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生產的冷凝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冷凝系統。
背景技術: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在反應移送時,反應的物料,如樹脂從高溫反應釜往低溫反應釜移送,低溫釜的溫度和壓力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增高,因此低溫釜內的溶劑會突然沸騰,產生大量溶劑蒸汽流向冷凝器,經冷卻后,回流回低溫爸,回流以外的溶劑蒸汽會損失到空間或者被焚燒。這種方式會造成溶劑蒸汽損耗大、周圍空氣環境污染大,同時也有可能導致安
^^^ 急 ^^ 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少損耗、保證投料量的準確、減少工作場所的溶劑蒸汽含量、保證安全生產的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包括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 所述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所述冷凝裝置包括一次冷卻裝置以及二次冷卻裝置,所述所述一次冷卻裝置與所述稀釋釜之間通過兩個管道連接,形成一個回路,所述一次冷卻裝置、所述二次冷卻裝置以及反應釜通過管道連接。為了提高冷凝效果,所述一次冷卻裝置為臥式冷凝器,所述二次冷卻裝置為立式冷凝器。優選的,所述二次冷卻裝置的底部設有一個溶劑排出口。進一步地,為了提高溶劑的利用率,設有一溶劑儲存槽,所述溶劑排出口設有帶閥門的管道將所述反應釜以及溶劑儲存槽連接。本實用新型反應過程中,沸騰的溶劑蒸汽,首先經過臥式冷凝器,部分液化后的溶劑回流入低溫反應釜,過量的溶劑蒸汽再經過立式冷凝器,再冷凝;到最后,只有很少量的廢棄流出,焚燒處理,從而能把溶劑的損耗量降到最少,工作現場產生的廢棄降到最少,保證安全生產。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附圖1所示,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包括反應釜1、稀釋釜2、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3,冷凝裝置包括一次冷卻裝置41以及二次冷卻裝置42,反應釜1、稀釋釜
32、一次冷卻裝置41、二次冷卻裝置42以及焚燒爐3通過管道依次連接。其中,一次冷卻裝置41為臥式冷凝器,二次冷卻裝置42為立式冷凝器,并且在二次冷卻裝置42的底部設有一個溶劑排出口 5,設有一溶劑儲存槽6,溶劑排出口 5設有帶閥門的管道將反應釜2以及溶劑儲存槽6連接,這樣就可以冷凝下來的溶劑殘液排出來,用來清洗反應釜。同時,一次冷卻裝置41與稀釋釜2之間通過兩個管道連接,并形成一個回路。在使用該系統時,反應釜1反應后的樹脂,溫度約200°C,經過管道輸送至稀釋釜 2 ;在稀釋釜2已經裝有少量的沸點約80°C的溶劑;從反應釜2移送下來的高溫樹脂會使稀釋釜2本來已有的低沸點溶劑在短時間內溫度快速上升,達到沸騰的程度;沸騰的溶劑蒸汽,首先進入臥式冷凝器;經冷卻液化后,回流入稀釋釜2 ;另一部分的溶劑,由于短時間內未能馬上冷卻回流入釜,會進入立式冷凝器中再次冷卻;二次冷卻后的液體溶劑會殘留在立式冷凝器內;最后,微量的溶劑廢氣會排向焚燒爐4進行焚燒,而從立式冷凝器排出的溶劑可以儲存至溶劑儲存槽6中,用來清洗反應釜。以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包括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所述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通過管道依次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裝置包括一次冷卻裝置以及二次冷卻裝置,所述所述一次冷卻裝置與所述稀釋釜之間通過兩個管道連接,形成一個回路,所述一次冷卻裝置、所述二次冷卻裝置以及反應釜通過管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冷卻裝置為臥式冷凝器,所述二次冷卻裝置為立式冷凝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冷卻裝置的底部設有一個溶劑排出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其特征在于,設有一溶劑儲存槽,所述溶劑排出口設有帶閥門的管道將所述反應釜以及溶劑儲存槽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反應釜的物料運輸的冷凝系統,包括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所述反應釜、稀釋釜、冷凝裝置以及焚燒爐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所述冷凝裝置包括一次冷卻裝置以及二次冷卻裝置,所述所述一次冷卻裝置與所述稀釋釜之間通過兩個管道連接,形成一個回路,所述一次冷卻裝置、所述二次冷卻裝置以及反應釜通過管道連接。本實用新型反應過程中,沸騰的溶劑蒸汽,首先經過臥式冷凝器,部分液化后的溶劑回流入低溫反應釜,過量的溶劑蒸汽再經過立式冷凝器,再冷凝;到最后,只有很少量的廢棄流出,焚燒處理,從而能把溶劑的損耗量降到最少,工作現場產生的廢棄降到最少,保證安全生產。
文檔編號B01D5/00GK202315867SQ2011205763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雷冠雄 申請人:迪愛生合成樹脂(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