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案涉及海水凈化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改進擾流構造的澄清池。
背景技術:
目前,海水凈化處理反應澄清池內依靠沉淀下來的污泥進行循環,利用 還有絮凝活性的污泥與加入絮凝劑的海水進行接觸絮凝,提高海水絮凝沉淀 效果。
如已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200710038625. 7 —種高效澄清水處理裝置和工 藝屬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 一種高效澄清水處理裝置和工藝。裝置的中間部 位為兩個容積絮凝室,其內設有網孔擾流裝置,容積絮凝室下部為預沉室。活 性泥渣懸浮層在容積絮凝室的外側周圍,其上方設置斜管,下方設置濃縮室, 排渣管均勻設置在活性泥渣懸浮層中,澄清池的底部為排泥斗,有虹艱排泥管 與排泥斗連通。在容積絮凝室的上部周圍設有排渣槽,由管道與排泥管連通, 虹吸排泥管與污泥回用池相連;排泥斗與回用污泥泵相連。本裝置的水處理工 藝集小氣浮、容積絮凝、活性泥渣層絮凝及回用技術于一體,與傳統混凝沉淀 工藝相比,節省占地40%,投藥量約降低10%,處理效率提高15%。
再如已公開的中國專利200720035134斗狀網才各絮凝裝置,涉及水處理系 統絮凝池用網格裝置,若干條經向肋和若干條煒向肋互相交織形成網格,經向 肋與煒向肋傾斜交織,即相鄰的經向肋、相鄰的煒向肋均按分離、靠攏交錯布
設,所述的經向肋與綽向肋形成斗狀網格,該裝置網格尺寸小,格條窄,成形后 強度好,無阻塞,水頭損失少,能大幅增加湍流微渦旋的比例,大幅增加顆粒碰 撞次數,有效地改善絮凝效果,同時大大縮短反應時間,減小了設備體積,節省 基建費用,降低制造成本。又如已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200680019998涉及一種水凈化裝置,包括沉 降池、浮選池、用于將含有雜質的水作為流動流傳送到沉淀池中的流動通道 和用于將凈化后的水排出水凈化裝置的單元。從沉降池導出的流動通道與設 置在浮選池中并含有微小氣泡的混合通道相連接,在沉淀池中仍然含有少量 雜質的水被設置成經由流動通道流入混合通道,剩余的雜質粘附到在混合通 道中的微小氣泡上并且同這些微小氣泡一起上升到浮選池的上表面。
已知的技術尚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在澄清池的運行過程中,往往存在加 藥海水在澄清池的混合反應區內流動狀態不佳,海水流動距離過短,與回流 污泥的混合程度不夠,致使澄清池懸浮泥渣層濃度不夠,并且其中含有較多 的細小礬花。這樣就使以加入絮凝劑的海水生成的細小礬花與池內懸浮泥渣 層污泥碰撞、長大作為凈化機理的澄清池凈化效果較差。澄清池運行負荷達 不到設計要求,出水水質較差,增加了后續過濾工藝的處理負荷。
發明內容
本案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襲用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 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
本案解決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案提供的一種 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包括具有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的池本體和 攪拌漿,其中擾流構造由第一擾流單元和第二擾流單元組成,所述第一擾 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 一反應室內;所述第二擾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 二反應室內;所述擾流構造由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 一反應室內的第一4尤流單 元和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二反應室內的第二擾流單元組成。
本案解決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單元由預設層 數的第一擾流板構成,各層第一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3/4b;所述第二擾流單 元由預設層數層第二擾流板構成,各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b。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板、第二擾流 板均分布設置鏤空方網格,形成不同目數的網篩構造;該第一擾流板和第二 擾流板分別按預設組合方式設置目數,第一擾流板或第二擾流板鏤空方網格 的網眼尺寸依照澄清池內海水流向設置為從小到大順序排列。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單元由3層第 一擾流板構成,各層第一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600mm,所述第一擾流板具有 50mmx 50mm的鏤空方網格;該3層第一擾流板設置為相同構造。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二擾流單元由2層第 二擾流板構成,各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800mm;所述第二擾流板具有 100mmx lOOmm的鏤空方網格;該2層第二擾流板設置為相同構造。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單元與攪拌漿 漿端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所述第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之間留有 預^殳的間距。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 應室的底板之間留有的間距略大于或略小于或等于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 所述第一擾流單元與攪拌漿漿端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略大于或略小于或等于 第 一擾流板之間的間距。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板由具有axa 的鏤空方網格的網格板和固定該網格板的架體構成;所述第二擾流板由具有 2a x 2a的鏤空方網格的網格板和固定該網格板的架體構成。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第一擾流板、第二擾流 板上的各鏤空方網格之間的間距均等,該間距取值范圍為20-25 mm。
前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中所述網格板由工程塑料制成, 架體采用不銹鋼或工程塑料制成。
本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案在優異的結構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優點
本案海水澄清池,可有效提高絮凝條件,提高海水中脫穩細小膠體的碰 撞幾率,形成的礬花在大小和沉降性能方面效果更好,達到提高水處理效率 的目的。
本案中擾流構造合理配置第一擾流單元和第二擾流單元,促使海水有效 形成大小不同的水流蝸旋,從而提高細小顆粒互相碰撞長大的幾率;本案設 置第一擾流板和第二擾流板的網格密度不同,可有效提高的絮凝條件,提高 澄清池的工作效率。本案擾流構造的合理設置使絮體在更有效的擾流后可以 充分》並^童、長大。
本案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l是本案具有擾流構造的澄清池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案擾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案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 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如圖1-2所示, 一種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為清楚描述本方案, 以800立方米/小時的海水機械攪拌澄清池為例,本澄清池包括具有第一反應 室104、第二反應室105的池本體10和攪拌漿5,所述攪拌漿以已知的方式 由機械間8內的電機9帶動,導流板6以已知的方式設在第一反應室內;
擾流構造1由第一擾流單元11和第二擾流單元12組成,第一擾流單元 11借由連接件3安裝在第一反應室104內;第二擾流單元12安裝在第二反應 室105內;所述第一擾流單元與攪拌漿漿端51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所述第 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7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
所述第一擾流單元ll由3層第一擾流板110構成,各層第一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3/4b或600mm,該3層第一擾流板包括但不限于相同構造;所述第 一擾流板110具有a x a或50mm x 50mm的鏤空方網格,其制造成本更低,且 擾流效果更好;
該第二擾流單元12由2層第二擾流板120構成,2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 間距為b或800mm;該第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7之間留有的間距略 大于2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以此構造澄清池的機械效能更高,當然也 可以是該第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7之間留有的間距略小于或等于2 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該2層第二擾流板包括但不限于相同構造;所述 第二擾流板具有2a x 2a或lOO薩x ioomm的鏤空方網才各,其制造成本更低, 且擾流效果更好;
第二反應室底板處以已知技術方式設置進水管口 (未標示),加入絮凝劑 的海水由此進入第二反應室;
所述第一擾流板110由網格板1102和固定該網才各板的架體1101構成; 第二擾流板120也由網格板和固定該網格板的架體構成;網格板上設置a x a 的鏤空方網格構成第一擾流板;網格板上設置2a x 2a的鏤空方網格構成第二 擾流板;網格板上還可根據澄清池內的規模設置預設目數鏤空方網格構成擾 流板;
擾流板上的各鏤空方網格之間的間距均等為c,該間距取值范圍為20-25 mm,網格板由工程塑料制成,架體根據具體大小采用不銹鋼或工程塑料制成。
所述第一擾流板、第二擾流板均分布設置鏤空方網格,形成不同目數的 網篩構造,上述配置形成第一擾流單元和第二擾流單元的鏤空方網格有預設 的組合方式,根據澄清池內海水的流向接照網眼從小到大的順序對該裝置進 行安裝。
由于海水在通過第一擾流單元和笫二擾流單元后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水流 蝸旋,海水通過鏤空方網格,水流按照本案擾流構造的配置收縮和擴大,可有效提高細小顆粒互相碰撞長大的幾率,通過第一擾流板和第二擾流板網招_ 密度的不同設置,使海水的紊流程度在海水的流向上逐漸減弱,由此可提供 良好的絮凝條件,生成的礬花在大小和密度方面均會優于不添加本擾流構造 的澄清池,本案澄清池的負荷也可以提高近30%。
本案增設的擾流構造使從攪拌葉片徑向甩出的循環海水與加藥海水一起 流動至澄清池底部,與沉淀區底部的污泥混合一 同進入本擾流構造形成的擾 流區內,在海水通過擾流構造的同時,由于擾流構造的擾流作用,提供了良 好的絮凝條件,使絮體在更有效的擾流后可以充分碰撞、長大。
本案與已知的澄清池相比,絮凝條件更好,可有效提高海水中脫穩細小 膠體的碰撞幾率,形成的礬花在大小和沉降性能方面都優于不設置本擾流構 造的澄清池,海水的紊流程度更好,從而可有效提高水處理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案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據本案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 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案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包括具有第一反應室(104)、第二反應室(105)的池本體(10)和攪拌漿(5),其特征在于擾流構造(1)由第一擾流單元(11)和第二擾流單元(12)組成,所述第一擾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一反應室內;所述第二擾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二反應室內;所述擾流構造(1)由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一反應室內的第一擾流單元(11)和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二反應室內的第二擾流單元(12)組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擾流單元(11)由預設層數的第一擾流板(110)構成,各層第一擾流板 之間的間距為3/4b;所述第二擾流單元(12 )由預設層數層第二擾流板(120 ) 構成,各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為b。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擾流板、第二擾流板均分布設置鏤空方網格,形成不同目數的網篩構造; 該第一擾流板和第二擾流板分別按預設組合方式設置目數,第一擾流板和第 二擾流板鏤空方網格的網眼尺寸均依照澄清池內海水流向設置為從小到大順 序排列。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擾流單元(11)由3層第一擾流板(110)構成,各層第一擾流板之間的 間距為600mm,所述第一擾流板具有50mmx 50mm的鏤空方網格;該3層第一 擾流板設置為相同構造。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擾流單元(12 )由2層第二擾流板(120 )構成,各層第二擾流板之間的 間距為800mm;所述第二擾流板具有IOO腿x IOO薩的鏤空方網格;該2層第 二擾流板設置為相同構造。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擾流單元與攪拌漿漿端(51)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所述第二擾流單元 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7)之間留有預設的間距。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擾流單元與第二反應室的底板(7)之間留有的間距略大于或略小于或等 于第二擾流板之間的間距;所述第一擾流單元與攪拌漿漿端(51)之間留有 預設的間距略大于或略小于或等于第一擾流板之間的間距。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擾流板(110 ) 由具有axa的鏤空方網格的網才各板(1102)和固定該網格板的架體(1101) 構成;所述第二擾流板(120)由具有2ax2a的鏤空方網格的網格板和固定 該網才各板的架體構成。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擾流板、第 二擾流板上的各鏤空方網格之間的間距均等,該間距:f又值范圍為20-25 mm。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海水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格板由工程塑 料制成,架體采用不銹鋼或工程塑料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擾流構造的海水澄清池,本案涉及海水凈化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改進擾流構造的澄清池。它包括具有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的池本體和攪拌漿,其中擾流構造由第一擾流單元和第二擾流單元組成,所述第一擾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一反應室內;所述第二擾流單元安裝在澄清池的第二反應室內;所述擾流構造由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一反應室內的第一擾流單元和可安裝在澄清池之第二反應室內的第二擾流單元組成。本案海水澄清池,可有效提高絮凝條件,提高海水中脫穩細小膠體的碰撞幾率,形成的礬花在大小和沉降性能方面效果更好,達到提高水處理效率的目的。
文檔編號B01D21/02GK201370981SQ200920095840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2日
發明者姜天翔, 張秀芝, 張雨山, 靜 王, 王樹勛, 瑾 趙, 邱金泉 申請人: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