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往復式電動攪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特別是應用于激光粒度分布儀粒度測試過程中、樣品攪拌的往復應用式電動攪拌器。
背景技術:
在激光法粒度測試過程中,需要樣品池中的懸浮液始終保持均勻狀態。由于樣品池的容積較小,形狀為長方體,因此無法使用一般的旋轉攪拌器。現有的激光粒度分布儀的樣品攪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手動攪拌,另一種是磁力攪拌。手動攪拌時,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對樣品攪拌不連續,樣品池中容易產生氣泡,由于手柄在儀器外部,因此會影響儀器整體的密封效果。而磁力攪拌對樣品攪拌得不均勻、不充分,有死角。此外,磁力攪拌對樣品顆粒還會有影響,如對鐵磁性顆粒具有磁化作用。所以,現有的兩種激光粒度分布儀的樣品攪拌方式都對激光粒度儀的整體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激光粒度分布儀粒度測試過程中,可保持樣品池中的懸浮液始終處于均勻狀態的往復式電動攪拌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執行機構及樣品池,其中執行機構包括驅動輪、連桿、方軸、壓環、攪拌耙;電機安裝在殼體下端的外側,驅動輪、連桿設在殼體的內部,驅動輪安裝在殼體的內壁上、并與電機相連接,驅動輪上連接有連桿;殼體的上端開有孔,方軸的一端通過孔插入殼體內與連桿相連接,另一端位于殼體外,其上設有壓環,攪拌耙的一端通過壓環與方軸相連接,另一端插入樣品池中。
其中殼體的上端設有凹槽,樣品池置于凹槽內;連桿偏心連接在驅動輪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1.攪拌效果好。本實用新型通過方軸來帶動攪拌耙往復運動,從而在自動攪拌狀態下使懸浮液始終處于均勻狀態,達到很好的攪拌效果。
2.沒有死角,不會對樣品產生不利影響,不產生氣泡。本實用新型自動攪拌不留死角,對樣品沒有任何影響,攪拌連續、沒有氣泡產生。
3.儀器密封效果好。本實用新型放置在激光粒度儀的內部,通電后自動攪拌,有利于儀器的密封。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動力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1、執行機構及樣品池7,其中執行機構包括驅動輪2、連桿3、方軸4、壓環5、攪拌耙6;電機1安裝在殼體8下端的外側,殼體8的上端設有凹槽,樣品池7置于凹槽內。驅動輪2、連桿3設在殼體8的內部,驅動輪2安裝在殼體8的內壁上、并與電機1相連接,驅動輪2上連接有連桿3,連桿3偏心連接在驅動輪2上;殼體8的上端開有孔,方軸4的一端通過孔插入殼體8內與連桿3相連接,另一端位于殼體8外,其上設有壓環5,攪拌耙6的一端通過壓環5與方軸4相連接,另一端插入樣品池7中。
使用時,先將樣品池7放入殼體8上的凹槽內,再將攪拌耙6放到樣品池7中,并用壓環5將攪拌耙6與方軸4連接起來。然后將本實用新型放入激光粒度儀內部。當打開電源開關后,電機1通電旋轉,帶動驅動輪2轉動,驅動輪2帶動連桿3運動,連桿3進而帶動方軸4做往復運動。隨著方軸4的往復運動,連接在方軸4上的攪拌耙在樣品池7內的液體中做往復運動,從而在自動攪拌狀態下使懸浮液始終處于均勻狀態。測試結束后關閉電源開關,將本實用新型從激光粒度儀內部取出,卸下攪拌耙6,取出樣品池7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往復式電動攪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1)、執行機構及樣品池(7),其中執行機構包括驅動輪(2)、連桿(3)、方軸(4)、壓環(5)、攪拌耙(6);電機(1)安裝在殼體(8)下端的外側,驅動輪(2)、連桿(3)設在殼體(8)的內部,驅動輪(2)安裝在殼體(8)的內壁上、并與電機(1)相連接,驅動輪(2)上連接有連桿(3);殼體(8)的上端開有孔,方軸(4)的一端通過孔插入殼體(8)內與連桿(3)相連接,另一端位于殼體(8)外,其上設有壓環(5),攪拌耙(6)的一端通過壓環(5)與方軸(4)相連接,另一端插入樣品池(7)中。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式電動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8)的上端設有凹槽,樣品池(7)置于凹槽內。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式電動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3)偏心連接在驅動輪(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特別是應用于激光粒度分布儀粒度測試過程中、樣品攪拌的往復應用式電動攪拌器,包括電機、執行機構及樣品池,其中執行機構包括驅動輪、連桿、方軸、壓環、攪拌耙;電機安裝在殼體下端的外側,驅動輪、連桿設在殼體的內部,驅動輪安裝在殼體的內壁上、并與電機相連接,驅動輪上連接有連桿;殼體的上端開有孔,方軸的一端通過孔插入殼體內與連桿相連接,另一端位于殼體外,其上設有壓環,攪拌耙的一端通過壓環與方軸相連接,另一端插入樣品池中。本實用新型通過方軸來帶動攪拌耙往復運動,從而在自動攪拌狀態下使懸浮液始終處于均勻狀態,達到很好的攪拌效果,沒有死角,不會對樣品產生不利影響,不產生氣泡。
文檔編號B01F11/00GK2780305SQ200520089599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9日
發明者董青云, 解雨辰, 張吉良 申請人:丹東市百特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