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給水處理裝置,具體是指一種給水處理池。
背景技術:
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為了能更好的適應于大型水廠,進行模塊化、組合式建設; 節約占地面積;減少池體在地面上的高度,節約能量損耗;在新型澄清池的基礎上發展成了本技術的澄清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能耗低、適用范圍廣的澄清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澄清池,包括從外向內排列的環形外池體、環形外筒和內中筒,環形外池體環繞環形外筒,內中筒位于澄清池的中心;環形外筒內,底部以及靠近內中筒的一側,設有導流板,側面導流板與外筒側壁之間的空間為導流區,底部導流板與外筒底壁之間的空間為懸浮泥渣區,導流區和懸浮泥渣區相通;環形外筒內、環繞導流板設澄清區,澄清區與懸浮泥渣區的上部相通;內中筒設混合反應區、沉淀區和濃縮區,該三區從上而下貫通連接;其中,混合反應區呈圓柱形,沉淀區呈梯形,濃縮區呈倒梯形,外筒下端的錐形澄清區與混合反應區的梯形沉淀區吻合相鄰;濃縮區上端開口于導流區;進水管與混合反應區連接;排泥管與懸浮泥渣區、濃縮區連接。進一步地,環形外筒底部呈錐形,側面導流板傾斜45°,底部導流板傾斜50° 60°,三者形成錐形懸浮泥渣區。連接懸浮泥渣區的排泥管呈45°放置,管口位于懸浮泥渣區的底部。作用過程是(1)混凝劑經管道混合器與原水充分混合后,沿切線旋流進入內中筒,在混合反應區混合。視原水濁度確定是否投加助凝劑(聚丙烯酰胺);進入的部分懸浮物經過混合反應后,在沉淀區、濃縮區完成沉淀分離。(2)在沉淀區完成旋流后的混合水經內中筒上部溢出,經導流板流態穩定后進入混合懸浮區,隨過水斷面增加、流速逐漸變小,絮體在此過程完成成長;(3)混合水出導流區進入外側污泥懸浮區,懸浮區是由底部濃縮區上部45°的斜壁、分離室50° 60°的導流壁、導流板、傘形板構成錐底式泥渣懸浮區域,在此區域完成接觸絮凝。(4)水流進入澄清區后,因上升流速驟減,挾絮體混合水在此完成固液分離。(5)在澄清區上部增設斜管,進一步控制水中殘余絮體。觀測表明,斜管能起到穩定懸浮泥渣層的上升膨脹以及促進和加強懸浮泥渣層的接觸絮凝作用。(6)澄清池底部、內中筒以下設45°錐體泥斗,底部設排泥管,由于靜水壓強大,當打開底部和排泥閥時,產生很高的流速,使泥很通暢的排出。45°的排泥斗角度有利于沉泥的流動,同時,水旋攪動和排泥時產生的吸力和攪動都是排泥順暢的原因。本實用新型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池體的形狀,由原來的圓型變成了方形,使得池體能更好的組合;( 內中筒錐體部分的夾角進行了改變,內中筒直段部分加長,增加了反應時間;C3)底部和中部的排泥管采用了虹吸排泥,布局合理;(4)池體的面積增加了 25%,處理水量增加了 25%。(5)整個系統占地面積節約10%。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澄清池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澄清池(并排的兩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標記示意為I、混合反應區 II、沉淀區III、濃縮區 IV、導流區 V、懸浮泥渣區 VI、澄清區;1、進水管 2、管道混合器 3、外池體4、內中筒 5、導流板 6、斜管 7、集水槽8、出水管9、中部虹吸排泥管10、底部虹吸排泥管11、放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澄清池,包括從外向內排列的環形外池體3、環形外筒和內中筒 4,環形外池體3環繞環形外筒,內中筒4位于澄清池的中心;環形外筒內,底部以及靠近內中筒的一側,設有導流板,側面導流板5與外筒側壁之間的空間為導流區IV,底部導流板6 與外筒底壁之間的空間為懸浮泥渣區V,導流區IV和懸浮泥渣區V相通;環形外筒內、環繞導流板設澄清區VI,澄清區VI與懸浮泥渣區V的上部相通;內中筒4設混合反應區I、沉淀區II和濃縮區III,該三區從上而下貫通連接;其中,混合反應區呈圓柱形,沉淀區呈梯形,濃縮區呈倒梯形,外筒下端的錐形澄清區與混合反應區的梯形沉淀區吻合相鄰;濃縮區III上端開口于導流區IV ;進水管1與混合反應區I連接;中部虹吸排泥管9、底部虹吸排泥管10 分別與懸浮泥渣區V、濃縮區III連接。環形外筒底部呈錐形,側面導流板5傾斜45°,底部導流板6傾斜50° 60°,三者形成錐形懸浮泥渣區。連接懸浮泥渣區V的中部虹吸排泥管9呈45°放置,管口位于懸浮泥渣區V的底部。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從外向內排列的環形外池體、環形外筒和內中筒;環形外池體環繞環形外筒,內中筒位于澄清池的中心;環形外筒內,底部以及靠近內中筒的一側,設有導流板,側面導流板與外筒側壁之間的空間為導流區,底部導流板與外筒底壁之間的空間為懸浮泥渣區,導流區和懸浮泥渣區相通;環形外筒內、環繞導流板設澄清區,澄清區與懸浮泥渣區的上部相通;內中筒設混合反應區、沉淀區和濃縮區,該三區從上而下貫通連接,其中,混合反應區呈圓柱形,沉淀區呈梯形,濃縮區呈倒梯形,外筒下端的錐形澄清區與混合反應區的梯形沉淀區吻合相鄰;濃縮區上端開口于導流區;進水管與混合反應區連接;排泥管與懸浮泥渣區、濃縮區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環形外筒底部呈錐形,側面導流板傾斜 45°,底部導流板反向傾斜50° 60°,三者形成錐形懸浮泥渣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連接懸浮泥渣區的排泥管呈45°放置, 管口位于懸浮泥渣區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區上部增設斜管。
專利摘要一種澄清池,屬于給水處理池技術領域,包括從外向內排列的環形外池體、環形外筒和內中筒,環形外池體環繞環形外筒,內中筒位于澄清池的中心;環形外筒內、其底部和靠近內中筒的一側,設有導流板,側面導流板與外筒側壁之間的空間為導流區,底部導流板與外筒底壁之間的空間為懸浮泥渣區,導流區和懸浮泥渣區相通;環形外筒內、環繞導流板設澄清區,澄清區與懸浮泥渣區的上部相通;內中筒設混合反應區、沉淀區和濃縮區,該三區從上而下貫通連接;濃縮區上端開口于導流區;進水管與混合反應區連接;排泥管與懸浮泥渣區、濃縮區連接。其具有能耗低、適用范圍廣的優勢。
文檔編號B01D21/08GK201978547SQ20102069624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吳盛德, 尚小鵬, 王剛, 齊國清 申請人:甘肅金橋給水排水設計與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