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攀升和資源的日漸趨緊,石油供給壓力空前增大。利用我國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由煤基甲醇開發新型的油品替代品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聚甲醛二甲醚,即Polyoxymethylenedimethylethers(P0DE),是一類物質的通稱,其簡式可以表示為CH30(CH20)nCH3,具有較高的辛烷值(>30)和氧含量(4251%)。當n的取值為210時,其物理性質、燃燒性能與柴油非常接近。因此聚甲醛二甲醚可作為新型的清潔柴油組分,在柴油中的添加量可達30%(v/v),可以改善柴油在發動機中的燃燒狀況,提高熱效率,降低尾氣中的顆粒物以及C0x和N0X的排放。據報道,添加530%的CH30CH20CH3可降低N0X排放710%,PM降低535%。由煤基甲醇合成P0DE不僅可以取代部分柴油,還能提高柴油的燃燒效率,具有戰略意義和良好的經濟價值。實驗室中聚甲醛二甲醚可以通過痕量硫酸或鹽酸存在下于15018(TC加熱低聚合度多聚甲醛或低聚甲醛與甲醇反應的方法制備。近年來,聚甲醛二甲醚合成技術取得了進展。US2,449,469描述了一種以甲縮醛與低聚甲醛為原料、以硫酸作為催化劑高溫制備n=24的聚甲醛二甲醚的方法。US5,746,785描述了摩爾質量為80350相當于n=110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0.lwt%甲酸作為催化劑在15024(TC加熱甲縮醛與低聚甲醛或者甲醇與低聚甲醛的混合溶液,所獲得的聚甲醛二甲醚可以530wt^的量加入柴油機燃料中。W02006/045506A1介紹了BASF公司使用硫酸、三氟甲磺酸作為催化劑,以甲縮醛、低聚甲醛、三聚甲醛為原料得到了n=110的系列產物。上述幾種方法均采用質子酸作為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廉價易得,但腐蝕性強,難于分離,環境污染大,對設備的要求高的缺點。US6160174和US62655284介紹了BP公司采用甲醇、甲醛、二甲醚以及甲縮醛為原料,采用陰離子交換樹脂作為催化劑,氣固相反應得到聚甲醛二甲醚。但這種方法雖然具有催化劑容易分離,利于循環等優點,但反應轉化率低,產率不高,工藝復雜。CN101182367A介紹了采用酸性離子液作為催化劑,通過甲醇和三聚甲醛為反應物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方法。但該方法也存在著催化劑成本較高,對設備腐蝕,以及催化劑自身的分離回收和凈化的問題。綜上所述到目前為止報道的聚甲醛二甲醚合成工藝均存在a)催化劑分離困難;b)反應性能三聚甲醛的轉化率低,產物選擇性差,n=210收率低的問題,使得該技術未能進入應用。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在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過程中催化劑分離困難和三聚甲醛的轉化率低,產物選擇性差,n=210的產物收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具有催化劑與反應流出物分離簡單;原料三聚甲醛的轉化率高,n=210的產物選擇性好,收率高的優點。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以甲醇與三聚甲醛為原料,甲醇三聚甲醛的摩爾比為0.510:l,在反應溫度為7020(TC,反應壓力為0.26MPa條件下,原料與催化劑發生催化反應制得聚甲醛二甲醚,催化劑用量為原料重量的O.15.0%,其中所用的催化劑選自固體超強酸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2070份選自硫酸、鹽酸或過硫酸的酸或其鹽中的至少一種;b)3080份的載體,載體選自Zr02、Ti02、Si02、Fe203、Sn02、W03或Al203中的至少一種。上述技術方案中,甲醇與三聚甲醛的摩爾比優選范圍為1.05.0:l,固體超強酸優選方案選自S042—/Zr02、S042—/Fe203、Cl—/Ti02、Cl—/Fe203、S042—/A1203或S2082—/Zr02中的至少一種,催化劑用量優選范圍為原料重量的1.05.0%。反應溫度的優選范圍為10015(TC,反應壓力優選范圍為0.54.0MPa。催化反應制得的產物聚甲醛二甲醚,可通過過濾或離心的方式分離催化劑與液相反應物。本發明中催化劑固體超強酸為固體,使用的原料為液相甲醇和三聚甲醛溶液,產物也均為液體,因此反應后催化劑與產物分離為固液分離,工藝簡便。由于所用催化劑含有極強的酸性,因此可以保持較高的反應轉化率和產物收率。使用本發明方法,在反應溫度為7020(TC,反應壓力為0.26MPa條件下,使甲醇與三聚甲醛反應,由于催化劑為固體超強酸,因此催化劑與反應產物分離簡單,原料三聚甲醛的轉化率高,n=210的產物收率高,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2克催化劑CI—/Ti02,100毫升甲醇和100克三聚甲醛,在13(TC和0.7MPa自生壓力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2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2克催化劑S042—/Fe203,100毫升甲醇和44克三聚甲醛,在13(TC和0.7MPa自生壓力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3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0.5克催化劑Cl—/Fe203,25毫升甲醇和25克三聚甲醛,在15(TC和0.5MPa自生壓力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4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2克催化劑S042—/Zr02,100毫升甲醇和100克三聚甲醛,在13(TC,沖氮氣至壓力為2MPa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5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2克催化劑S042—/Fe203,45毫升甲醇和100克三聚甲醛,在13(TC和0.4MPa自生壓力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6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2.0克催化劑Cl—/Ti02與0.5克A1203,100毫升甲醇和100克三聚甲醛,在IO(TC和0.4MPa自生壓力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7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1克催化劑S042/A1203,100毫升甲醇和100克三聚甲醛,在15(TC沖氮氣至壓力為4MPa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經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實施例8在300毫升釜式反應器中加入1.0克催化劑S2082—/Zr02,50毫升甲醇和25克三聚甲醛,在12(TC沖氮氣至壓力為2MPa下反應4小時,抽取試樣離心分離后由氣相色譜分析。產物中包含甲縮醛和聚甲醛二甲醚以及未反應的原料,其組成分布如表1。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比較例1如專利CN200710018474.9所述,在100毫升反應釜中,依次加入0.8510克催化劑i(催化劑為季磷鹽陽離子,三氟甲基磺酸根陰離子所組成的離子液體),48.6毫升甲醇,27克三聚甲醛。充氮氣至壓力2MPa,加熱至12(TC攪拌4小時,經氣相色譜分析,三聚甲醛轉化率為82.4%,產物相對含量,甲縮醛52.3%,n=2,24.2%,n=38,23.5%,n>8,未檢出。離子液體催化劑合成中使用的季磷鹽陽離子,三氟甲基磺酸根陰離子基團反應完成后分離工藝復雜。本發明技術方案8與其相比,原料三聚甲醛轉化率較高,n=210的產物選擇性高,收率較高。本發明涉及固體超強酸催化劑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權利要求一種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以甲醇與三聚甲醛為原料,甲醇∶三聚甲醛的摩爾比為0.5~10∶1,在反應溫度為70~200℃,反應壓力為0.2~6MPa條件下,原料與催化劑發生催化反應制得聚甲醛二甲醚,催化劑用量為原料重量的0.1~5.0%,其中所用的催化劑選自固體超強酸,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20~70份選自硫酸、鹽酸或過硫酸的酸或其鹽中的至少一種;b)30~80份的載體,載體選自ZrO2、TiO2、SiO2、Fe2O3、SnO2、WO3或Al2O3中的至少一種。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固體超強酸選自S042—/Zr02、S042—/Fe203、Cl—/Ti02、Cl—/Fe203、S042—/A1203或S2082—/Zr02中的至少一種。3.根據權利要求書l所述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物甲醇與三聚甲醛的摩爾比為1.05.0:1。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溫度為100150°C。5.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壓力為0.54.OMPa。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主要解決以往技術中存在的聚甲醛二甲醚合成過程中催化劑分離困難和原料轉化率低,產物選擇性差的問題。本發明通過以甲醇和三聚甲醛作為原料,反應溫度在70~200℃,反應壓力在0.5~6MPa,原料與固體超強酸催化劑接觸反應,生成聚甲醛二甲醚CH3O(CH2O)nCH3,其中所用的催化劑選自固體超強酸,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20~70份選自硫酸、鹽酸或過硫酸的酸或其鹽中的至少一種;b)30~80份的載體,載體選自ZrO2、TiO2、SiO2、Fe2O3、SnO2、WO3、Al2O3中的至少一種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聚甲醛二甲醚的工業生產中。文檔編號B01J27/053GK101768057SQ200910056819公開日2010年7月7日申請日期2009年1月7日優先權日2009年1月7日發明者馮偉樑,孫洪敏,李豐,楊為民,高煥新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