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性炭的投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活性炭的投料裝置。
背景技術:
活性炭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吸附與脫色作用,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傳統的活性炭的投料方法為在加熱到近沸騰溫度后將固體活性炭投入,這樣就會造成活 性炭粉塵的飛揚,影響生產環境,更有可能在活性炭投入后暴沸而導致物料飛濺,對操作人 員的身體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在較苛刻條件下很方 便地將活性炭進行投料的活性炭的投料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活性炭的投料裝置,包括 通過第一連接管與固體活性炭儲罐相互連接的噴射器,在第一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控制 閥,噴射器的出料端通過第二連接管與設置在其下端的固液混合槽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固 液混合槽的物料出口通過第三連接管與循環泵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在第三連接管上設置有 第二控制閥,循環泵的物料出口通過第四連接管與噴射器的進液端相連接,在第四連接管 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在第三控制閥與循環泵之間的第四連接管上連接有第五連接管,在 第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四控制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上述結構的活性炭的投料裝置解決了活性炭的投料問題, 可在較苛刻條件下很方便地將活性炭進行投料,改善了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 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圖1為本實用新型活性炭的投料裝置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連接管,2、固體活性炭儲罐,3、噴射器,4、第一控制閥,5、第二連接 管,6、固液混合槽,7、第三連接管,8、循環泵,9、第二控制閥,10、第四連接管,11、第三控制 閥,12、第五連接管,13、第四控制閥,14、脫色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一下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活性炭的投料裝置,包括通過第一連接管1與固體活性炭儲罐2相 互連接的噴射器3,固體活性炭儲罐2通過第一連接管1與噴射器3的進料端相連接,在第 一連接管1上設置有第一控制閥4,噴射器3的出料端通過第二連接管5與設置在其下端 的固液混合槽6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固液混合槽6的物料出口通過第三連接管7與循環泵 8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在第三連接管7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9,循環泵8的物料出口通過第
3四連接管10與噴射器3的進液端相連接,在第四連接管10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11,在第三 控制閥11與循環泵8之間的第四連接管4上連接有第五連接管12,在第五連接管12上設 置有第四控制閥13。 如圖1所示,上述結構的活性炭的投料裝置使用時,向固液混合槽6中加入適量溶 劑,打開第一控制閥4、第二控制閥9和第三控制閥11,關閉第四控制閥13,啟動循環泵8, 固液混合槽6中的溶劑通過第三連接管7進入到循環泵8中,然后再經過第四連接管10進 入到噴射器3中,由噴射器3將其噴射到固液混合槽6中循環,在噴射器3噴射溶劑的過程 中,會在噴射器3的出料端形成負壓,從而將固體活性炭儲罐2中的活性炭通過第一連接管 1吸入到固液混合槽6中與溶劑相互混合,混合后的溶劑和固體活性炭一起繼續循環,從而 使溶劑和固體活性炭得到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在實際使用時,第五連接管12可以與脫 色裝置14相連接,關閉第三控制閥11,打開第四控制閥13,就可以使混合液進入到脫色裝 置14中進行脫色,完成活性炭的投料操作。利用上述活性炭的投料裝置對活性炭進行投 料,可在較苛刻條件下很方便地將活性炭進行投料,改善了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保 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權利要求活性炭的投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第一連接管(1)與固體活性炭儲罐(2)相互連接的噴射器(3),在第一連接管(1)上設置有第一控制閥(4),噴射器(3)的出料端通過第二連接管(5)與設置在其下端的固液混合槽(6)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固液混合槽(6)的物料出口通過第三連接管(7)與循環泵(8)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在第三連接管(7)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9),循環泵(8)的物料出口通過第四連接管(10)與噴射器(3)的進液端相連接,在第四連接管(10)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11),在第三控制閥(11)與循環泵(8)之間的第四連接管(4)上連接有第五連接管(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性炭的投料裝置,包括通過第一連接管與固體活性炭儲罐相互連接的噴射器,在第一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控制閥,噴射器的出料端通過第二連接管與設置在其下端的固液混合槽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固液混合槽的物料出口通過第三連接管與循環泵的物料進口相連接,在第三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循環泵的物料出口通過第四連接管與噴射器的進液端相連接,在第四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三控制閥,在第三控制閥與循環泵之間的第四連接管上連接有第五連接管。其優點是可在較苛刻條件下很方便地將活性炭進行投料,改善了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文檔編號B01D15/00GK201609600SQ20092018836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0日
發明者孔令文, 宋為利, 陳小萍, 黃衛一 申請人:蘇州浩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