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濕干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背景技術:
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作為壓縮空氣的干燥設備已是一項成熟的技術。為了保證干燥機的技術性能,干燥機的腔體容積應滿足一定的技術要求。在一些特殊的應用場合,如機車、動車、城軌車輛、高速列車、艦艇、船舶、野戰兵器(如坦克)等,因受安裝環境的限制, 傳統的雙塔式干燥機無法安裝。傳統的雙塔式干燥機,具體包括一豎直的干燥主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之間連通有一位于出氣端的再生節流通道,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內都放置吸附劑,為了使氣流的均勻分配, 在干燥主體內,吸附劑的下端還留有一段空間作為進氣緩沖空間;一出氣閥組件,其設于干燥主體的上端并與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連通,用于排出干燥后的空氣;一與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連通的排放閥組件,用于排放含水的再生空氣;一進氣閥組件,其設于干燥主體的下端并與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連通,用于與排放閥組件、出氣閥組件配合動作以控制進氣流向;及一控制器,用于控制干燥機按設計程序運行。上述結構的干燥機存在以下缺陷為了保證技術性能(例如要安裝足夠的吸附劑)就無法縮小體積(尤其是縱向高度),在一些特殊應用場合無法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結構緊湊,能很好地適應安裝環境的限制。上述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橫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其前端或后端為進氣端;一中豎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中容置腔和第二中容置腔,其置于所述下橫腔體上端面,第一中容置腔、第二中容置腔分別對應與第一下容置腔、第二下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一中容置腔和第二中容置腔內分別設有吸附劑;一上橫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其置于所述中豎腔體上,其前端或后端為出氣端,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之間連通有一位于出氣端的再生節流通道,第一上容置腔、第二上容置腔分別對應與第一中容置腔、第二中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內分別設有吸附劑;一進氣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下橫腔體的進氣端;一出氣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上橫腔體的出氣端;及一與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連通的排放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下橫腔體的進氣端上方。[0013]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對傳統雙塔式干燥機進行改造,具有以下優點 利用上橫腔體占據原出氣閥組件的空間以增加置放吸附劑的空間,可以減少本干燥機的縱向高度,出氣閥組件橫向連接在上橫腔體上,沒有增加本干燥機的縱向高度;利用下橫腔體占據原進氣緩沖空間并將進氣閥組件橫向連接在下橫腔體上,在同樣實現空氣緩沖作用的同時減少了縱向高度和使得本干燥機更能穩定置放。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能很好地適應安裝環境的限制。進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的出氣端均設有出氣過濾網和壓緊彈簧,氣過濾網位于吸附劑與壓緊彈簧之間,壓緊彈簧壓緊出氣濾網以擠壓吸附劑。本方案,增設壓緊彈簧,起到增加吸附劑的緊密性同時留有出氣緩沖空間。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下橫腔體包括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一通用腔體和一蓋設于第一通用腔體前端或后端的下封板;所述中豎腔體包括至少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二通用腔體;所述上橫腔體包括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三通用腔體和一蓋設于第三通用腔體前端或后端的上封板。下橫腔體、中豎腔體和上橫腔體都可以用相同的通用腔體加工而成,因此,本方案簡化了生產加工程序。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進氣閥組件包括一具有一下進氣口、一第一下出氣口和一第二下出氣口的進氣閥體和一設于進氣閥體內并用于將下進氣口連通第一下出氣口或第二下出氣口的進氣閥芯球;進氣閥設于所述干燥主體的進氣端,第一下出氣口與第一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下出氣口與第二容置腔密封相通。所述進氣閥組件還包括一中間設有進氣通口、右端設有右出氣下通口、左端設有左過度下通口的進氣閥芯管,一右端設有右過度下通口和左端設有左出氣下通口的進氣閥芯墊,及一進氣空心螺釘;進氣閥芯管和進氣閥芯墊以左過度下通口與右過度下通口相通連接地安裝在進氣閥體內,左出氣下通口與所述第一下出氣口密封連接,右出氣下通口與所述第二下出氣口密封相通,進氣通口與所述下進氣口密封相通,所述進氣閥芯球在進氣閥芯管內活動,進氣閥體設有安裝下通口,進氣空心螺釘設置在安裝下通口并抵住進氣閥芯墊以固定進氣閥芯管和進氣閥芯墊。本方案利用瞬間壓力差來驅動一進氣閥芯球的切換堵住第一下出氣口和第二下出氣口以實現切換進氣,結構簡單,且不易泄漏、安全,最低工作壓力可達到0. IMPa(g),可以實現低壓壓縮空氣的干燥。進一步的方案是,還包括一設于所述上橫腔體出氣端下方的快速充壓閥座組件, 其包括一設有一連通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的充壓通道的充壓閥座及一用于接通和截斷充壓通道的充壓排放閥。本方案能更好地保證進氣閥芯球的切換。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出氣閥組件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上進氣口、一第二上進氣口和一上出氣口的出氣閥體和設于出氣閥體內的兩出氣閥芯球,兩出氣閥芯球之間設有彈簧;出氣閥設于所述干燥主體的出氣端,第一上進氣口與第一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上進氣口與第二容置腔密封相通。所述出氣閥組件還包括一中間設有出氣通口、左端設有左進氣上通口和右端設有右過度上通口的出氣閥芯管,一設有左過度上通口和右進氣上通口的出氣閥芯墊,及一出氣空心螺釘;出氣閥芯管和出氣閥芯墊以右過度上通口和左過度上通口密封相通地安裝在出氣閥體內,左進氣上通口與所述第一上進氣口密封相通,右進氣上通口與所述第二上進氣口密封相通,出氣通口與所述上出氣口密封相通,兩個出氣閥芯球和彈簧設置在出氣閥芯管內;出氣閥體設有出氣安裝通口,出氣空心螺釘設置在出氣安裝通口并抵住出氣閥芯墊以出氣閥芯管和出氣閥芯墊。本方案利用壓力差來驅動一兩出氣閥芯球的切換堵住第一上進氣口和第二上進氣口以實現切換出氣,結構簡單,且不易泄漏、安全。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下橫腔體的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內設有吸附劑, 下橫腔體與進氣閥組件之間設有一緩沖腔體,緩沖腔體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二緩沖腔道,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一下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緩沖腔道和第二下容置腔連通密封相通。本方案通過在下橫腔體中設有吸附劑,可以進一步減少本干燥機的縱向高度。所述排放閥組件設于緩沖腔體的上方,并與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二緩沖腔道相通。
[0025]圖1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0026]圖2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組件的爆炸圖;[0027]圖3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組件的剖視圖;[0028]圖4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芯管的結構圖;[0029]圖5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芯墊的結構圖;[0030]圖6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出氣閥組件的爆炸圖;[0031]圖7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出氣閥組件的剖視圖;[0032]圖8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出氣閥芯管的結構圖;[0033]圖9為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出氣閥芯墊的結構圖;[0034]圖10為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快速充壓閥座組件的結構圖[0035]圖11為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快速充壓閥座組件的側視圖[0036]圖12為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的前面視圖;[0037]圖13為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的左面視圖;[0038]圖14為實施例一二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0039]圖15為實施例一二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的前面視圖;[0040]圖16為實施例—二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的左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包括一下橫腔體1,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下容置腔101和第二下容置腔102 ;其中, 該下橫腔體1包括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的第一通用腔體103和一蓋設于該第一通用腔體 103后端的下封板104,第一通用腔體103內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第一通用腔體 103的左腔道、右腔道分別構成第一下容置腔101和第二下容置腔102,第一通用腔體103 的上端面開設有四個通孔105,其中兩個通孔105與左腔道相通,另外兩個通孔105與右腔道相通;[0044]一中豎腔體2,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中容置腔201和第二中容置腔202,其置于該下橫腔體1上端面,第一中容置腔201和第二中容置腔202的下端均設有進氣濾網31, 第一中容置腔201和第二中容置腔202內分別設有吸附劑,第一中容置腔201、第二中容置腔202分別對應與第一下容置腔101、第二下容置腔102密封相通;其中,該中豎腔體2包括兩并排設置且上下兩端均設有通口的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第二通用腔體203、204內均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兩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的左腔道構成第一中容置腔 201,兩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的右腔道構成第二中容置腔202 ;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的四個腔道與第一通用腔體103的四個通孔105對應相通;當然,也可以通過調整兩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的位置,第二通用腔體203的兩腔道構成第一中容置腔201,第二通用腔體 204的兩腔道構成第二中容置腔202 ;一上橫腔體3,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其置于該中豎腔體2上,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之間連通有一位于出氣端的再生節流通道,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內分別設有吸附劑,第一上容置腔301、 第二上容置腔302分別對應與第一中容置腔201、第二中容置腔202密封相通,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的出氣端均設有出氣濾網32 ;其中,該上橫腔體3包括一第三通用腔體303和一蓋設于該第三通用腔體303后端的上封板304,第三通用腔體303的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第三通用腔體303內均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第三通用腔體 303的左腔道、右腔道分別構成第一上容置腔301、第二上容置腔302,第三通用腔體303的下端面開有四個通孔,其中兩個通孔與左腔道相通,另外兩個通孔與右腔道相通,第二通用腔體203、204的四個腔道與第三通用腔體303的四個通孔對應相通;—進氣閥組件4,其設于該下橫腔體1的前端(在本實施例中,下橫腔體1的前端為進氣端);一出氣閥組件5,其設于該上橫腔體3的前端(在本實施例中,上橫腔體3的前端為出氣端);一與第一下容置腔101和第二下容置腔102連通的排放閥組件,其置于該下橫腔體1的前端上方(也位于中豎腔體2的前方),包括兩個分別對應連通第一下容置腔101、 第二下容置腔102的排放閥801、802,排放閥801、802分別連有一消音器803、804。及一控制器9,其設于該中豎腔體2的后端面,用于控制本干燥機按設計程序運行。從以上結構來看,第一下容置腔101、第一中容置腔201和第一上容置腔301形成空氣流動的左腔道,第二下容置腔102、第二中容置腔202和第二上容置腔302形成空氣流動的右腔道。從以上結構來看,下橫腔體1、中豎腔體2和上橫腔體3都可以用相同的通用腔體加工而成,因此,簡化了生產加工程序。如圖2-圖5所示,其中,進氣閥組件4,其包括一具有一下進氣口 411、一第一下出氣口 412和一第二下出氣口 413的進氣閥組件體401和一設于進氣閥組件體401內并用于將下進氣口 411連通第一下出氣口 412或第二下出氣口 413的進氣閥組件芯球402 ;第一下出氣口 412與第一下容置腔101密封相通,第二下出氣口 413與第二下容置腔102密封相通。[0053]為了使進氣閥組件芯球402更好地堵住第一下出氣口 412或第二下出氣口 413,進氣閥組件4還包括一中間設有進氣通口 431、右端設有右出氣下通口 433、左端設有左過度下通口 432的進氣閥芯管403,一右端設有右過度下通口 441和左端設有左出氣下通口 442 的進氣閥芯墊404,及一進氣空心螺釘405 ;進氣閥芯管403和進氣閥芯墊404以左過度下通口 432與右過度下通口 441相通連接地安裝在進氣閥體401內,右出氣下通口 433與第二下出氣口 413密封連接,左出氣下通口 442與第一下出氣口 412密封相通,進氣通口 431 與下進氣口 411密封相通,進氣閥芯球402在進氣閥芯管403內活動,進氣閥體401設有安裝下通口,進氣空心螺釘405設置在安裝下通口并抵住進氣閥芯墊404以固定進氣閥芯管 403和進氣閥芯墊404。右出氣下通口 433和左過度下通口 432對應設有凹槽463、462,凹槽463、462對應設有密封圈473、472,右出氣下通口 433與第二下出氣口 413依靠密封圈473實現密封相通;右過度下通口 441設有凹槽461,進氣閥芯管403的左過度下通口 432嵌入凹槽461 中,左過度下通口 432與右過度下通口 441依靠密封圈472實現密封相通;密封圈472、473 的內徑比進氣閥芯管403的內徑小,使得進氣閥芯球402更好地堵住第一下出氣口 412或第二下出氣口 413 ;進氣閥芯墊404外端套有密封圈471以實現右出氣通口 442與第二下出氣口 413密封相通。如圖6-圖9所示,其中,出氣閥組件5,其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上進氣口 511、一第二上進氣口 512和一上出氣口的出氣閥組件體501和設于出氣閥組件體501內的兩出氣閥組件芯球502、503,兩出氣閥組件芯球502、503之間設有彈簧504 ;第一上進氣口 511與第一上容置腔301密封相通,第二上進氣口 512與第二上容置腔302密封相通。為了使兩出氣閥組件芯球502、503更好地對應堵住第一上進氣口 511、第二上進氣口 512,出氣閥組件5還包括一中間設有出氣通口 551、左端設有左進氣上通口 552和右端設有右過度上通口 553的出氣閥芯管505,一設有左過度上通口 561和右進氣上通口 562 的出氣閥芯墊506,及一出氣空心螺釘507 ;出氣閥芯管505和出氣閥芯墊506以右過度上通口 553和左過度上通口 561密封相通地安裝在出氣閥體501內,出氣閥芯球502、503和彈簧504設置在出氣閥芯管505內,左進氣上通口 561與第一上進氣口 511密封相通,右進氣上通口 553與第二上進氣口 512密封相通,出氣通口 551與上出氣口密封相通;出氣閥體 501設有出氣安裝通口 508,出氣空心螺釘307設置在出氣安裝通口 508并抵住出氣閥芯墊 506以出氣閥芯管505和出氣閥芯墊506。出氣閥芯管505的左進氣上通口 552和右過度上通口 553對應設有凹槽582、383, 凹槽582、583對應設有密封圈592、593,左進氣上通口 552與第二上進氣口 511依靠密封圈592實現密封相通,出氣閥芯墊506的左過度上通口 561設有凹槽581,出氣閥芯管505 的右過度上通口 553嵌入凹槽581中,右過度上通口 553與左過度上通口 561依靠密密封圈593實現密封相通;密封圈592、593的內徑比出氣閥芯管505的內徑小,使得出氣閥芯球 502,503能更好地對應堵住左進氣上通口 552、右過度上通口 553 ;出氣閥芯墊506外端套有密封圈591以實現右進氣上通口 562與第一上進氣口 512密封相通。如圖1、圖12和圖13所示,為了便于密封,下橫腔體1與進氣閥組件4之間設有一進氣連接板71,進氣連接板71設有兩個與第一下容置腔101、第二下容置腔102對應相通的通孔711,進氣連接板71上下兩端面均設有凹槽712,凹槽712設有密封圈72 ;同樣目的,下橫腔體1與中豎腔體2之間、中豎腔體2與上橫腔體3之間均設有一過度連接板81, 過度連接板81設有四個通孔811,過度連接板81上下兩端面均設有凹槽812,凹槽812設有密封圈82 ;同樣目的,上橫腔體3與出氣閥組件5之間設有一出氣連接板91,出氣連接板 91設有兩個與第一上容置腔301、第二上容置腔302對應相通的通孔911,出氣連接板91上下兩端面均設有凹槽912,凹槽912設有密封圈92 ;為了安裝和加工方便,快速充壓閥座組件安裝在出氣連接板91上,充壓閥座7的充壓通道701、再生節流通道303均與通孔911連通;為了確保吸附劑填充的緊密性,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的出氣濾網32 的前端均設有壓緊彈簧33,壓緊彈簧33壓緊出氣濾網32以擠壓吸附劑,同時,給空氣的流出留有緩沖空間。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個過程過程一左腔道吸附,右腔道再生(解吸脫附)進氣閥芯球402將第二下出氣口 413堵住(剛啟動本實用新型,進氣閥芯球402隨機堵住第二下出氣口 413或堵住第一下出氣口 41 ,下進氣口 411連通第一下出氣口 412, 排放閥801關閉,排放閥802開通。潮濕的壓縮空氣通過下進氣口 411、第一下出氣口 412流進左腔道,此時,左腔道內的壓強比右腔道內的壓強大,出氣閥芯球502擠壓彈簧504,出氣閥芯球503堵住第二上進氣口 512 ;壓縮空氣中的水分被吸附劑所吸附,壓縮空氣得以干燥。干燥后的大部份壓縮空氣(約86% )通過出氣濾網32、第一上進氣口 411、上出氣口 413進入干燥機下游設備; 干燥后的少量壓縮空氣(約14% )通過再生節流通道進入右腔道,對右腔道的吸附劑進行再生,攜帶水分的壓縮空氣通過排放閥802和排放消聲器804排出。過程二 左腔道吸附,右腔道充壓控制器9輸出信號關閉排放閥802,其它閥門維持原狀態,空氣通過再生節流通道對右腔道進行一定時間的充壓,右腔道內壓力逐漸升高,為右腔道轉為吸附狀態做好準備。過程三左腔道吸附,右腔道再生(解吸脫附)控制器9輸出信號打開排放閥801,左腔道內壓力驟然下降,左腔道、右腔道形成壓力差,進氣閥4內的進氣閥芯球402在壓力作用下快速向左邊移動,封閉第一下出氣口 412,打開第二下出氣口 413,出氣閥芯球503擠壓彈簧504,出氣閥芯球502堵住第一上進氣口 511。潮濕的壓縮空氣通過下進氣口 411、第二下出氣口 413進入右腔道,壓縮空氣中的水分被吸附劑所吸附,壓縮空氣得以干燥;干燥后的大部份壓縮空氣(約86%)通過出氣濾網32、第二上進氣口 512、上出氣口進入干燥機下游設備。干燥后的少量壓縮空氣(約 14% )通過再生節流通道進入干燥機的左腔道,對左腔道的吸附劑進行再生,攜帶水分的壓縮空氣通過排放閥801和排放消聲器803排出。過程四右腔道吸附,左腔道充壓控制器9輸出信號關閉排放閥801,其它閥門維持原狀態,空氣通過再生節流通道對左腔道進行一定時間的充壓,左腔道內壓力逐漸升高,為左腔道轉為吸附狀態做好準備。在控制器9的控制下,以上四個過程循環周期運行,從而達到連續干燥空氣的目的。我們知道,本實用新型是利用左腔道、右腔道之間的瞬間壓力差來驅動進氣閥芯球402的切換堵住第一下出氣口 412和第二下出氣口 413,然后利用左腔道、右腔道交替干燥氣體。驅動進氣閥芯球302進行可靠切換的前提條件是,切換前左腔道和右腔道的壓力達到平衡。由于當左腔道和右腔道容積大(也即干燥機的處理量大),有規定大小的再生節流通道在程序設定的充壓時間(充壓時間也是有規定)內無法使再生腔(左腔道或右腔道)充滿,兩個腔道的壓力無法達到平衡時,進氣閥芯球302可能出現誤動作。如圖1、圖10和圖11所示,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增設了一設于上橫腔體3出氣端下方的快速充壓閥座組件,其包括一設有一連通第一上容置腔301和第二上容置腔302的充壓通道701的充壓閥座7及一用于接通和截斷充壓通道701的充壓排放閥8,充壓排放閥 8采用電磁閥,充壓閥座7通過兩個充壓空心螺絲702、702’固定在上橫腔體3上。其中,為了方便加工,再生節流通道303也設于充壓閥座7上。充壓空心螺絲702同時連通充壓通道701、再生節流通道303和第一上容置腔301,充壓空心螺絲702,同時連通充壓通道701、 再生節流通道103和第二上容置腔302。增加了快速充壓閥座組件的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相對上述描述的工作原理, 不同的是在過程二和過程四過程二 左腔道吸附,右腔道充壓控制器9輸出信號關閉排放閥802,同時打開充壓排放閥8,其它閥門維持原狀態, 空氣通過充壓通道701和再生節流通道303對右腔道進行一定時間的充壓,右腔道內壓力逐漸升高,最終達到第一容置腔101和第二容置腔102內壓力平衡,為第二容置腔102轉為吸附狀態做好準備;在轉入過程三時關閉充壓排放閥8,充壓通道701截斷。過程四右腔道吸附,左腔道充壓控制器9輸出信號關閉排放閥801,其它閥門維持原狀態,同時打開充壓排放閥8, 空氣通過充壓通道701和再生節流通道303對左腔道進行一定時間的充壓,左腔道內壓力逐漸升高,最終達到左腔道和右腔道內壓力平衡,為左腔道轉為吸附狀態做好準備;在轉入過程一時關閉充壓排放閥8,充壓通道701截斷。實施例二如圖14-圖1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為了進一步縮小本干燥機的高度,下橫腔體1的第一下容置腔101和第二下容置腔102內設有吸附劑,下橫腔體1與進氣閥組件4之間設有一緩沖腔體61,緩沖腔體61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緩沖腔道611和第二緩沖腔道612,第一下出氣口 412、第一緩沖腔道611和第一下容置腔101密封相通,第二下出氣口 413、第二緩沖腔道612和第二下容置腔102連通密封相通,排放閥801、802設于緩沖腔體61上方并對應連通第一緩沖腔道611和第二緩沖腔道612。由于是安裝了進氣連接板71,緩沖腔體61安裝在進氣閥組件4與進氣連接板71 之間。為了更好地密封,緩沖腔體61與進氣閥組件4之間設有一緩沖進氣連接板62,緩沖進氣連接板62設有兩個與第一緩沖腔道611、第二緩沖腔道612對應相通的通孔621,緩沖進氣連接板62上下兩端面均設有凹槽622,凹槽622設有密封圈63。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進氣閥組件和出氣閥組件可以不同時安裝在前端或后端,但是,同時安裝在前端或后端,可以更好地縮小體積;控制器9和排放閥組件可以同時置于中豎腔體2的前方或后方,但是,控制器9和排放閥組件分別置于中豎腔體 2的前后兩方,可以利用空間以縮小體積;基于上述實施例的、未做出創造性勞動的簡單替換,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揭露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橫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其前端或后端為進氣端;一中豎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中容置腔和第二中容置腔,其置于所述下橫腔體上端面,第一中容置腔、第二中容置腔分別對應與第一下容置腔、第二下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一中容置腔和第二中容置腔內分別設有吸附劑;一上橫腔體,其內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其置于所述中豎腔體上,其前端或后端為出氣端,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之間連通有一位于出氣端的再生節流通道,第一上容置腔、第二上容置腔分別對應與第一中容置腔、第二中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內分別設有吸附劑;一進氣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下橫腔體的進氣端;一出氣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上橫腔體的出氣端;及一與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連通的排放閥組件,其設于所述下橫腔體的進氣端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的出氣端均設有出氣過濾網和壓緊彈簧,氣過濾網位于吸附劑與壓緊彈簧之間,壓緊彈簧壓緊出氣濾網以擠壓吸附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腔體包括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一通用腔體和一蓋設于第一通用腔體前端或后端的下封板;所述中豎腔體包括至少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二通用腔體;所述上橫腔體包括一前后兩端均設有通口且設有相互隔開的左腔道、右腔道的第三通用腔體和一蓋設于第三通用腔體前端或后端的上封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組件包括一具有一下進氣口、一第一下出氣口和一第二下出氣口的進氣閥體和一設于進氣閥體內并用于將下進氣口連通第一下出氣口或第二下出氣口的進氣閥芯球;進氣閥設于所述干燥主體的進氣端,第一下出氣口與第一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下出氣口與第二容置腔密封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組件還包括一中間設有進氣通口、右端設有右出氣下通口、左端設有左過度下通口的進氣閥芯管,一右端設有右過度下通口和左端設有左出氣下通口的進氣閥芯墊,及一進氣空心螺釘; 進氣閥芯管和進氣閥芯墊以左過度下通口與右過度下通口相通連接地安裝在進氣閥體內, 左出氣下通口與所述第一下出氣口密封連接,右出氣下通口與所述第二下出氣口密封相通,進氣通口與所述下進氣口密封相通,所述進氣閥芯球在進氣閥芯管內活動,進氣閥體設有安裝下通口,進氣空心螺釘設置在安裝下通口并抵住進氣閥芯墊以固定進氣閥芯管和進氣閥芯墊。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設于所述上橫腔體出氣端下方的快速充壓閥座組件,其包括一設有一連通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的充壓通道的充壓閥座及一用于接通和截斷充壓通道的充壓排放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閥組件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上進氣口、一第二上進氣口和一上出氣口的出氣閥體和設于出氣閥體內的兩出氣閥芯球,兩出氣閥芯球之間設有彈簧;出氣閥設于所述干燥主體的出氣端,第一上進氣口與第一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上進氣口與第二容置腔密封相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閥組件還包括一中間設有出氣通口、左端設有左進氣上通口和右端設有右過度上通口的出氣閥芯管,一設有左過度上通口和右進氣上通口的出氣閥芯墊,及一出氣空心螺釘;出氣閥芯管和出氣閥芯墊以右過度上通口和左過度上通口密封相通地安裝在出氣閥體內,左進氣上通口與所述第一上進氣口密封相通,右進氣上通口與所述第二上進氣口密封相通,出氣通口與所述上出氣口密封相通,兩個出氣閥芯球和彈簧設置在出氣閥芯管內;出氣閥體設有出氣安裝通口,出氣空心螺釘設置在出氣安裝通口并抵住出氣閥芯墊以出氣閥芯管和出氣閥芯墊。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橫腔體的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內設有吸附劑,下橫腔體與進氣閥組件之間設有一緩沖腔體,緩沖腔體設有相互隔開的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二緩沖腔道,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一下容置腔密封相通,第二緩沖腔道和第二下容置腔連通密封相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閥組件設于緩沖腔體的上方,并與第一緩沖腔道和第二緩沖腔道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吸附式壓縮空氣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工字形連接的一下橫腔體、一中豎腔體和一上橫腔體,下橫腔體和中豎腔體內設有吸附劑;下橫腔體的進氣端設有一進氣閥組件,上橫腔體的出氣端設有一出氣閥組件;下橫腔體的進氣端上方設有一與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連通的排放閥組件。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能很好地適應安裝環境的限制。
文檔編號B01D53/04GK202155138SQ20112024119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明者方能航, 陳柏忠 申請人:珠海市海夫實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