絲母21和錐管螺紋25與配藥罐I緊定。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中心處連接排空管8,排空閥7置于排空管8上。所述的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徑之比為2 I。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離心泵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其特征在于a、在配藥罐I中加入自來水的同時加入污水處理所用的混凝劑,加水至液位傳感器2,停止加水;b、打開電磁閥A9,開啟塑料泵10,配藥罐I中的上清液進入上吸入管3,配藥罐I底部固體顆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 二吸入管中的流體共同通過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10、攪拌管12和攪拌噴嘴19進入配藥罐I中,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循環的流體進入配藥罐I中使罐中流體旋轉,對污水處理混凝劑進行攪拌;C、待污水處理混凝劑攪拌均勻充分溶解后,關閉電磁閥A9,打開電磁閥B17藥液進入藥液儲箱6備用;d、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需要藥液時,開啟離計量泵14藥液通過計量泵出口管15輸送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步驟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與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為2:1。步驟b中所述的攪拌過程的攪拌時間為3(T40min。步驟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有益效果比較電機攪拌為動力的攪拌裝置,設備投資少、結構簡單、維修更換容易。配制好的藥液排放入藥液儲箱16,可隨時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供藥液。不受配藥罐I配藥時間的限制。所述的塑料泵10為塑料離心泵,耐腐蝕、造價低、功率小、能耗低、操作簡單、使用維護成本低。下吸入管4管口向下傾斜可利于配藥罐I底部中心處的顆粒狀混凝劑吸入塑料泵10,在塑料泵10葉輪的高速旋轉下加速混凝劑的溶解,提高攪拌效率。上吸入管3管口位于配藥罐I中心在配藥罐I總高的1/2 1/3處,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徑之比為2 1,保證上吸入管3流量大于下吸入管的流量,避免固體顆粒狀混凝劑吸入過多,預防泵堵塞過載燒壞塑料泵。所述的攪拌噴嘴19其特征在于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循環的液體在進入配藥罐I中使罐中液體旋轉,對污水處理混凝劑進行攪拌。
攪拌噴嘴19通過普通細牙螺紋26與配藥罐I連接,配藥罐I壁外有密封墊圈22、緊定絲母21和錐管螺紋25與配藥罐I緊定在配藥罐I外部即可安裝,安裝維修方便。配藥罐I底部中心處連接排空管8,排空管8上裝有排空閥7利于對配藥罐I的排空和清洗。
圖I :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主視圖;圖2 :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俯視圖;圖3:1局部放大圖;圖4:攪拌噴嘴剖視圖。圖中1配藥罐、2液位傳感器、3上吸入管4下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6工作臺、7排空閥、8排空管、9電磁閥A、10塑料泵、11止回閥、12攪拌管、13藥液儲箱出料管、14計量泵、15計量泵出口管、16藥液儲箱、17電磁閥B、18藥液輸送管、19攪拌噴嘴、21緊定絲母、22緊定墊圈、23攪拌噴嘴進口管、24攪拌噴嘴出口管、25錐管螺紋、26普通細牙螺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配藥罐I、液位傳感器2、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臺6、排空閥7、排空管8、電磁閥A9、塑料泵10、止回閥11、攪拌管12、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計量泵出口管15、藥液儲箱16、電磁閥B17、藥液輸送管18、攪拌噴嘴19、緊定絲母21、緊定墊圈22、攪拌噴嘴進口管23、攪拌噴嘴出口管24、錐管螺紋25、普通細牙螺紋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配藥罐I圓心部,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連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5接入塑料泵10進口,塑料泵10連接攪拌管12,攪拌管12連接攪拌噴嘴19,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 ;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輸送管18上裝電磁閥B17 ;所述的配藥罐I下側部裝攪拌噴嘴19 ;所述的上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藥罐I中心,管口高度安裝于配藥罐I總高的1/2 1/3處,上吸入管3呈水平狀。所述的藥液儲箱16安裝在配藥罐I下部,藥液儲箱16上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儲箱16前壁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
所述的計量泵14進口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出口連接計量泵出口管15。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所述的攪拌噴嘴19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所述的攪拌噴嘴19通過普通細牙螺紋26與配藥罐I連接,配藥罐I壁外有密封墊圈22、緊定絲母21和錐管螺紋25與配藥罐I緊定。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中心處連接排空管8,排空閥7置于排空管8上。所述的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
·
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徑之比為2 I。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離心泵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在配藥罐I中加入自來水的同時加入污水處理所用的混凝劑,加水至液位傳感器2,停止加水;b、打開電磁閥A9,開啟塑料泵10,配藥罐I中的上清液進入上吸入管3,配藥罐I底部固體顆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 二吸入管中的流體共同通過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10、攪拌管12和攪拌噴嘴19進入配藥罐I中,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循環的流體進入配藥罐I中使罐中流體旋轉,對污水處理混凝劑進行攪拌;C、待污水處理混凝劑攪拌均勻充分溶解后,關閉電磁閥A9,打開電磁閥B17藥液進入藥液儲箱6備用;d、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需要藥液時,開啟離計量泵14藥液通過計量泵出口管15輸送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步驟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與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為2:1。步驟b中所述的攪拌過程的攪拌時間為30min。步驟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實施例2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配藥罐I、液位傳感器2、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臺6、排空閥7、排空管8、電磁閥A9、塑料泵10、止回閥11、攪拌管12、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計量泵出口管15、藥液儲箱16、電磁閥B17、藥液輸送管18、攪拌噴嘴19、緊定絲母21、緊定墊圈22、攪拌噴嘴進口管23、攪拌噴嘴出口管24、錐管螺紋25、普通細牙螺紋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配藥罐I圓心部,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連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5接入塑料泵10進口,塑料泵10連接攪拌管12,攪拌管12連接攪拌噴嘴19,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 ;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輸送管18上裝電磁閥B17 ;所述的配藥罐I下側部裝攪拌噴嘴19 ;所述的上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藥罐I中心,管口高度安裝于配藥罐I總高的1/2 1/3處,上吸入管3呈水平狀。所述的藥液儲箱16安裝在配藥罐I下部,藥液儲箱16上部連接藥液輸送管18,藥液儲箱16前壁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所述的計量泵14進口連接藥液儲箱出料管13,計量泵14出口連接計量泵出口管15。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所述的攪拌噴嘴19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所述的攪拌噴嘴19通過普通細牙螺紋26與配藥罐I連接,配藥罐I壁外有密封墊圈22、緊定絲母21和錐管螺紋25與配藥罐I緊定。所述的配藥罐I底部中心處連接排空管8,排空閥7置于排空管8上。 所述的攪拌管12上裝止回閥11。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徑之比為2 I。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離心泵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在配藥罐I中加入自來水的同時加入污水處理所用的混凝劑,加水至液位傳感器2,停止加水;b、打開電磁閥A9,開啟塑料泵10,配藥罐I中的上清液進入上吸入管3,配藥罐I底部固體顆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 二吸入管中的流體共同通過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10、攪拌管12和攪拌噴嘴19進入配藥罐I中,攪拌噴嘴進口管23和攪拌噴嘴24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循環的流體進入配藥罐I中使罐中流體旋轉,對污水處理混凝劑進行攪拌;C、待污水處理混凝劑攪拌均勻充分溶解后,關閉電磁閥A9,打開電磁閥B17藥液進入藥液儲箱6備用;d、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需要藥液時,開啟離計量泵14藥液通過計量泵出口管15輸送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步驟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與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為2 I。步驟b中所述的攪拌過程的攪拌時間為40min。步驟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線與配藥罐I的中心線夾角為75°。
權利要求
1.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配藥罐中加入自來水的同時加入污水處理所用的混凝劑,加水至液位傳感器,停止加水; b、打開電磁閥A,開啟塑料泵,配藥罐中的上清液進入上吸入管,配藥罐底部固體顆粒被吸入下吸入管中,上、下吸入管中的流體共同通過塑料泵吸入管、塑料泵、攪拌管和攪拌噴嘴進入配藥罐中,攪拌噴嘴進口管和攪拌噴嘴出口管中心線的夾角為60°循環的流體進入配藥罐I中使罐中流體旋轉,對污水處理混凝劑進行攪拌; C、待污水處理混凝劑攪拌均勻充分溶解后,關閉電磁閥A,打開電磁閥B藥液進入藥液儲禮備用; d、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需要藥液時,開啟離計量泵藥液通過計量泵出口管輸送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中,步驟b中的上、下吸入管的吸入量的特征在于上吸入管與下吸入管吸入量之比為2 I。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中,步驟b所述的下吸入管,其特征在于管口端向下傾斜,下吸入管的中心線與配藥罐的中心線夾角為75°。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工藝中,步驟b塑料泵為塑料離心泵。
全文摘要
雙口并進泵循環攪拌配藥裝置屬于污水處理的配藥領域,其特征在于在配藥罐中加入自來水的同時加入污水處理所用的混凝劑,加水至液位傳感器,停止加水。打開電磁閥A,開啟塑料泵,配藥罐中的上清液進入上吸入管,配藥罐底部固體顆粒被吸入下吸入管二吸入管中的流體共同通過塑料泵吸入管、塑料泵、攪拌管和攪拌噴嘴進入配藥罐中,循環的流體進入配藥罐中使罐中流體旋轉,對混凝劑進行攪拌,均勻充分溶解后,關閉電磁閥A,打開電磁閥B藥液進入藥液儲箱備用。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需要藥液時,開啟離計量泵藥液通過計量泵出口管輸送至污水處理設施的所需單元。具有設備投資少、結構簡單、不易堵塞預防泵過載、維修更換容易的特點。
文檔編號B01F13/10GK102814139SQ2012103123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明者馬晶, 高紅鷹, 于明 申請人: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