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捕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化裝置,尤其是一種捕滴器。
背景技術:
目前,有些生產現場需要將氣體中的微小液體和雜質去除。現有的去除手段通常采用干燥及除塵兩個工序結合,所用的設備成本投入很高,而且難以適用于小批量的生產, 因此,現在還沒有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一次性將氣體中的微小液體和雜質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捕滴器,它能一次性將氣體中的微小液體和雜質 去除,并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合各種生產規模,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捕滴器,包括筒體、蓋板,蓋板蓋在筒體頂部,在筒體中 設有隔離板,隔離板將筒體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個部分,在筒體左部的側壁上部設有 進氣口,在筒體右部的蓋板上設有出氣口,在筒體左部的蓋板上設有清洗口支座,在清洗口 支座上設有穿過清洗口支座的清洗口,清洗口的底部處于筒體底部;在筒體底部連接有錐 筒,在錐筒的底部設有排出口。在隔離板上設有固定板,清洗口穿過固定板。在清洗口的底部設有在中心開設噴水孔的鋼板。進氣口的進口端向下傾斜,其軸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 45°。在筒體的外側設有支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一個筒體分隔為兩個 部分,增加氣體經過的路程,使氣體在筒體內流動的過程中不斷改變速度及方向,從而將其 中的微小液體及雜質分離出來。本實用新型結構筒單,操作控制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清洗口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捕滴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制作時,先制作出筒體1以及蓋 在筒體1頂部的蓋板12,在筒體1的外側設有支座6 ;在筒體1內的中心位置焊接一塊豎直 方向的隔離板11,隔離板11將筒體1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個部分,在筒體1左部的側 壁上開設進氣口 2,進氣口 2的進口端向下傾斜,其軸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30° ;在筒 體1右部的蓋板12上開設出氣口 3,在筒體1左部的蓋板12上安裝清洗口支座5,在清洗 口支座5上設有穿過清洗口支座5的清洗口 4,清洗口 4的底部處于筒體1底部,并在隔離板11上焊接一個固定板9,清洗口 4穿過固定板9 ;在清洗口 4的底部焊接一塊在中心開設了噴水孔的鋼板10 ;在筒體1底部連接一個錐筒7,在錐筒7的底部安裝排出口 8。 在使用過程中,氣體由傾斜安裝的進氣口 2進入到筒體1內,氣體受蓋板12和隔 離板11的限制,而改變方向,向下運動,氣體到達錐筒7處,由于排出口 8處于關閉狀態,氣 體改變方向,向出氣口 3運動。在上述運動中,氣體由于多次受到阻力而改變方向和速度, 氣體中的液體和雜質在與蓋板12、隔離板11的碰撞中減速下降到錐筒7中,實現了氣液分 離和收積。進氣口 2向上傾斜安裝,使氣體同時碰撞蓋板12和隔離板11,更有利于氣液分 離和收積。為了保證清洗口 4在使用時不會產生晃動,而在隔離板11上安裝固定板9,將清 洗口 4的底部進行固定,并在清洗口 4的底部安裝中心開設了噴水孔的鋼板10,增加了清洗 口 4的清洗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捕滴器,包括筒體(1)、蓋板(12),蓋板(12)蓋在筒體(1)頂部,其特征在于在筒體(1)中設有隔離板(11),隔離板(11)將筒體(1)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個部分,在筒體(1)左部的側壁上部設有進氣口(2),在筒體(1)右部的蓋板(12)上設有出氣口(3),在筒體(1)左部的蓋板(12)上設有清洗口支座(5),在清洗口支座(5)上設有穿過清洗口支座(5)的清洗口(4),清洗口(4)的底部處于筒體(1)底部;在筒體(1)底部連接有錐筒(7),在錐筒(7)的底部設有排出口(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滴器,其特征在于在隔離板(11)上設有固定板(9),清洗 口 (4)穿過固定板(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滴器,其特征在于在清洗口(4)的底部設有在中心開設 噴水孔的鋼板(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滴器,其特征在于進氣口(2)的進口端向下傾斜,其軸心 線與水平面的夾角(α )為15 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滴器,其特征在于在筒體(1)的外側設有支座(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捕滴器,包括筒體、蓋板,蓋板蓋在筒體頂部,在筒體中設有隔離板,隔離板將筒體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個部分,在筒體左部的側壁上部設有進氣口,在筒體右部的蓋板上設有出氣口,在筒體左部的蓋板上設有清洗口支座,在清洗口支座上設有穿過清洗口支座的清洗口,清洗口的底部處于筒體底部;在筒體底部連接有錐筒,在錐筒的底部設有排出口。本實用新型將一個筒體分隔為兩個部分,增加氣體經過的路程,使氣體在筒體內流動的過程中不斷改變速度及方向,從而將其中的微小液體及雜質分離出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控制方便,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B01D45/06GK201586441SQ20092031796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1日
發明者程敏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