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霧分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霧分離裝置。
在機械設備中的減速器箱、柴油機曲軸箱等的運轉機構會產生油霧,其油霧溢出將污染周圍環境。現有技術中有各種類型的油霧分離裝置,一般均含有層層重疊填充纖維的過濾層,體積較大,并外加連接管路與設備連接,結構復雜,而且重疊的纖維過濾層會被油漬阻塞,需經常定期清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油霧分離裝置,結構較簡單、體積較小,無需外加連接管路和免除頻繁維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油霧分離裝置,包括一個殼體,其特征在于殼體內腔由一個分隔件分隔為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內有一個垂直環形過濾網隔離出內腔和外環形腔,其內腔連通進氣孔,而外環形腔通過分隔件上的通氣孔而連通上緩沖腔;上緩沖腔頂部有一個擋板而形成環形出氣隙。
上述的分隔件有一根中心軸,中心軸的下端有外螺紋與殼體下底中心孔的內螺紋旋接,而中心有中央氣道和徑向孔而使下緩沖腔內腔連通進氣孔;中心軸上端通過一個螺釘固定連接擋板。
殼體下底有回油孔道連通進氣孔。
殼體下部有連接頭,其中心孔構成進氣孔。
上述的連接頭可以是其中心孔下端有內螺紋,而且有連通進氣孔的徑向孔。
上述的連接頭也可以是有外螺紋。
殼體外壁上有1~3個裝拆扳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如下顯而易見的特點和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內腔分隔成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由垂直環形過濾網隔離成內腔和外環形腔,則油霧從進氣孔進入下緩沖腔的內腔,油霧由于流程空間容積增大和過濾網的阻尼,其流速減小,部分油霧形成油滴下落到殼體內腔底部,完成第一道分離;油霧經過濾網的阻尼和吸附作用,油滴并聚集流到底部,完成第二道分離;油霧流入外環形腔,油霧粒相互碰撞凝結成油滴以及殼體內壁的吸附作用形成油滴而聚集流到底部完成第三道分離;尚未分離的油霧經分隔件的通氣孔進入上緩沖腔,流程空間容積突然增大,然后又受擋板的阻尼,油霧又形成油滴而回流至下緩沖腔,完成第四道分離;油霧分離后的較干凈的空氣從擋板周緣的出氣隙排入大氣。本油霧分離裝置經四道分離,效果較好。本實用新型下部有連接頭可直接安裝的產生油霧設備的機殼上,而無需外加連接管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較小,無需頻繁的定期維修,使用方便,適用于各種產生油霧的機械設備,尤其適用于柴油機上。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一參見
圖1,本油霧分離裝置包含有一個殼體14,殼體14內腔由一個分隔件15分隔為上緩沖腔2和下緩沖腔4;下緩沖腔4內有一個垂直環形過濾網6隔離出內腔和外環形腔,其內腔連通進氣孔9,而外環形腔通過分隔件15上的通氣孔3而連通上緩沖腔2;上緩沖腔2頂部有一個擋板16而形成出氣隙1。分隔件15有一根中心軸,中心軸的下端有外螺紋與殼體14下底中心孔的內螺紋旋接,而中心有中央氣道7和徑向孔5而使下緩沖腔4內腔連通進氣孔9;中心軸上端通過一個螺釘固定連接擋板16。殼體14下底有回流孔道8連通進氣孔9。殼體14下部有連接頭10,其中心孔12構成進氣孔9。連接頭10中心孔12下端有內螺孔,而旋接在封閉型柴油機氣缸蓋防護罩上,同時也成該防護罩的緊固件。連接頭10上有連通進氣孔的徑向孔11,徑向孔11連通柴油機氣缸蓋的內腔,成為油霧的進氣口。殼體14外壁上有三個裝拆扳孔13,用于方便裝拆本油霧分離裝置。
實施例二參見圖2,本油霧分離裝置基本上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所不同之處在于連接頭10有外螺紋,適用于直接旋接在齒輪減速器等殼體上的螺孔中,對其進行油霧分離。
權利要求1.一種油霧分離裝置,包括一個殼體(14),其特征在于殼體(14)內腔由一個分隔件(15)分隔為上緩沖腔(2)和下緩沖腔(4);下緩沖腔(4)內有一個垂直環形過濾網(6)隔離出內腔和外環形腔,其內腔連通進氣孔(9),而外環形腔通過分隔件(15)上的通氣孔(3)而連通上緩沖腔(2);上緩沖腔(2)頂部有一個擋板(16)而形成環形出氣隙(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分隔件(15)有一根中心軸,中心軸的下端有外螺紋與殼體(14)下底中心孔的內螺紋旋接,而中心有中央氣道(7)和徑向孔(5)而使下緩沖腔(4)內腔連通進氣孔(9);中心軸上端通過一個螺釘固定連接擋板(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殼體(14)下底有回油孔道(8)連通進氣孔(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殼體(14)下部有連接頭(10),其中心孔(12)構成進氣孔(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頭(10)中心孔(12)下端有內螺孔,而且有連通進氣孔(9)的徑向孔(1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頭(10)有外螺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殼體(14)外壁上有1~3個裝拆扳孔(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油霧分離裝置。它包含有一個殼體,殼體內腔由一個分隔件分隔為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內有一個垂直環形過濾網隔離出內腔和外環形腔,其內腔連通進氣孔,而外環形腔通過分隔件上的通氣孔而連通上緩沖腔;上緩沖腔頂部有一個擋板而形成環形出氣隙。本實用新型有四道油霧分離作用,油霧分離效果好,結構較簡單,體積較小,無需外加連接管路和免除頻繁定期維修,使用方便,適用于各種產生油霧的機械設備,尤其適用于柴油機上。
文檔編號B01D29/31GK2455334SQ00259330
公開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7日
發明者宮燕平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